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海霞 张卫星 +3 位作者 刘芳 张志敏 赵宝君 王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0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采用俯卧位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在呼吸机治疗时采用俯卧位通气,q4h一次,每次治疗1 h;对...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采用俯卧位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在呼吸机治疗时采用俯卧位通气,q4h一次,每次治疗1 h;对照组25例使用常规的仰卧位通气,治疗后1、2、3、4 h,两组患儿各做血气分析,观察相同时间的氧合状态、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PaO2和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机械通气治疗中采用俯卧位呼吸可明显提高通气效果,缩短上机时间,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辅助呼吸 俯卧位通气 效果评价
下载PDF
328例晚期早产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员丽 张卫星 赵宝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3期399-400,共2页
目的分析328例晚期早产儿的早产相关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晚期早产儿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01月0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新乡市中心医院NICU收治的328例晚期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对其早产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晚... 目的分析328例晚期早产儿的早产相关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晚期早产儿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01月0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新乡市中心医院NICU收治的328例晚期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对其早产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晚期早产儿占新乡市中心医院NICU早产儿总数的68.3%,其中胎膜早破、胎盘疾病、羊水异常是晚期早产儿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最高(84.15%),其次为呼吸窘迫综合征(26.52%)、低体温(21.04%)、新生儿肺炎(16.77%)等。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并有效控制相关高危因素,积极改善晚期早产儿的健康状况,对其远期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早产儿高危因素 并发症
下载PDF
13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支持治疗的疗效观察及转归 被引量:1
3
作者 员丽 张卫星 赵宝君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3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支持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9月新乡市中心医院NICU治疗的138例RF患儿分为晚期早产儿组(34~36+6周)65例,足月儿组(≥37周)73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呼吸支持疗效和转归进... 目的:探讨呼吸支持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9月新乡市中心医院NICU治疗的138例RF患儿分为晚期早产儿组(34~36+6周)65例,足月儿组(≥37周)73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呼吸支持疗效和转归进行比较。结果晚期早产儿发生RF的原发病主要有呼吸窘迫综合征(RDS)(40.00%)、肺炎(38.46%)、呼吸暂停(10.77%)等,足月儿发生RF的疾病主要有肺炎(53.42%)、RDS (15.07%)等;晚期早产儿RF诊断时间(11.74±7.01)h早于足月儿组(17.04±8.35)h(P<0.01);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1例少于足月儿组39例(P<0.05),撤机后需氧时间(2.76±2.49)d及住院时间(8.9±5.7)d长于足月儿组(2.23±2.16)d、(7.3±4.8)d(P<0.05);死亡率(11.11%)高于足月儿组(4.55%)(P<0.01);颅内出血(25.93%)、早产儿视网膜病(ROP)(22.22%)、慢性肺疾病(CLD)(14.82%)等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足月儿组(P<0.01)。结论晚期早产儿较足月儿肺成熟度差,呼吸支持治疗RF的疗效及转归未能达到治疗足月儿RF水平,需加强呼吸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呼吸支持 呼吸衰竭 足月儿
下载PDF
N末端脑利钠肽原在川崎病患儿血浆中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员丽 秦柯君 王庆九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5期565-566,578,共3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peptide,NT-pro BNP)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浆中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通过测定25例KD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NT-pro BNP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心肌...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peptide,NT-pro BNP)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浆中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通过测定25例KD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NT-pro BNP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TnI)水平,检查超声心动图,对照同期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析其变化及意义。结果: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 BNP、CRP及cTnI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均降低;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组(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血浆NT-pro BNP水平较非冠状动脉损伤组(No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 BNP水平对诊断KD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急性期增高可能与心肌损伤及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脑利钠肽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SP—A和IL-5测定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常绍鸿 《医学信息》 2012年第6期163-163,共1页
目的测定儿童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SP—A、IL-5浓度,并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过程中的意义。方法自2011—09至2011—12与本院儿科、呼吸内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儿童15名,成人21名。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名、成人10名为对照... 目的测定儿童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SP—A、IL-5浓度,并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过程中的意义。方法自2011—09至2011—12与本院儿科、呼吸内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儿童15名,成人21名。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名、成人10名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SP—A和IL-5浓度。统计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D成人组SP-A浓度高于儿童组;②同年龄组支气管哮喘患者SP—A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③去除年龄影响因素,成人支气管哮喘组SP-A浓度高于儿童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4)哮喘组血清SP—A浓度与IL-5浓度呈正相关。结论SP—A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SP—A IL一5 气道重塑
下载PDF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118例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员丽 王庆九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4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产生喂养不耐受的因素,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NICU 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住院的37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占31.9%。喂养不耐受与出生体质量、胎龄、开...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产生喂养不耐受的因素,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NICU 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住院的37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占31.9%。喂养不耐受与出生体质量、胎龄、开奶时间、氨茶碱应用相关(P<0.01),与呼吸暂停无明显相关性;出生体质量越小、胎龄越小、开奶越晚及使用氨茶碱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越大。结论出生体质量、胎龄、开奶时间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保护性因素;尽早建立早产儿肠道喂养,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肠道喂养
下载PDF
呼吸支持治疗65例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员丽 赵宝君 张卫星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期181-181,共1页
目的:探讨呼吸支持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RF)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07月01日~2013年06月30日新乡市中心医院 NICU治疗的135例RF患儿分为晚期早产儿组65例,足月儿组70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呼吸支持疗效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呼吸支持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RF)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07月01日~2013年06月30日新乡市中心医院 NICU治疗的135例RF患儿分为晚期早产儿组65例,足月儿组70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呼吸支持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晚期早产儿组发生RF的原发病主要有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炎、呼吸暂停等,足月儿组发生RF的疾病主要有肺炎、RDS等;晚期早产儿组RF诊断时间早于足月儿组(P<0.01);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数少于足月儿组(P<0.05),需氧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足月儿组(P<0.05);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效果优于足月儿组(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较足月儿肺成熟度差,呼吸支持治疗RF的疗效未能达到治疗足月儿RF水平,需加强呼吸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呼吸支持 呼吸衰竭 足月儿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员丽 赵宝君 张卫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22期38-39,共2页
目的:分析312例晚期早产儿的早产相关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为临床合理治疗晚期早产儿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治晚期早产儿312例,回顾性总结临床特点,对其早产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分析;随机选取35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并发症进行... 目的:分析312例晚期早产儿的早产相关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为临床合理治疗晚期早产儿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治晚期早产儿312例,回顾性总结临床特点,对其早产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分析;随机选取35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晚期早产儿占早产儿总数的66.4%,其中胎膜早破、胎盘疾病、羊水异常是晚期早产儿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最高(89.10%),其次为呼吸窘迫综合征29.81%、低体温19.55%、低血糖17.95%、喂养不耐受14.10%,均较足月儿明显增高(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早产相关高危因素主要为胎膜早破、胎盘疾病、羊水异常等,最常见的并发症有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低体温等,应引起儿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早产儿高危因素 并发症
下载PDF
早产儿84例护理体会
9
作者 李海霞 张天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3期218-219,共2页
关键词 早产儿监护 护理工作 未成熟婴儿 监护仪器 抢救仪器 出生时体重 器官发育 医学发展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神经发育影响的跟踪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海霞 刘芳 +1 位作者 王燕 赵宝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02-310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儿一科收治的67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 750~2 451 g)和同一时期顺产的48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低出生体重...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儿一科收治的67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 750~2 451 g)和同一时期顺产的48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足月顺产新生儿的分类标准进行筛选〔1〕。将67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35例),常规组(32例),干预组在早期教育的基础上接受被动体操、运动疗法和按摩,通过随访观察至2岁;常规组只接受常规保健治疗。3组婴儿均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分别进行体格(即身长、体重、头围)测量和智能测试。结果:40周龄时干预组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评定值及Gesell各能区的发育商(DQ)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个人社会行为、适应能力、精细动作以及语言4项发育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干预的方法对早产儿生长神经的发育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早产儿 生长神经发育 跟踪观察
原文传递
氯雷他定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蕾 娄五斌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3921-3922,共2页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儿科病区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氯雷他定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儿...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儿科病区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氯雷他定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例数有42例,占93.33%;对照组总有效例数有35例,占77.78%(χ2=4.4,P<0.05﹚;6个月后随访,试验组有10例复发,对照组有20例复发(χ2=5,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4.98±1.56)天、(6.45±1.34)天(t=4.795,P<0.05)。结论:氯雷他定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较好,能较早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雷他定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治疗
原文传递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雪琴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第7期39-40,共2页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联合葡醛内酯片,疗程均为...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联合葡醛内酯片,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体征的变化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能明显缩短热程和肝功能恢复时间,改善咽峡炎症状,使肝脾肿大、变异淋巴细胞恢复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复方甘草酸苷 更昔洛韦
原文传递
IVIG反应低下性川崎病临床分析
13
作者 王庆九 刘玉霞 张志敏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10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反应低下性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相关因素,早期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308例川崎病按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反应分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反应正常组281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反应低下组27例,分析其病...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反应低下性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相关因素,早期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308例川崎病按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反应分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反应正常组281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反应低下组27例,分析其病例及实验室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反应低下川崎病占总例数的8.75%,两组中性粒细胞无明显差异,反应低下川崎病组,年龄,热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BC(14.9±9.0)×109/L、CRP(135.2±112.4)mg/L、ESR(91.2±17.1)mm/h、乳酸脱氢酶(LDH)(317.9±3.1)U/L明显高于反应正常组,Hb(104.3±17.1)g/L,白蛋白(Alb)(34.2±3.4)g/L,Hct(34.9±6.0)%,PLT(312±134)×109/L明显低下反应正常组,一次追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效率达37.8%,7例糖皮质激素应用效果良好,5例联合复合丹参可明改善症状,冠状动脉病变缓恢复正常。结论年龄小,发热时间长,实验室数据血WBC、CRP、ESR、乳酸脱氢酶(LDH)高,Hb,白蛋白(Alb),Hct L低,IgG治疗反应差,应成为反应低下性川崎病的重要指标,在追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基上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注射 免疫球蛋白 激素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