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脑电图参数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徐梦媛 刘洋 +2 位作者 李娇 冯光 韩冰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参数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患者发病后90 d预后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收治的SaSAH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参数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患者发病后90 d预后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收治的SaSAH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吸烟史、饮酒史、动脉瘤位置(前循环、后循环)、手术方式(开颅手术、介入手术、复合手术)、入院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水肿评分(SEBES)、入NSICU后首次随机血糖、乳酸水平及NSICU住院时间。所有患者入NSICU后48 h内均行定量脑电图监测,收集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上、下边界、95%频谱边缘频率(SEF95)、α变动、(δ+θ)与(α+β)功率比(DTABR)、大脑对称性指数(BSI)、光谱熵。根据发病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组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6分)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SaSAH患者定量脑电图参数与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各指标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1)共纳入SaSAH患者72例,预后不良组47例,预后良好组25例,发病后90 d预后不良占65.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史、吸烟史、饮酒史、动脉瘤位置、手术方式、乳酸水平、NSICU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unt-Hess分级、SEBES、随机血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aEEG上、下边界及SEF95、α变动、光谱熵更低,DTABR、BSI更高(均P<0.05)。(2)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aEEG上边界(r=-0.41,P<0.01)、aEEG下边界(r=-0.54,P<0.01)、SEF95(r=-0.46,P<0.01)、α变动(r=-0.53,P<0.01)和光谱熵(r=-0.39,P<0.01)与SaSAH患者mRS评分呈负相关,DTABR(r=0.52,P<0.01)、BSI(r=0.33,P<0.01)与SaSAH患者mRS评分呈正相关。(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unt-Hess分级(Ⅳ级比Ⅲ级:OR=1.203,95%CI:1.005~1.441,P=0.044;Ⅴ级比Ⅲ级:OR=1.661,95%CI:1.109~2.487,P=0.014)、SEBES(OR=1.647,95%CI:1.050~2.586;P=0.030)、aEEG下边界(OR=0.687,95%CI:0.496~0.953;P=0.024)、SEF95(OR=0.436,95%CI:0.202~0.937;P=0.034)、α变动(OR=0.368,95%CI:0.189~0.717;P=0.003)、DTABR(OR=1.324,95%CI:1.064~1.649;P=0.012)和BSI(OR=1.513,95%CI:1.026~2.231;P=0.036)是S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7项指标均对SaSAH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DTABR预测S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最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761~0.932),敏感度为85.11%,特异度为80.00%。结论定量脑电图参数aEEG下边界、SEF95、α变动、DTABR、BSI可能对SaSAH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待于未来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脑电描记术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玮良 赵黎明 +1 位作者 梁浩 栗超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6期485-490,共6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性别、年龄、地区分布特点、临床表现以及外科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04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42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地区分布、临床表现等,分析其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542例...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性别、年龄、地区分布特点、临床表现以及外科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04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42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地区分布、临床表现等,分析其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542例烟雾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05(男265/女277);年龄(45±12.7)岁(3~75岁),年龄分布呈现双峰形态,好发于9~11岁儿童及46~51岁成人段;河南南方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呈区域集中现象。儿童成人均以缺血性症状为主;缺血型以头痛、头晕为主要首发症状,出血型中以脑室出血最常见。432例接收手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中,行间接血管重建术66例,联合血管重建术366例,18例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其余均恢复顺利,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随访结果良好。结论河南地区烟雾病的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呈双峰分布,成人多见,多为缺血型,纳入病例中儿童均为缺血型;豫南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个体化脑血管重建术具有明确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流行病学 血管重建术 地区分布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黏菌素局部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 +1 位作者 石广志 冯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神经重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比逐年升高。多黏菌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有效药物,但其血脑屏障通过率低,静脉给药难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脑室内或鞘内给药等局部应用的方式... 神经重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比逐年升高。多黏菌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有效药物,但其血脑屏障通过率低,静脉给药难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脑室内或鞘内给药等局部应用的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临床采用,但缺乏相关的规范化操作指引,故本共识专家委员会围绕多黏菌素局部应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适应证、用法用量、治疗途径等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形成14条共识推荐意见,以期为多黏菌素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应用提供科学和切实可行的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多黏菌素 鞘内给药 脑室内给药
原文传递
脑氧饱和度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管理的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韩冰莎 李娇 +4 位作者 李翔 栗艳茹 张磊 赵敬河 冯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机械取栓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前循环AIS 1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机械取栓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前循环AIS 1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神经重症监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rScO_2目标导向治疗。结果观察组出院时NIHSS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mRS评分及GOS-E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转化、脑血管再闭塞等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观察组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ScO_2监测目标导向治疗能有效缩短前循环AIS机械取栓术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前循环 局部脑氧饱和度 机械取栓术
下载PDF
超声检测视神经鞘直径预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5
作者 韩冰莎 李娇 +4 位作者 李翔 栗艳茹 张磊 赵敬河 冯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6-272,共7页
目的分析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探讨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预测患者术后发生H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应用机械取... 目的分析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探讨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预测患者术后发生H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应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268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床旁超声测量患者术后7 d内视神经鞘直径(ONSD),根据患者术后7 d内头颅CT/MRI等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HT组(57例)、非出血转化(NHT)组(211例),按照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ECASS)分型对HT组患者进行分型。比较HT组和NHT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NSD值对A1S患者术后发生HT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分型HT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与NHT组比较,HT组患者的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较长,取栓大于3次者所占比例较高、基线侧支循环评分为0分者所占比例较高,基线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较低,术后7d内ONSD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OR=1.012,95%CI:1.001-1.023,P=0.037),取栓大于3次(OR=2.467,95%CI:1.107-5.501,P=0.027)、基线侧支循环评分(OR=0.578,95%CI:0.338-0.989,P=0.045)以及术后7 d内ONSD(OR=1.405,95%CI:1.008-1.082,P=0.019)是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ONSD预测AIS患者术后发生HT的最佳临界值为5.035 mm,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95%CI:0.704~0.849)。脑实质出血(PH)-1型HT患者术后7d内ONSD及ONSD≥5.035 mm者所占比例大于出血性脑梗死(HI)-2型,PH-2型HT患者术后7 d内ONSD及ONSD≥5.035 mm者所占比例大于PH-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7 d内ONSD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ONSD≥5.035 mm时易发生HT,其与HT的严重程度有关。床旁超声测量ONSD有助于早期评估前循环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H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机械取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原文传递
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烟雾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梁浩 赵黎明 +7 位作者 高涛 刘阳 孙玉学 郭高超 张韶 薛冰倩 李天晓 栗超跃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烟雾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70例。... 目的探讨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烟雾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70例。观察单侧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Matsushima分级标准评估术侧的脑血流重建情况。结果37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75例(20.3%)发生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其中脑出血6例、脑梗死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29例、癫痫26例。15例患者预后差(mRS 3~6分),其中2例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首发症状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OR=2.616,95%CI:1.442~4.744,P=0.002)、合并高血压病史(OR=2.308,95%CI:1.326~4.015,P=0.003)、术前mRS 3~5分(OR=2.371,95%CI:1.236~4.547,P=0.009)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37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5.6±5.3)个月(6~32个月)。末次随访mRS的中位数为1分(P_(25)、P_(75)分别为1、2分),与术前的2分(P25、P75分别为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2例患者行DSA检查,术侧Matsushima分级0级12例,1级121例,2级198例,3级31例。结论术前首发症状为TIA、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前mRS 3~5分的成人烟雾病患者,应用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成年人 脑血管重建术 手术后并发症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PCMC教学法联合PDCA循环应用于颅脑超声临床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韩冰莎 冯光 +3 位作者 李娇 栗艳茹 张磊 赵敬河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年第12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临床医学课程(problem-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PCMC)教学法联合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调整(action)]循环在神经重症进修人员颅脑超声临床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临床医学课程(problem-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PCMC)教学法联合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调整(action)]循环在神经重症进修人员颅脑超声临床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进入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培训的32名进修医师按照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14人)和观察组(18人)。观察组接受PCMC教学法与PDCA循环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颅脑超声临床培训,对照组采用演示示范、学员操练及教师评价的传统教学方法。在结业前1周,比较两组进修学员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测评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的差异,评估临床教学培训效果。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进修学员颅脑超声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的各单项成绩及总成绩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在7项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进修学员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MC教学法与PDCA循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提高颅脑超声临床教学培训效果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MC教学法 PDCA 颅脑超声 临床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