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小肝癌MSCT相关参数比较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丁岗强 文泽军 +2 位作者 曾艳丽 杨栋强 张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比较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小肝癌MSCT相关参数,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和55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MSCT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两种病变能谱定量参数和不同... 目的比较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小肝癌MSCT相关参数,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和55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MSCT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两种病变能谱定量参数和不同能量水平下噪声比值。结果肝脏局限性结节增生病灶与周围肝组织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均高于小肝癌组(P<0.05);动脉期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和小肝癌患者的噪声比较呈逐渐递减状态,能量水平越高,噪声比值越低。其中40keV、80keV、120keV能量水平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噪声比值均高于小肝癌(P<0.05)。门脉期80keV、120keV能量水平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噪声比值均低于小肝癌(P<0.05)。结论MSCT能有效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小肝癌,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小肝癌 多层螺旋CT CT相关参数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肺癌患者血清中lncRNA CCAT2、miR-20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岗强 杨栋强 +1 位作者 曾艳丽 毛重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944-3948,共5页
目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肺癌患者血清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2(lncRNA CCAT2)、miR-20a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MTB感染患者54例,未感染患者50例,同期选取本... 目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肺癌患者血清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2(lncRNA CCAT2)、miR-20a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MTB感染患者54例,未感染患者50例,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lncRNA CCAT2、miR-20a表达水平;并对所有肺癌患者进行5年内随访,记录患者生存状态;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ncRNA CCAT2、miR-20a与MTB感染肺癌患者及非MTB感染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血清lncRNA CCAT2、miR-20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非MTB感染肺癌患者比较,MTB感染患者lncRNA CCAT2、miR-20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肺癌患者血清lncRNA CCAT2和miR-20a表达与患者MTB感染、临床分期及组织分级有关;多因素COX分析表明,MTB感染、临床分期、组织分级、血清lncRNA CCAT2、miR-20a表达水平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对肺癌患者出院后随访,MTB感染患者和非MTB感染患者lncRNA CCAT2高表达组5年内生存率(12.9%、17.9%)均低于低表达组(21.7%、36.4%),miR-20a高表达组5年内生存率(13.8%、18.5%)均低于低表达组(20.0%、34.8%),MTB感染肺癌患者累积生存率(16.7%)低于非MTB感染肺癌患者(26.0%)。结论:lncRNA CCAT2、miR-20a可能参与MTB感染肺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是MTB感染肺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肺癌 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2 miR-20a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血清CRP、和肽素、PCT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冬艳 荆婵 +1 位作者 曲瑞杰 佑航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6期1073-1076,108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肽素、降钙素原(PCT)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63例,根据有无合并脓毒血症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肽素、降钙素原(PCT)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63例,根据有无合并脓毒血症分为对照组(未合并脓毒血症,n=95)和观察组(合并脓毒血症,n=68)。观察组根据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血症组22例,严重脓毒血症组26例,脓毒性休克组20例。对比两组、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情况者血清CRP、和肽素及PC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RP、和肽素、PCT水平及APACHE-Ⅱ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RP、和肽素及PCT单一及三者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CRP、和肽素及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肽素及PCT水平: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脓毒性休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CRP、和肽素、PCT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RP、和肽素、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表达呈正相关(r=0.598、0.522、0.612,P<0.05)。依据ROC曲线可知,CRP、和肽素联合PCT检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6、0.856,AUC=0.979(95%CI:0.869~0.989),明显高于三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CRP、和肽素、PCT水平对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三者联合检测更能全面、客观反映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死亡风险预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和肽素 降钙素原 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赵建军 谢振军 +7 位作者 赵国红 张建华 孙华伟 白辉凯 张会峰 张东宾 肖二辉 朱国松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6-761,共6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模式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8年6月—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手足显微与创面修复外科收治4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DF...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模式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8年6月—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手足显微与创面修复外科收治4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DFU患者,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47~68岁,2型糖尿病病程6个月~21年。在MDT协作模式下,内分泌科医师全面评估患者、稳定患者全身情况、控制并发症,血管外科医师评估和改善患者下肢血供,感染性疾病科医师提供抗感染治疗方案,麻醉手术部医师评估患者围手术期风险、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心内科、神经内科、营养科、康复科等科室医师根据患者情况主动适时参与治疗。手足显微与创面修复外科医师行创基准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Ⅰ期行1次或多次清创后,创面面积为5.0 cm×4.5 cm~17.0 cm×10.0 cm。行1次或2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Ⅱ期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面积为6 cm×5 cm~18 cm×11 cm)修复创面,将皮瓣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分别与受区动、静脉吻合,皮瓣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患者是否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皮瓣成活情况、皮瓣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术后随访时,观察皮瓣质地、外形,有无新发溃疡及患者的行走能力。结果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46例患者皮瓣顺利成活;2例患者皮瓣完全坏死,其中1例患者行小腿带蒂皮瓣修复后溃疡愈合,另1例患者行小腿截肢;1例患者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移植皮片后愈合。患者皮瓣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较佳,无新发溃疡,患者日常行走无明显障碍。结论MDT协作模式能充分地保障DFU患者围手术期安全。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DFU创面,皮瓣成活率较高,可降低截肢率,临床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多学科团队 创面修复 保肢
原文传递
不同肝素钠抗凝治疗方案在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飞 李烨 +4 位作者 曾晖 王静 王欢 曾艳丽 颜萍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中安全有效的肝素钠抗凝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月—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肝衰竭行血浆置换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抗凝治疗方案分为肝素钠全量组(A组),仅采用首次剂量肝素钠组(B...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中安全有效的肝素钠抗凝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月—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肝衰竭行血浆置换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抗凝治疗方案分为肝素钠全量组(A组),仅采用首次剂量肝素钠组(B组),以及不采用首次剂量、采用术中持续匀速泵入肝素钠组(C组)。比较3组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肌酐、尿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D-二聚体、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以及血滤器及管道凝血情况。结果 3组患者WBC、PLT、肌酐、尿素、AST、ALT、TBIL、Alb、PA、D-二聚体、CO2CP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Hb、PT、APTT及FBG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血滤器凝血发生情况为:A组1级1例,发生率为2.5%;B组1级1例,2级1例,发生率为5.0%;C组2级2例,发生率为5.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管道凝血。结论血浆置换中不采用首次剂量、持续匀速泵入小剂量肝素钠、治疗结束前30 min停止使用的抗凝方案,对肝衰竭患者凝血情况的发生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最小,且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血浆置换 肝素钠 抗凝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