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M装置在临床上的应用
1
作者 桑井贵 徐斌 +1 位作者 马卓峰 朱明生 《实用骨科杂志》 1997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康复医学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对患病和损伤的机体,不仅仅是消除病因,治愈创伤,而应该注重提高其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活动。为解除骨科疾病治疗中肢体制动带来的肢体功能活动受限,如关节粘连、关节僵硬、疼痛、... 康复医学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对患病和损伤的机体,不仅仅是消除病因,治愈创伤,而应该注重提高其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活动。为解除骨科疾病治疗中肢体制动带来的肢体功能活动受限,如关节粘连、关节僵硬、疼痛、肌肉萎缩、废用性骨质疏松和晚期退行性关节炎等,加拿大著名骨科医生SalterR.B.设计出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装置,即滑膜关节持续被动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M装置 软骨细胞 关节软骨 废用性骨质疏松 半月板损伤 退行性关节炎 膝关节屈曲 关节粘连 康复医学 伤口愈合
下载PDF
介绍几种带血管神经蒂皮瓣转移再造拇指方法
2
作者 侯春林 樊文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46-47,共2页
<正> 拇指缺损将严重影响手的功能,理想的再造拇指应具有足够的长度。
关键词 拇指再造 血管神经 蒂皮瓣 岛状皮瓣 皮管植骨 背侧 双叶皮瓣 尺侧 足趾移植 骨皮瓣
下载PDF
邻指双叶皮瓣拇指再造术
3
作者 樊文甫 李文谦 侯春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1期22-,共1页
本文介绍采用邻指双叶皮瓣再造拇指,是对传统皮管植骨再造拇指法的改进,手术方法简单,再造拇指有良好血运和感觉功能。本法主要缺点是损害中指桡侧感觉功能,建议在切取皮瓣时,将指掌侧固有神经留在原位,皮瓣中仅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 本文介绍采用邻指双叶皮瓣再造拇指,是对传统皮管植骨再造拇指法的改进,手术方法简单,再造拇指有良好血运和感觉功能。本法主要缺点是损害中指桡侧感觉功能,建议在切取皮瓣时,将指掌侧固有神经留在原位,皮瓣中仅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叶皮瓣 拇指再造术 指掌侧固有神经 皮管植骨 感觉功能 背侧 指固有动脉 尺侧 血管神经 两点辨别觉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联合拉力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文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2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联合拉力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观察组2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联合拉力螺钉固定。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5%...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联合拉力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观察组2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联合拉力螺钉固定。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联合拉力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单纯应用动力髋螺钉,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动力髋螺钉 拉力螺钉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移植腓骨段发生骨髓炎二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樊文甫 李文谦 +2 位作者 张照生 苏冬梅 杨学玲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0-30,共1页
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一般认为对其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但移植骨发生骨髓炎者未见报道。我院收治2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腓骨移植 骨髓炎 血管吻合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44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谦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2期147-147,149,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2009年7月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44例,以上患者经术前准备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术前和术后1d的疼...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2009年7月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44例,以上患者经术前准备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术前和术后1d的疼痛程度,采用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患者术前和术后1d日常活动功能障碍程度。结果本组44例病例手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为43±20.7min;每个椎体骨水泥填充量平均3.4±1.7mL。术中出血量极少。44例患者中34例患者术后24h可下床活动,共发现骨水泥渗漏6例,但均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前VAS评分、ODI评分分别与术后1d评分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够显著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胸腰椎 骨质疏松 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带蒂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樊文甫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1年第1期52-55,50-62,共6页
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一直是修复重建外科医生所重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临床解剖学的进展,用带蒂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日益增多、效果令人满意。本文就其优缺点以及临床应用概况作一简要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肌皮瓣修复 皮瓣转移 带蒂皮瓣 筋膜皮瓣 修复重建外科 动脉皮瓣 岛状皮瓣 胫后动脉 临床解剖学 逆行转移
下载PDF
不同椎板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文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分析有限椎板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将9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观察组行有限椎板减压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评分... 目的分析有限椎板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将9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观察组行有限椎板减压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评分、多裂肌MRI信号强度分级、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0个月,其间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2组患者的ODI、VAS腿痛、VAS腰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多裂肌MRI信号强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比较,有限椎板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轻,腰椎稳定性高,脊椎功能改善明显,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有限椎板减压 全椎板切除减压
下载PDF
岛状皮瓣修复膝、足跟部组织缺损 被引量:1
9
作者 樊文甫 李文谦 +1 位作者 张照生 刘平礼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0年第3期33-35,62-63,共5页
膝及足跟系人体的特殊部位,组织缺损后,修复方法选择合适与否,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本院自1985年以来用岛状皮瓣修复膝及足跟部组织缺损12例。缺损面积最小4×3cm^2,最大29×17cm^2,共用5种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创面全部一期... 膝及足跟系人体的特殊部位,组织缺损后,修复方法选择合适与否,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本院自1985年以来用岛状皮瓣修复膝及足跟部组织缺损12例。缺损面积最小4×3cm^2,最大29×17cm^2,共用5种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创面全部一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跟部 足底内侧 一期愈合 功能恢复 不稳定性疤痕 血管蒂长 伸膝装置 游离植皮 主要血管
下载PDF
手部皮瓣在拇指重建中的应用
10
作者 侯春林 樊文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5-67,共3页
拇指缺损将使手的功能丧失一半,需再造来恢复拇指功能。传统皮管植骨虽可恢复拇指长度,但因手术繁琐、指形粗大、缺乏感觉而不受病人欢迎。近年来,我院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皮瓣转移再造拇指,临床应用14例,效果满意。
关键词 手部皮瓣 拇指重建术
下载PDF
颈前路扩大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文甫 李文谦 +2 位作者 高红宇 贾连顺 侯春林 《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SCD 1991年第1期28-29,共2页
报道20例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前路扩大减压术治疗,同时行椎体间植骨,经随访8个月~3年6个月,疗效满意,未发现明显并发症,介绍了开窗及植骨技术,讨论了手术的优点。
关键词 颈椎病 前路减压术 植骨
原文传递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损伤
12
作者 樊文甫 侯春林 《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109-109,共1页
指端的创伤缺损十分常见,修复方法很多,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但皮瓣内不含皮神经,移位至指尖以后,感觉恢复常不满意。若要采用这种指术方式,供皮区最好在示、中指尺侧,环、小指桡侧设计。
关键词 指端损伤 皮瓣 修复
原文传递
前路纵形开窗扩大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0例
13
作者 樊文甫 赵庆 +5 位作者 杨继祥 范冬杰 齐喜昌 周中生 武廷强 贾连顺 《临床医学》 CAS 1990年第5期196-197,共2页
颈椎前路减压和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以直接消除来自脊椎管前方的致压物。可是,脊髓和神经根所遭受的压迫多不在一个水平上,故应切除所有致压物,方能达到减压目的。为此,我们在预定减压的椎间和椎体上用环锯连续钻孔,再将钻孔扩大成... 颈椎前路减压和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以直接消除来自脊椎管前方的致压物。可是,脊髓和神经根所遭受的压迫多不在一个水平上,故应切除所有致压物,方能达到减压目的。为此,我们在预定减压的椎间和椎体上用环锯连续钻孔,再将钻孔扩大成纵形长窗状,并作窗底潜形扩大减压,由于减压范围广泛,植骨容易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颈椎病 前路扩大减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