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度及行距配置对‘丰油10号’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胡坤 魏林楠 +9 位作者 张书芬 王建平 曹金华 何俊平 蔡东芳 文雁成 赵磊 王东国 刘奕孜 朱家成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7期39-44,共6页
为了探究‘丰油10号’在黄淮地区适宜的播种密度与行距配置。在河南省油菜主产区进行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种植密度及行距配置方式下,‘丰油10号’的物候期、叶片叶色值(specialty products agricultural division,SPAD)及开花期叶面积指数... 为了探究‘丰油10号’在黄淮地区适宜的播种密度与行距配置。在河南省油菜主产区进行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种植密度及行距配置方式下,‘丰油10号’的物候期、叶片叶色值(specialty products agricultural division,SPAD)及开花期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情况。结果表明:‘丰油10号’的生育期随着密度和行距的增大,逐渐缩短;叶片的SPAD值在蕾薹期和开花期随密度增大逐渐降低,随行距缩小而减小;植株LAI在开花期随着密度的增大先增后减,同一密度下,40 cm行距下较高;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的长度和角果数随密度的增加逐渐较小,分枝部位则升高,随行距的减小单株有效角果数下降,千粒重不受密度和行距配置的影响;籽粒产量和含油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籽粒产量在种植密度为42万株/hm^(2),40 cm行距下最高,为2734.6 kg/hm^(2),当行距缩小到20 cm,籽粒平均减产4.65%;籽粒芥酸和硫苷含量不随密度和行距改变发生变化。在其它栽培措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建议‘丰油10号’在黄淮流域的种植密度控制在34.5万~49.5万株/hm^(2),行距设置为4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行距配置 ‘丰油10号’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基于基因芯片的甘蓝型油菜优异材料杂种优势群划分 被引量:2
2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7 位作者 何俊平 蔡东芳 朱家成 王建平 曹金华 胡坤 赵磊 王东国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85-3797,共13页
本研究旨在对特异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提高杂交种选育效率。本研究利用新开发的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50K芯片对优异种质资源材料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5 135个均匀分布于甘蓝型油菜19个染色体的SNP位点... 本研究旨在对特异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提高杂交种选育效率。本研究利用新开发的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50K芯片对优异种质资源材料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5 135个均匀分布于甘蓝型油菜19个染色体的SNP位点。基于这些位点数据计算的遗传距离,其变动幅度在0.012 2~0.666 2之间,平均值为0.418 1,说明这些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较好。在遗传距离阈值为0.53处,将100份材料划分为6个杂种优势群,分别为:长江中游材料后代群Ⅰ(8个品系)、黄淮流域材料群Ⅱ(5个品系)、人工合成材料群Ⅲ(7个品系)、种间杂交后代群Ⅳ(3个品系)、参考群Ⅴ(芥菜型油菜1个)、混合来源群Ⅵ,其中第Ⅵ杂种优势群包含76个来源广泛的材料,是最大的一个优势群。第Ⅵ杂种优势群在遗传距离阈值为0.45处,又划分为6个亚群,其中C亚群包含材料最多,达到40个,说明在这些特异材料中,尽管总的遗传多样性较好,但是其中部分材料遗传基础较窄。本研究还发现了4个强优势杂种模式,分别是黄淮流域材料作母本与长江中游、长江下游、种间杂交材料后代和人工合成油菜后代的杂交模式。对比聚类结果与系谱的关系,发现系谱相近的品系并不一定总是归类到同一优势群中。说明凭借系谱来确定材料的遗传关系远近,是定性的和不准确的。来自不同杂种优势群的亲本间的杂交组合,产量超对照优势高于群内亚群间的亲本组合,同一亚群内的亲本间的杂交组合的优势最低。说明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对提高选育油菜杂交种效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 遗传多样性 杂种优势群 杂种优势模式 基因芯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