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骨缺损致神经功能障碍颅骨成形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新立 常敬民 +2 位作者 梁刚 苗国强 杨建晓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667-1668,共2页
颅骨缺损引起头痛、头晕、局部不适,临床上较为常见.而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国内文献未见报道,常误诊为脑外伤后遗症延误治疗时机.我科自1986-02~2003-01颅骨成形术治疗11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颅骨缺损 神经功能障碍 颅骨成形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脑出血早期手术后再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常敬民 冯光 潘红强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脑出血 早期手术 手术后 再出血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CT环池影像学改变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万振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5期19-20,24,共3页
目的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CT环池影像学改变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8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扫描,根据环池改变程度分型分为A组(14例)、B组(25例)、C组(31例)、D组(10例),分别为Ⅰ、Ⅱ、Ⅲ... 目的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CT环池影像学改变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8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扫描,根据环池改变程度分型分为A组(14例)、B组(25例)、C组(31例)、D组(10例),分别为Ⅰ、Ⅱ、Ⅲ、Ⅳ型。比较环池的受压程度与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 A、B、C、D组死亡率依次升高,分别为0.00%、23.81%、53.85%、86.67%,四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环池无明显受压情况,无闭塞患者中,14例预后良好,3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无植物生存与死亡患者。21环池变窄、轻度受压,环池宽度为1-2mm患者中,12例预后良好,2例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各1例,死亡5例。26例环池中度受压,宽度<1mm患者中,7例预后良好,1例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各2例,14例死亡。15例环池重度受压,完全闭塞患者中,预后良好、植物生存各1例,13例死亡。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环池的受压程度越严重,预后越差;手术治疗可减轻患者环池受压程度,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手术 CT环池
下载PDF
细节化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丽凡 马海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细节化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7-2016-07在我院诊治的8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 目的观察细节化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7-2016-07在我院诊治的8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GOS、KP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细节化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化护理干预 重度颅脑损伤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48例外伤性脑积水临床治疗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邵秋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9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8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析诊治过程并随访。结果治愈28例,占58.3%;中残10例,占20.8%;重残8例,占16.7%;死亡2例,占4.2%。结论正确评估、及时发现和诊治,有助...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8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析诊治过程并随访。结果治愈28例,占58.3%;中残10例,占20.8%;重残8例,占16.7%;死亡2例,占4.2%。结论正确评估、及时发现和诊治,有助于控制颅高压、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万振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2—2015-02收治的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3例,抽签随机分为2组,采取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法治疗的43例为夹闭组,采取血管内栓... 目的研究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2—2015-02收治的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3例,抽签随机分为2组,采取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法治疗的43例为夹闭组,采取血管内栓塞法治疗的40例为栓塞组。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大脑中动脉血液的平均流速、脑血管痉挛程度和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夹闭组住院时间(11.34±8.64)d较栓塞组(7.64±5.12)d显著较长(P<0.05);夹闭组出血后3d大脑中动脉血液的平均流速分别为(74.61±6.02)cm/s、7d(116.65±8.04)cm/s、14d(135.04±9.64)cm/s,较栓塞组(61.96±8.3)cm/s、(93.85±11.87)cm/s、(104.51±12.96)cm/s显著较高(P<0.05);夹闭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83.72%、53.49%,较栓塞组的60%、30%显著较高(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液流动更畅通,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较低,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高龄
下载PDF
儿童颅后窝手术后的缄默
7
作者 邵秋波 李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1999年第12期1946-1948,共3页
报道3例5~9岁儿童在颅后窝手术后有缄默。附加以前文献报道的15例共18例复习,全部病例都有一大的颅后窝中线肿瘤(9例髓母细胞瘤,5例星形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常附着于一侧或双侧的侧陷窝,在肿瘤切除后,手术后18~72小时(平均4... 报道3例5~9岁儿童在颅后窝手术后有缄默。附加以前文献报道的15例共18例复习,全部病例都有一大的颅后窝中线肿瘤(9例髓母细胞瘤,5例星形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常附着于一侧或双侧的侧陷窝,在肿瘤切除后,手术后18~72小时(平均41.5小时)有缄默表现,病儿无意识障碍及后组颅神经缺失症状,发音器官完整。所有病儿术后数小时内说过话。这种病态在3~16周消失(平均7.9周),对解释这种语言障碍的可能病因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 缄默 颅后窝肿瘤 言语障碍 儿童
下载PDF
癫痫病灶切除术后脑梗塞3例
8
作者 邵秋波 乔鹏 包佐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1999年第12期1993-1993,共1页
关键词 癫痫 病灶切除术 手术后 脑梗塞
下载PDF
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4期2075-2076,共2页
目的:分析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传统组采取传统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双侧开颅组采取双侧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目的:分析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传统组采取传统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双侧开颅组采取双侧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1周颅内压水平和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双侧开颅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双侧开颅组患者术前颅内压和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3天、术后1周颅内压水平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开颅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振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7期132-133,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2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早期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并择期行颅骨... 目的研究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2例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早期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并择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早期同期行V-P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昏迷评分、GOS预后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和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且同期治疗未出现感染、皮瓣下积液等症状。结论早期同期行V-P分流术和颅脑修补术能有效改善颅脑缺损并脑积水的神经缺损昏迷程度,缓解脑积水、水肿症状,安全性高,是临床可采纳的有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脑积水 同期 颅骨修补 脑室分流
下载PDF
应用盔式定位仪行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小血肿50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新立 梁刚 +2 位作者 常敬民 司全伟 梁占虎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盔式定位仪行微创清除术治疗小血肿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术前把定位仪放在患者头颅上行CT扫描 ,根据CT片中血肿与定位仪 4个游标的参照关系确定穿刺点。然后行微创清除手术治疗小血肿 5 0例。结果 术后 1个月有41例肢体... 目的 探讨应用盔式定位仪行微创清除术治疗小血肿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术前把定位仪放在患者头颅上行CT扫描 ,根据CT片中血肿与定位仪 4个游标的参照关系确定穿刺点。然后行微创清除手术治疗小血肿 5 0例。结果 术后 1个月有41例肢体恢复到ADL1、ADL2 ,9例达ADL3 ,无死亡。结论 应用定位仪行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小血肿有定位准确、简单 ,手术安全、疗效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血肿 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 ADL 疗效 CT片 头颅 穿刺点 肢体
下载PDF
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振海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3期23-23,25,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方法:收治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6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行介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预后良好48例(80.0%),预后不良12例(20.0%)。年龄...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方法:收治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6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行介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预后良好48例(80.0%),预后不良12例(20.0%)。年龄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Hunt-Tess分级越高预后越差,瘤体越大预后越差,并发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与无高血压患者比较预后差。结论: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预后不良因素主要有Hunt-Tess分级、瘤体大小、动脉瘤颈体比值以及并发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出血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建晓 段军豪 郭文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8期71-71,共1页
对2001~2011年收治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中,有14例出现明显并发症,2例死亡,其余12例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痊愈出院.总结归纳如下.
关键词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 常见并发症 处理措施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80例报告)
14
作者 邵秋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2期71-72,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高死亡和高致残率,其年发病率为60—80/10万,占所有卒中的20%~30%,病死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患者死于发病的早期阶段。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则更高...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高死亡和高致残率,其年发病率为60—80/10万,占所有卒中的20%~30%,病死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患者死于发病的早期阶段。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则更高。我院神经外科于2006年12月至2010年1月间采用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量高血压脑出血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微创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年发病率 高血压病 神经外科 致残率
下载PDF
巨大脊髓脊膜膨出破溃伴感染的治疗策略
15
作者 杨建晓 段军豪 郭文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9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巨大脊髓脊膜膨出破溃伴感染的治疗策略及愈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巨大脊髓脊膜膨出破溃伴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和处理措施,观察愈后效果。结果:11例患儿中,早期4例采取切除膨出囊肿后,在张力较大的情况下,... 目的:探讨巨大脊髓脊膜膨出破溃伴感染的治疗策略及愈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巨大脊髓脊膜膨出破溃伴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和处理措施,观察愈后效果。结果:11例患儿中,早期4例采取切除膨出囊肿后,在张力较大的情况下,直接缝合皮肤,其中3例出现切口坏死、裂开、漏液,需后期长期换药,再次缝合;而后期的7例采取转移皮瓣减张缝合,皮瓣下留置负压引流,除1例感染裂开外,其余患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裂开及漏液发生。结论:采用转移皮瓣及皮瓣下负压引流,治疗巨大脊髓脊膜膨出破溃伴感染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脊髓脊膜膨出破溃伴感染 转移皮瓣 减张缝合 负压引流
下载PDF
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4
16
作者 吴新立 常敬民 +3 位作者 刘向敏 梁刚 杨建晓 苗国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比较微创穿刺抽吸术及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 1997年3月 2 0 0 3年 2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 10 4例和 1988年 6月 1997年 2月开颅手术治疗 10 1例的死亡率、术后 3月言语 (优势半球出血 )及肢体功能恢... 目的 比较微创穿刺抽吸术及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 1997年3月 2 0 0 3年 2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 10 4例和 1988年 6月 1997年 2月开颅手术治疗 10 1例的死亡率、术后 3月言语 (优势半球出血 )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前者死亡 7例 (6 7% ) ,语言达理想恢复 4 5例(80 4 % )。肢体功能达生活自理 5 0例 (4 8 1% )。后者分别为 19例 (18 8% )、 19例 (35 2 % )、 2 2例 <2 1 8% )。二者对比 ,P均 <0 0 1,有显著差异。结论 前者能降低死亡率、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抽吸术 开颅手术 外科治疗 脑出血 肢体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改良、标准/传统去大骨瓣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代谢及脑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万振海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8期28-30,共3页
目的 观察改良、标准/传统去大骨瓣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代谢及脑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标准/传统去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行改良标准/传统... 目的 观察改良、标准/传统去大骨瓣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代谢及脑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标准/传统去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行改良标准/传统去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情况;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3、7d颈内静脉-桡动脉乳酸差(VADL)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3、7d脑灌注压(CCP)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87.13±10.12) min、手术切口(4.39±1.02) cm、术中出血量(63.13±3.l0)ml、住院时间(4.10±0.51)个月,均较对照组小,除手术时间未见明显差异外(P>0.05),其他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d两组VADL均较术前显著减小,且观察组术后1、3、7 d VADL分别为(0.25±0.03) mmo/L、(0.22±0.02) mmo/L、(0.18±0.02) mmol/L,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术后1、3、7d两组CCP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术后1、3、7 d CCP分别为(55.38±2.10) mmHg、(60.89±1.98)mmHg、(63.21±2.01) mmHg,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o.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96% (P <0.05).结论 改良标准/传统去大骨瓣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代谢及脑灌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去大骨瓣术 改良去大骨瓣术 脑代谢 脑灌注
原文传递
前颅底及鞍区病变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振海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前颅底、鞍区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前颅底、鞍区病变患者71例,其中经眉弓入路手术38例为观察组,经额入路手术3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肿瘤切除程度、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临...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前颅底、鞍区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前颅底、鞍区病变患者71例,其中经眉弓入路手术38例为观察组,经额入路手术3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肿瘤切除程度、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肿瘤切除程度、临床症状(头痛、视力障碍、内分泌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0.4±18.8)min、(174.7±58.3)ml、5.3%,均低于对照组[(240.3±32.1)min、(265.7±83.2)ml、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末次随访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增高(P <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眉弓入路、经额入路手术均能明显改善前颅底、鞍区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但经眉弓入路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及鞍区病变 经眉弓入路 经额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