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0
1
作者 闫志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0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南省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南省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标、氧化应激指标、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牙周袋深度、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血清丙二醛、龈沟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8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牙周袋深度、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血清丙二醛、龈沟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8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可减轻慢性牙周炎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牙周指标,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替硝唑 牙周指标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16例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祥杰 葛帅群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0期104-104,共1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甲状腺病理标本TMC患者资料。结果甲状腺癌乳头状癌15例,髓样癌1例。16例中9例作颈部淋巴结清扫,1例有转移。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现主要依赖...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甲状腺病理标本TMC患者资料。结果甲状腺癌乳头状癌15例,髓样癌1例。16例中9例作颈部淋巴结清扫,1例有转移。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现主要依赖体检,超声检查,甲状腺疾病切除标本中偶然发现,确诊需要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微小癌 临床 病理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vWF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韩艳玲 赫欣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803-1805,共3页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88例AC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A组)18例;洛伐他汀组(B组)34例,20mg/d;氟伐他汀组(C组)36例,20...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88例AC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A组)18例;洛伐他汀组(B组)34例,20mg/d;氟伐他汀组(C组)36例,20mg/d;检测患者治疗前后30d血清vWF浓度和血脂浓度变化。结果:B、C组能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血高密度脂蛋白(HDL);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B、C组能显著降低vWF的浓度,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B、C组患者的血清vWF水平降低与血清TC、TG、LDL的水平降低、HDL的水平升高不相关。结论: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天就可明显改善血脂,降低vWF水平,具有完善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洛伐他汀/治疗应用 脂肪酸类 单不饱和/治疗应用 吲哚类/治疗应用 von Willebrand因子/分析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青 韩艳玲 刘倩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34期37-37,共1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7月门诊收治高黏滞血症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黏滞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7月门诊收治高黏滞血症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变化。结果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总胆固醇等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高黏滞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滞血症 通心络胶囊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剑英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4年第3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硫酸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
下载PDF
颌下腺转移性多形性腺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徐利谦 董莹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6期81-,共1页
关键词 转移性多形性腺瘤 包块 锁骨上 颌下腺 唾液腺 浸润包膜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多形性
下载PDF
新生儿呕吐临床分析
7
作者 何剑英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20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呕吐 疾病 新生儿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121例锥切术前后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祥杰 安丽娟 +1 位作者 李景霞 胡玺惠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280-281,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电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浸润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2年4月121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1例患者,术前活体组织病理发现CINⅠ~Ⅱ级82例,CINⅢ级39例,均行宫颈锥切术。... 目的探讨宫颈电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浸润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2年4月121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1例患者,术前活体组织病理发现CINⅠ~Ⅱ级82例,CINⅢ级39例,均行宫颈锥切术。术后病理阴性15例,级别升高9例,其中早期浸润癌IA1期2例,浸润癌IB1期1例,该3例再次行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结论宫颈锥切术是一种明确诊断和治疗CIN的有效而理想的方法,建议对CIN及微浸润癌的患者根据年龄及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微浸润癌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9例内镜及病理组织学结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祥杰 张文康 王海利 《中国厂矿医学》 2009年第4期466-467,共2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早期胃癌的大体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9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胃镜检查,可疑病灶部位及周围组织均进行活检,病理确诊为胃癌。胃镜下病变部位胃窦部分布最多,占... 目的探讨胃镜下早期胃癌的大体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9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胃镜检查,可疑病灶部位及周围组织均进行活检,病理确诊为胃癌。胃镜下病变部位胃窦部分布最多,占6例。病理组织学管状腺癌最多,为4例。9例中,Ⅰ型1例,Ⅱa 1例,Ⅱb 2例,Ⅱc 2例,Ⅲ型3例。结论认真仔细的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是早期胃癌发现最可靠的方法,且术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胃镜 病理学 预后
原文传递
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自然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的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7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自然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阴道镜下活检并经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期的患者738例,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给予为期36个月的随访,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HPV检测,对于TC... 目的探讨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自然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阴道镜下活检并经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期的患者738例,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给予为期36个月的随访,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HPV检测,对于TCT检查异常者行阴道镜宫颈活检判断病变情况。结果随访过程中,宫颈上皮内瘤变消退614例(83.20%),持续宫颈上皮内瘤变98例(13.28%),进展为高级别病变或宫颈癌26例(3.52%)。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放置宫内节育环情况、TCT检查情况、高危型HPV检测情况在不同宫颈上皮内瘤变转归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妊娠次数、初次妊娠年龄在不同宫颈上皮内瘤变转归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年收入、TCT检查情况、高危型HPV检测情况是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龄、持续高危型HPV是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高危因素,应进行规范化治疗,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老年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建丰 韩艳玲 +3 位作者 王青 刘倩玲 王婉 宋孝鹏 《辽宁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112例。应用MDRD公式对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估算分为四组,分别为1eGFR...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112例。应用MDRD公式对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估算分为四组,分别为1eGFR≥45ml/min(27例);2eGFR=30~44 ml/min(26例);3eGFR=15~29 ml/min(36例);4eGFR≤14 ml/min(2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并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探讨各组间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四组患者平均年龄、血红蛋白、尿酸、尿总蛋白与肌酐比值、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使用率、ACEI抑制剂使用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eGFR水平降低,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肥厚可分为向心和离心肥厚,各组间向心肥厚和离心肥厚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血管疾病史、尿总蛋白与肌酐比值、eGFR分组为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心包积液和瓣膜反流发生率四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随着eGFR的降低而升高,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早期以向心性肥厚多见。eGFR分组、心血管疾病史、尿总蛋白与肌酐比值可能为左室肥厚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肾衰竭 心血管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