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中国耕作制度的演变 被引量:3
1
作者 薛世跃 齐文超 +2 位作者 郑永青 张念辉 刘旭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2-904,共3页
运用系统归纳和类比的分析方法,概述了中国农业耕作制度发展经历的3个阶段,即原始耕作、传统耕作和现代耕作;同时从整地、耕地、中耕、水利灌溉以及科技发展等方面对耕作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指出了农业耕作制度发... 运用系统归纳和类比的分析方法,概述了中国农业耕作制度发展经历的3个阶段,即原始耕作、传统耕作和现代耕作;同时从整地、耕地、中耕、水利灌溉以及科技发展等方面对耕作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指出了农业耕作制度发展对农业科技的促进作用,而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耕作制度的变革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耕作制度 演变
下载PDF
汝阳县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
作者 齐文超 郑永青 +3 位作者 侯文邦 李友军 王念丽 王小丽 《中国农技推广》 2024年第10期53-55,共3页
汝阳县地处河南省西部丘陵山区,白天和夜间温差大,生产的甘薯营养丰富,熟食素以面沙香甜而著称[1]。2023年汝阳县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了全县甘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汝阳县委、县政府以绿色原料标准化... 汝阳县地处河南省西部丘陵山区,白天和夜间温差大,生产的甘薯营养丰富,熟食素以面沙香甜而著称[1]。2023年汝阳县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了全县甘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汝阳县委、县政府以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抓手,依托地域特点,大力推广丘陵地区优质高效甘薯全产业链技术模式,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支持甘薯产业发展。目前全县甘薯种植面积已达到16万亩,年产鲜薯32万t,产值达到8.2亿元以上。全县3万余农户参与甘薯产业之中,现有甘薯种植专业组织45个,大型育苗基地20个,育苗专业村15个,产品加工企业和基地46个,注册商标13个,形成了育苗、种植、贮藏、加工、销售的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种植 育苗基地 丘陵山区 全产业链 汝阳县 河南省西部 特色产业 农户参与
原文传递
底肥配比方式对豫麦47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邵运辉 郑爱珍 +2 位作者 王素霞 金先春 黄保荣 《小麦研究》 2002年第2期27-29,共3页
研究表明,豫麦47号与底肥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N、P配比方式对产量构成因素也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指出,高N处理和产量三因素比较协调,N越高,要求P也高,在低、中N水平时,P量不能少于N量;在高N水平下,N/P比值也要高于0.7,才能获... 研究表明,豫麦47号与底肥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N、P配比方式对产量构成因素也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指出,高N处理和产量三因素比较协调,N越高,要求P也高,在低、中N水平时,P量不能少于N量;在高N水平下,N/P比值也要高于0.7,才能获得最高产量。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在增加底氮情况下,拔节期追肥量也应该增加,才能保证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在低、中N情况下,面团形成时间随P量增加而增加,而稳定时间则随P量增加而减少,幅度为2~3Min。在高N情况下,形成时间则随P量增加减少,稳定时间以N:P为15:10处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肥配比 豫麦47号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