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河径流输沙变化及其对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1
作者 胡作龙 高鹏 +1 位作者 李双江 穆兴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目的]探究渭河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渭河流域降水量数据以及华县和状头两个控制水文站1957—2019年实测径流量及输沙量资料,采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分析... [目的]探究渭河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渭河流域降水量数据以及华县和状头两个控制水文站1957—2019年实测径流量及输沙量资料,采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渭河流域年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检测水文要素的突变年份,计算了渭河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的驱动因素贡献率,最后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渭河径流、输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渭河1957—2019年径流量和输沙量都呈现出极显著的减少趋势(p<0.01);年降水量随机波动,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年径流量在1990年发生突变(p<0.01),年输沙量在1996年发生突变(p<0.01)。降水因素对渭河流域径流量减少贡献率为19%,对输沙量减少贡献率为17%;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为81%,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为83%。[结论]人类活动在渭河径流和输沙的变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导致渭河径流、输沙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输沙量 人类活动 渭河
下载PDF
水文水资源防洪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探究
2
作者 胡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3期52-55,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文章旨在通过对流域内的水、生态等方面的治理与治理进行系统的探讨。本论文采用了文献学方法,从相关资料中寻找相关的资料,为本文的分析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加强水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文章旨在通过对流域内的水、生态等方面的治理与治理进行系统的探讨。本论文采用了文献学方法,从相关资料中寻找相关的资料,为本文的分析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加强水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的防洪机制、积极宣传防洪减灾技术、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可以提高防洪减灾的防洪效益和环境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 防洪问题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河道治理中应用的生态水利技术探究
3
作者 徐福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7期34-36,共3页
一种将水文、水力和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可以有效地保护河道原有的植被与地貌。黄河治理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系统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对河道进行有效的治理,能够对河道周边的... 一种将水文、水力和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正日益受到关注。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可以有效地保护河道原有的植被与地貌。黄河治理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系统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对河道进行有效的治理,能够对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利建设项目的生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水利建设项目的生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这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基于这一认识,本论文重点讨论了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如何运用生态水利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利 河道治理 技术要点
下载PDF
加快水利技术标准提档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4
作者 张瑞刚 丁曼 +3 位作者 曹景生 王佐 冯亦佳 徐壮 《长江技术经济》 2023年第3期119-124,共6页
水利技术标准是水利工程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加快水利技术标准提档升级,对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中国水利技术标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归纳总结了水利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现有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存在的短板。... 水利技术标准是水利工程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加快水利技术标准提档升级,对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中国水利技术标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归纳总结了水利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现有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存在的短板。提出了进一步改革标准供给体系、继续强化水利技术标准向国际化标准转化、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进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加大标准化工作投入力度等建议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技术标准 标准体系 提档升级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5
作者 胡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10期82-84,共3页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而催生了不同类型新技术,极大加快了现代社会改革发展进程,GIS技术就是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对GIS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对不同类型空间数据及信息管理系统深化基础...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而催生了不同类型新技术,极大加快了现代社会改革发展进程,GIS技术就是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对GIS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对不同类型空间数据及信息管理系统深化基础研究,而且依托GIS技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对不同数据信息及图形的需要,尤其是在现代水文及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当中,通过对GIS技术的使用,能够极大提高水文信息的实际处理成效,确保不同数据信息得到有效备份保存,这对于水文水资源地理信息研究智能化建设都有着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水文水资源 应用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杨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4期62-65,共4页
节水灌溉的技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以合理的对农作物对水的需求得到满足。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且有效合理的对本地的资源进行使用。我国的水资源虽然充沛由于土地面积大,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并不均衡。众多区域会出现干旱... 节水灌溉的技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以合理的对农作物对水的需求得到满足。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且有效合理的对本地的资源进行使用。我国的水资源虽然充沛由于土地面积大,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并不均衡。众多区域会出现干旱的问题。也有的区域会出现洪涝现象的发生,农田水利项目可以有效的对我国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最大限度上保证农产品对水的需求的同时,减小水资源的浪费。现如今,如何科学合理的。对灌溉技术进行利用,是农田水利工程,在发展的道路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 节水灌溉 技术应用
下载PDF
城市生态河道治理设计
7
作者 化玉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7期77-79,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城市河道是城市水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防洪、排涝、抗旱。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过度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了对城市生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城市河道是城市水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防洪、排涝、抗旱。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过度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对城市生态河道的治理和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同时也对城市生态河道的治理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 河道 治理设计
下载PDF
生态设计理念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杨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4期101-104,共4页
现如今,黑臭河道为环境的污染造成了巨大的问题,现阶段的治理方法相对下消耗的成本很大,并且有些试剂的不合理使用,会对河道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导致整体的治理效果达不到需求。为了我国环境问题的持续性发展,对此提出了生态理念对污染河... 现如今,黑臭河道为环境的污染造成了巨大的问题,现阶段的治理方法相对下消耗的成本很大,并且有些试剂的不合理使用,会对河道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导致整体的治理效果达不到需求。为了我国环境问题的持续性发展,对此提出了生态理念对污染河道进行治理研究并且更加深入的去分析河道污染的因素。初步明确治理的目标,积极引荐生态治理理念,建设黑臭河道治理的基础对生态治理进行开展,并且使用食藻虫驯化的技术和水下森林的技术以及生态辅导构建等手段,对黑臭河道进行治理,通过这些治理手段可以有效的对黑臭河道进行生态化的治理,为了可以对黑臭河道治理的效果进行评判量化,需要搭建对应的体系。并且初步掌握治理的有效数据,结合实验所得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并且合理的应用这些方案进行河道治理使河道的水质更加透明。这些效果对其黑臭河道的治理更加的明显并且可以更加合理的证实设计理念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设计 治理 黑臭河道
下载PDF
2007-2017年府谷-龙门段河道冲淤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范馨逸 胡作龙 +2 位作者 赵广举 穆兴民 高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河道演变是水流、泥沙与河床边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洪涝灾害的防控有显著的影响。黄河中游府谷-龙门段位于晋陕峡谷地带,以黄土高原沟壑侵蚀地貌为主,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因此研究该河段的... [目的]河道演变是水流、泥沙与河床边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洪涝灾害的防控有显著的影响。黄河中游府谷-龙门段位于晋陕峡谷地带,以黄土高原沟壑侵蚀地貌为主,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因此研究该河段的河道冲淤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控制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府谷、吴堡、龙门3个典型水文站径流泥沙及河道断面数据,分析了2007-2017年府谷-龙门段河道冲淤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近11年来府谷-龙门段河道整体表现为冲刷,其中府谷-吴堡段表现为河道冲刷量逐渐减小,吴堡-龙门段表现为河道冲刷逐年加剧。(2)府谷-吴堡段呈水减沙增的趋势,吴堡-龙门段整体表现为水多沙少,两河段河道冲淤量与水流含沙量变化同步。(3)府谷-吴堡段悬移质泥沙中值粒径呈增加趋势,河道冲刷变缓;吴堡-龙门段悬移质泥沙中值粒径呈减小趋势,加剧河道侵蚀。(4)府谷站入黄泥沙量增加,河道侵蚀力降低,河道冲刷变缓;吴堡站入黄泥沙量减少,河道侵蚀力增强,河道处于冲刷的状态。[结论]径流泥沙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府谷-龙门段河道冲淤。在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的背景下,研究该河段河道冲淤特征及动力机制对进一步减少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预防中下游洪涝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河道冲淤 水沙变化 中值粒径 水沙关系曲线
下载PDF
基于EEMD-SVM模型的北洛河上游径流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作龙 高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102,109,共6页
[目的]提高北洛河上游径流预报精度,为流域管理及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1971—2014年北洛河上游吴旗水文站实测径流资料为基础,采用EEMD-SVM耦合模型对吴旗站月径流序列进行了模拟预测,并与EEMD-ARIMA和EEMD-NAR两种耦合模... [目的]提高北洛河上游径流预报精度,为流域管理及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1971—2014年北洛河上游吴旗水文站实测径流资料为基础,采用EEMD-SVM耦合模型对吴旗站月径流序列进行了模拟预测,并与EEMD-ARIMA和EEMD-NAR两种耦合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EEMD-SVM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最低,决定系数(R 2)和纳什系数(NSE)最高。其中,相比于EEMD-ARIMA和EEMD-NAR模型,EEMD-SVM模型的决定系数(R 2)分别提高了186.63%,49.49%。[结论]EEMD-SV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可以成功地应用于北洛河上游的月径流预报。同时,研究表明EEMD-NAR模型的预测性能高于EEMD-ARIMA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测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支持向量机 北洛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