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OT分析法的神经疾病护理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1
作者 侯琨 冯英璞 +1 位作者 张红梅 丁玉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4期4513-4516,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疾病护理学科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方法根据SWOT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疾病护理学科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根据不同的要素组合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结果经过2 a的探索实践,学科发... 目的分析神经疾病护理学科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方法根据SWOT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疾病护理学科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根据不同的要素组合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结果经过2 a的探索实践,学科发明专利从实施前2项提升至30项,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数量从实施前11篇提升至实施后38篇。结论河南省人民医院应用SWOT分析法,在学科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为公立医院学科建设和护理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法 神经疾病护理 学科建设
下载PDF
症状管理理论对胶质瘤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丁艮晓 梅洁 +4 位作者 步星耀 迁荣军 许健 冯英璞 孟晓静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理论(SMT)对胶质瘤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胶质瘤患者按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用基于SMT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 目的探讨症状管理理论(SMT)对胶质瘤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胶质瘤患者按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用基于SMT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情绪控制、合理休息、疼痛及不适的控制、自我保健、遵医用药管理和健康问题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患者情绪控制、合理休息、疼痛及不适的控制、自我保健、遵医用药管理和健康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现实及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患者对现实及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干预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SMT理论为基础构建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胶质瘤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希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理论 胶质瘤 自我效能 希望水平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协作干预对胶质瘤照顾者精神困扰的影响
3
作者 丁艮晓 梅洁 +4 位作者 孟晓静 步星耀 迁荣军 许健 冯英璞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3期2642-2645,2649,共5页
目的探讨协助干预对胶质瘤照顾者精神困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胶质瘤术后患者及其82名主要照顾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术后传统干预和宣教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及主要照顾者进行协作干... 目的探讨协助干预对胶质瘤照顾者精神困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胶质瘤术后患者及其82名主要照顾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术后传统干预和宣教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及主要照顾者进行协作干预。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的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主要照顾者MMPI中各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主要照顾者MMPI中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MPI中没有出现异常评分,而对照组中抑郁量表、精神病态量表、妄想量表、精神衰弱量表、轻躁狂量表以及社会内向量表均为异常分数。干预后,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作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胶质瘤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对改善胶质瘤照顾者精神困扰具有显著作用,对照顾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压力进行了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协作干预 照顾者 精神困扰
下载PDF
自我决定理论的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莹 张桂芳 +3 位作者 张月兰 张子玲 贺春艳 庄卫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2-876,共5页
目的:研究自我决定理论的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在某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0例,将2019年2至8月就诊患者选取4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就诊患者选取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护干预,... 目的:研究自我决定理论的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在某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0例,将2019年2至8月就诊患者选取4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就诊患者选取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护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我决定理论的康复干预,均干预4周。采用FuglMeyer评分和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IWB)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后3个月自理能力和主观幸福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ugl Meyer、BB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379,4.037;P<0.05);干预结束时、干预后3个月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4.420,5.866;P<0.05);干预结束时、干预后3个月IWB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757,5.086;P<0.05);干预后SAS、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7.930,-6.441;P<0.05)。结论:采用自我决定理论的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主观幸福感,改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决定理论 康复干预 脑卒中 自理能力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下载PDF
融合团队管理的正念减压疗法对胶质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丁艮晓 梅洁 +3 位作者 王传玺 张凤平 步星耀 冯英璞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1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探讨融合团队管理的正念减压疗法对胶质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胶质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融合团队管理的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干预前... 目的探讨融合团队管理的正念减压疗法对胶质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胶质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融合团队管理的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简易疲乏量表中文版评估两组患者的疲乏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负性情绪,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估生活质量,依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饮食依从性问卷、运动依从性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饮食依从、用药依从、运动依从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疲乏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Z=8.090,P=0.017)。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疲倦、气促、失眠、食欲丧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依从率为86.0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12%(P﹤0.05)。结论融合团队管理的正念减压疗法可改善胶质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管理 正念减压 胶质瘤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下颏抗阻力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宁淼淼 谢作文 +4 位作者 李灿灿 秦秀宝 吴亚萍 郭亚婷 陈灿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下颏抗阻力训练(CTAR)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抽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下颏抗阻力训练(CTAR)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抽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训练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观察组采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CTA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口咽部形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加权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腭后距离、舌后距离长于治疗前,软腭长度短于治疗前,观察组腭后距离、舌后距离长于对照组,观察组软腭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及吞咽症状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00%,0/62)与对照组(3.23%,2/6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CTAR在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纠正口咽部形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缺血性脑卒中 低频脉冲治疗仪 下颏抗阻力训练 吞咽功能
原文传递
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后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7
作者 周红娜 行君 +1 位作者 顾晓乐 李立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抽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将患者分...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抽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组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纳入所有可能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间1例未完成手术,3例退出研究,最终研究样本量为100例,其中神经功能恢复不良14例,占比14.00%(14/100);神经功能恢复良好86例,占比86.00%(86/100)。两组高血压、动脉瘤长径、吸烟史、合并并发症、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动脉瘤长径大、有吸烟史、合并并发症、Hunt-Hess分级高、手术时机为晚期是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有高血压、动脉瘤长径大、有吸烟史、合并并发症、Hunt-Hess分级高、手术时机为晚期是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神经功能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支架辅助栓塞与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效果分析
8
作者 吴立恒 吴桥伟 +9 位作者 朱良付 李立 王子亮 薛绛宇 白卫星 周志龙 贺迎坤 管民 马振凯 李天晓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9期890-895,共6页
目的比较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VBLA)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应用支架辅助栓塞(SAC)和血流导向装置(F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2022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VBLA患者58例,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应用SAC者28例为SAC组,应用FD者30例... 目的比较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VBLA)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应用支架辅助栓塞(SAC)和血流导向装置(F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2022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VBLA患者58例,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应用SAC者28例为SAC组,应用FD者30例为FD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比例、合并症、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脑梗死史、入院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分型、动脉瘤最大径、瘤颈直径、载瘤动脉直径、分支血管从动脉瘤上发出及动脉瘤破裂比率、手术情况、弹簧圈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即刻Raymond分级、术后载瘤动脉狭窄程度、闭塞一侧椎动脉比率、出院时mRS评分、住院期间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出院后随访至2023年2月,记录随访期间SAE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mRS评分;影像学随访至2022年8月,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Raymond分级、动脉瘤闭塞情况。结果(1)SAC组动脉瘤破裂比率(50.0%)高于FD组(0)(P<0.05),2组年龄、动脉瘤最大径,瘤颈直径,载瘤动脉直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比率,有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脑梗死史比率,女性、分支血管从动脉瘤上发出比率及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手术均成功,均未应用球囊辅助扩张,术后即刻Raymond分级均为Ⅰ级。FD组出院时mRS评分0~2分比率(100.0%)高于SAC组(75.0%)(χ^(2)=6.336,P=0.012),手术时间、术后即刻载瘤动脉无狭窄及闭塞一侧椎动脉比率与SA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SAC组住院期间发生SAE 5例(出血事件2例,缺血事件3例),FD组未发生SAE,SAC组住院期间SAE发生率(17.9%)与FD组(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15,P=0.051)。(4)2组随访期间SAE发生率、末次随访时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D组影像学随访失访9例,SAC组失访11例,末次随访时2组动脉瘤均未复发,动脉瘤体积未增大,均未见支架内狭窄或支架内血栓形成,SAC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Raymondy分级与F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BLA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应用SAC和FD均有较好效果,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支架辅助栓塞 血管内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引火归元的穴位贴敷联合针灸治疗卒中后阴虚火旺型不寐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高石娟 刘真亚 +3 位作者 孙娜 孟淑辉 宋贾宝 张桂芳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4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引火归元的穴位贴敷疗法联合针灸对卒中后阴虚火旺型不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卒中后阴虚火旺型不寐患者,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接受针... 目的探讨基于引火归元的穴位贴敷疗法联合针灸对卒中后阴虚火旺型不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卒中后阴虚火旺型不寐患者,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引火归元的穴位贴敷疗法,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67%,68/75)优于对照组(78.67%,59/75),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PSQ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引火归元的穴位贴敷疗法联合针灸治疗卒中后阴虚火旺型不寐患者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并改善睡眠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阴虚火旺型 引火归元 穴位贴敷 针灸
原文传递
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凤平 丁艮晓 冯英璞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围术期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围术期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行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不良情绪、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构式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自我感受负担,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式心理干预 脑功能区胶质瘤 心理应激反应 自我感受负担 自我效能
原文传递
血流动力学优化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伟 汪姝 +4 位作者 张坤 李钊硕 王子亮 李天晓 高不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2期1219-122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优化血流动力学在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obasilar dissecting aneurysm,VBDA)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6例VBDA患者均行F... 目的探讨术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优化血流动力学在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obasilar dissecting aneurysm,VBDA)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6例VBDA患者均行FD置入治疗,术前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采集动脉瘤瘤腔和载瘤动脉处DICOM格式数据,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不同手术方案血流动力学参数壁面剪切力、流速、流速等值面,评估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术后即刻行DSA检查评价瘤腔及载瘤动脉血流情况,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1年,观察动脉瘤破裂、脑出血等发生情况,行改良Rankin评分及DSA检查评估预后情况。结果26例VBDA患者均按照CFD制定的手术方案进行手术,单纯FD置入17例,FD置入结合弹簧圈栓塞9例,其中动脉瘤致密栓塞2例,非致密栓塞7例。术后即刻DSA检查示24个动脉瘤明显造影剂滞留,2个动脉瘤未显影。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发生皮质盲,1例发生脑桥穿支动脉梗死,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动脉瘤破裂、脑出血及支架内血栓形成。26例患者术后随访(6.7±2.4)个月,均未发生动脉瘤破裂、脑出血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2例行DSA检查,其中治愈2例,好转15例,稳定5例;改良Rankin评分0~2分19例,3~6分3例。结论VBDA患者行FD置入术前采用CFD优化血流动力学、制定合适手术方案,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血流导向装置 计算流体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