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北部夜间空中昆虫群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高丽娜 田彩红 +3 位作者 封洪强 李国平 邱峰 王运兵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8,共6页
2011年4月底至8月,使用探照灯诱虫器对河南省北部的夜间空中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河南北部夜间空中昆虫群落由12目47科100多种昆虫组成,其中害虫的种类占了86.43%。空中昆虫群落的丰富度和昆虫的种类随季节变化不大,数量随季... 2011年4月底至8月,使用探照灯诱虫器对河南省北部的夜间空中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河南北部夜间空中昆虫群落由12目47科100多种昆虫组成,其中害虫的种类占了86.43%。空中昆虫群落的丰富度和昆虫的种类随季节变化不大,数量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其中6月份昆虫数量明显高于其他4个月份。采用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进行分析发现,棉铃虫、赤角盲蝽、小地老虎和大黑鳃金龟是空中昆虫群落的主要害虫优势种,优势度指数最高分别为0.575 2、0.137 8、0.108 0、0.136 1,其中棉铃虫是整个生长季节的优势种。食蚜蝇、中华草蛉、东亚小花蝽和大草蛉是空中昆虫群落的主要天敌优势种,优势度指数最高分别为0.714 3、0.626 1、0.219 3、0.467 5。研究初步明确了河南省北部夜间空中昆虫群落的演替及不同时期的优势种群,为针对性控制害虫危害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昆虫群落 优势种 害虫 天敌 棉铃虫 BT棉
下载PDF
河南省麦田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及ALS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高新菊 郭秀玲 +5 位作者 陈威 包来仓 马毅辉 秦光宇 祖均怀 王恒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8-1524,共7页
为明确河南省部分地区麦田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抗性靶标分子机制,对18个猪殃殃种群进行了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离体活性测定和ALS基因突变分析。结果表明,种群PDS-1、ZK-1、LH-1对苯磺隆产生了较高的抗性,... 为明确河南省部分地区麦田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抗性靶标分子机制,对18个猪殃殃种群进行了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离体活性测定和ALS基因突变分析。结果表明,种群PDS-1、ZK-1、LH-1对苯磺隆产生了较高的抗性,ALS离体活性测定所得I_(50)分别为11.27、10.26、8.19μmol·L^(-1),抗性指数分别为93.92、85.50、68.25。种群ZK-1的6个检测株中,ALS基因第590位的C突变为T,ALS酶第197位脯氨酸(CCC)突变为亮氨酸(CTC);种群PDS-1的6个检测株中,ALS基因第1 128位的T突变为A,ALS酶第376位天冬氨酸(GAT)全部突变为谷氨酸(GAA);种群LH-1的6个检测株中,3株未检测到突变,另外3株的ALS基因第1 128位的T突变为G,ALS酶第376位天冬氨酸(GAT)突变为谷氨酸(GAG)。靶标ALS基因突变可能是猪殃殃对苯磺隆产生高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猪殃殃 苯磺隆 抗性 ALS基因突变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调查 被引量:21
3
作者 鲁传涛 楚桂芬 +6 位作者 徐洪乐 周新强 李好海 薛飞 张玉聚 王恒亮 吴仁海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94,共4页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杂草防除策略,对河南省10地市15个县(市、区)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小麦田主要杂草有17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种,阔叶杂草13种。阔叶杂草播娘蒿、猪殃殃...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杂草防除策略,对河南省10地市15个县(市、区)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小麦田主要杂草有17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种,阔叶杂草13种。阔叶杂草播娘蒿、猪殃殃、荠菜在河南省发生较为普遍,成为小麦田恶性阔叶杂草,而禾本科杂草节节麦近年来发生逐步加重,成为麦田杂草防治的难点。河南省不同地区草相有较大差异,杂草发生呈现区域分化特点。南阳地区杂草的种类最为丰富,达2.93种/m2;而信阳地区的杂草发生密度最大,达158.00株/m2,危害最严重。河南省杂草总体发生情况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加剧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小麦 杂草 调查 阔叶杂草 禾本科
下载PDF
河南省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检测
4
作者 高新菊 张玉明 +6 位作者 王全德 郭梅燕 王恒亮 马毅辉 高晓瑜 刘英 李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1-186,共6页
为了明确河南省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分布现状,通过温室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河南省境内36个猪殃殃种群对苯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河南省大部分猪殃殃种群已经对苯磺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所测样品中,高抗种群3个,中抗种群9... 为了明确河南省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分布现状,通过温室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河南省境内36个猪殃殃种群对苯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河南省大部分猪殃殃种群已经对苯磺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所测样品中,高抗种群3个,中抗种群9个,低抗种群13个,共25个,占总采样数的69.44%;敏感种群11个,占30.56%。说明苯磺隆在河南多地存在高抗性风险,同类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需科学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殃殃 苯磺隆 抗性
下载PDF
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药剂浸种对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5
作者 张德胜 田雨婷 +3 位作者 马占宽 赵付枚 王英志 张振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1-336,355,共7页
为明确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的防治效果,通过人工接菌和药液浸种试验,对各处理的种薯发芽、生长、产苗量及薯苗带菌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种薯或基质带菌育苗,种薯发芽数与未接菌处理相比... 为明确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的防治效果,通过人工接菌和药液浸种试验,对各处理的种薯发芽、生长、产苗量及薯苗带菌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种薯或基质带菌育苗,种薯发芽数与未接菌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对种薯发芽数也未见显著影响。与未接菌处理相比,种薯带菌和育苗基质带菌处理未药剂浸种时产苗量分别减少43.97%和59.82%。使用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500 mg/L浸种时,种薯和基质带菌试验中千克种薯产苗分别为74.12株和69.56株,苗床接菌试验中产苗分别为126.92株和85.31株,均显著高于未药剂浸种的处理。调查发现,种薯或苗床带菌会使萌发的嫩芽受黑斑病菌感染,引起死苗、生长停滞和薯苗带菌,是产苗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5%肟菌·异菌脲悬浮剂浸种可减少薯苗发病,增加产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甘薯长喙壳 甘薯苗期黑斑病 浸种 产苗量
下载PDF
河南新乡小麦区荻草谷网蚜的冬季耐寒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雪芹 武予清 +4 位作者 蒋月丽 李彤 巩中军 苗进 段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68-1475,共8页
为给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的准确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低温暴露死亡率和冷识别温度(80%死亡率时的温度)等昆虫耐寒性指标评价低温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该虫的耐寒能力。结果表明,... 为给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的准确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低温暴露死亡率和冷识别温度(80%死亡率时的温度)等昆虫耐寒性指标评价低温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该虫的耐寒能力。结果表明,荻草谷网蚜各发育阶段的SCP变化范围为-27.10~-12.23℃,SCP为1龄若蚜>2龄若蚜>有翅孤雌成蚜>无翅孤雌成蚜>4龄若蚜>3龄若蚜,其中1龄和2龄若蚜的SCP均显著高于3龄和4龄的SCP(P<0.01),3龄和4龄若蚜的SCP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翅孤雌成蚜与其它发育阶段蚜虫的SC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虫态的低温存活率和冷识别温度分析表明,在-10~-8℃不同低温下,荻草谷网蚜1龄若蚜低温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初羽化有翅成蚜的低温存活率(P<0.05),1龄若蚜和初羽化有翅成蚜的冷识别温度分别为-8.5℃和-7.9℃;两种虫态在0℃经过4 h冷驯化后,1龄若蚜和初羽化有翅成蚜在2 h的存活率提升最高,分别为62%和64%,均显著高于无冷驯化的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荻草谷网蚜具有极强的耐低温适应能力,结合河南新乡近5年冬季极端低温数据,本文推测该虫能在冬季极端低温高于其冷识别温度的年份在当地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草谷网蚜 耐寒性 过冷却点 存活率 冷识别温度
下载PDF
黄色灯防治害虫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蒋月丽 张建周 +6 位作者 袁水霞 李彤 巩中军 苗进 段云 吕春芳 武予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0,共5页
黄色灯防治害虫的原理是利用蛾类昆虫对绿黄波段(500~590nm)光敏感的特性,通过干扰蛾类害虫的日节律达到降低其种群密度的目的。本文简述了黄色灯防治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状况、黄色灯防治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黄色灯在防治蛾类害虫... 黄色灯防治害虫的原理是利用蛾类昆虫对绿黄波段(500~590nm)光敏感的特性,通过干扰蛾类害虫的日节律达到降低其种群密度的目的。本文简述了黄色灯防治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状况、黄色灯防治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黄色灯在防治蛾类害虫过程中对植物生理的影响,分析了黄色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未来黄色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色素 黄色灯 害虫 物理防治
下载PDF
精恶唑禾草灵对粳稻和籼稻生长及保护酶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仁海 孙慧慧 +4 位作者 苏旺苍 鲁传涛 王恒亮 张永超 马毅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3-168,共6页
以粳稻(郑稻18)和籼稻(绵优838)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盆栽及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及生理反应。在水稻萌发期,精恶唑禾草灵对粳稻和籼稻胚根生长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168 7,0.163 7μg/mL,... 以粳稻(郑稻18)和籼稻(绵优838)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盆栽及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及生理反应。在水稻萌发期,精恶唑禾草灵对粳稻和籼稻胚根生长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168 7,0.163 7μg/mL,表明二者在芽期对精恶唑禾草灵均较为敏感。在水稻2~3叶期喷施精恶唑禾草灵后15,30 d,籼稻的IC50分别为279.56,173.49μg/mL,而试验剂量下(12.5~400μg/mL)粳稻生长抑制率低于30%,表明粳稻对精恶唑禾草灵有较高的耐药性。在粳稻4~5叶期喷施精恶唑禾草灵,结果显示,18.45 a.i g/hm2剂量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因此,田间使用精恶唑禾草灵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精恶唑禾草灵对粳稻和籼稻GSH-Px、SOD、CAT、POD等保护酶系的影响各不相同,表明2种水稻在解毒及应对精恶唑禾草灵胁迫机制上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恶唑禾草灵 粳稻 籼稻 药害 保护酶系
下载PDF
4种杀虫剂拌种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韩松 全鑫 +3 位作者 郭小奇 曹秀 梁九进 刘爱芝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88,98,共5页
为科学使用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采用拌种的方法对4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进行比较,并对其安全性和小麦千粒质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0%吡虫啉WS 2.1 g/kg、70%噻虫嗪ZF4.2 g/kg和18%噻虫胺FS 4.2 g/kg 3个药剂处理对蚜虫表现出非常... 为科学使用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采用拌种的方法对4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效果进行比较,并对其安全性和小麦千粒质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0%吡虫啉WS 2.1 g/kg、70%噻虫嗪ZF4.2 g/kg和18%噻虫胺FS 4.2 g/kg 3个药剂处理对蚜虫表现出非常好的防控效果和超长持效期,一次拌种均能较好地将小麦全生长季蚜虫种群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防治效果保持在93.18%以上,持效期长达7个月之久,且小麦千粒质量增加19.73%~27.24%,籽粒中无农药残留或远低于国家标准。50%吡蚜酮WP 2.1~8.4 g/kg拌种对全生长季麦蚜的防治效果为54.14%~99.79%,在相同剂量条件下持效期远低于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因此,70%吡虫啉WS 2.1 g/kg、70%噻虫嗪ZF 4.2 g/kg和18%噻虫胺FS 4.2 g/kg是拌种防治小麦蚜虫的较优药剂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拌种 小麦蚜虫 防治效果 千粒质量 残留
下载PDF
大葱田不同时期杂草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秀杰 职倩倩 +5 位作者 王守国 苏旺苍 吴仁海 鲁传涛 薛飞 徐洪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7-92,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二甲戊灵等7种除草剂及混剂对大葱田不同时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葱的安全性,以期为大葱田筛选高效、安全的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除草剂。结果表明,大葱移栽期、杂草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二甲戊灵单剂对禾本科杂草...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二甲戊灵等7种除草剂及混剂对大葱田不同时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葱的安全性,以期为大葱田筛选高效、安全的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除草剂。结果表明,大葱移栽期、杂草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二甲戊灵单剂对禾本科杂草有较好防效,最高达到100%,但对阔叶杂草防效差;乙草胺单剂和精异丙甲草胺单剂对总草的防效均较低,介于36.39%~40.75%;二甲戊灵与乙氧氟草醚、辛酰溴苯腈混配均可以有效地防除杂草,其中二甲戊灵与乙氧氟草醚低剂量混配效果最佳,对总草的防效为68.28%,大葱的生长促进率为9.59%、增产率为11.81%。大葱生长期、杂草3~5叶期喷雾,精喹禾灵和乙氧氟草醚低剂量混配、精喹禾灵+辛酰溴苯腈+乙氧氟草醚三元复配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防除效果最好,对总草的防效分别为74.74%、76.52%,前期虽对大葱有轻微药害,但不影响后期产量,大葱的生长促进率分别为1.29%、7.92%,大葱的增产率分别为88.96%、70.42%;精喹禾灵单剂、精喹禾灵和辛酰溴苯腈混配防除阔叶杂草效果较差,精喹禾灵和灭草松混配对除马泡瓜外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有一定的防效,这几种处理对总草的防效均低于40%。杂草苗前,推荐使用330 g/L二甲戊灵EC 2 250 m L/hm2+24%乙氧氟草醚EC 300 m L/hm2混配;杂草3~5叶期,推荐使用10%精喹禾灵EC 675 m L/hm2+24%乙氧氟草醚EC 900 m L/hm2、10%精喹禾灵EC 675 m L/hm2+30%辛酰溴苯腈EC 1 200 m L/hm2+24%乙氧氟草醚EC 750 m L/hm2混配,可以安全、有效地防除大葱田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除草剂 杂草 危害级别 防效 生长
下载PDF
劳氏粘虫的发生危害和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云 陈琦 +6 位作者 郭培 苗进 夏鹏亮 巩中军 蒋月丽 李彤 武予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2-532,共11页
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是粘虫Mythimna seperata的近缘种,两者在形态上相近,为害特征基本相同,但在不同地区的发生危害规律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近些年来,劳氏粘虫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频繁暴发危害,已成为一种普遍发生的农业害虫。为今后... 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是粘虫Mythimna seperata的近缘种,两者在形态上相近,为害特征基本相同,但在不同地区的发生危害规律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近些年来,劳氏粘虫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频繁暴发危害,已成为一种普遍发生的农业害虫。为今后深入研究劳氏粘虫的暴发成灾规律和综合防控技术,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劳氏粘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劳氏粘虫已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的近80个国家和地区。以幼虫取食危害玉米、水稻和小麦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3龄前幼虫食量小,5-6龄幼虫食量增大,进入暴食期。幼虫具有聚集性、杂食性和暴食性,成虫具有迁飞性,发生危害时具有隐蔽性、偶发性和暴发性。劳氏粘虫的发生和为害规律常因地区、年份和季节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气候条件、食物和天敌是影响劳氏粘虫发生危害的主要因素,而气候因素、人类活动和害虫的生物学特征是导致近些年来劳氏粘虫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的重要原因。性诱剂、天敌和生物农药是近些年来劳氏粘虫生物防治研究的主要方向。根据目前劳氏粘虫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及研究现状,我们建议今后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工作:(1)借鉴粘虫的防控策略和防治经验,从空中和地面两个方面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和完善预测预报系统;(2)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开展综合防治工作;(3)将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暴发成灾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中,并建立综合防控技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氏粘虫 粘虫 发生 综合防治 天敌
下载PDF
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洁 杨丽荣 +3 位作者 夏明聪 孙润红 武超 薛保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4,共7页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生产上亟需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4个方面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相关防治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探讨了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以...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生产上亟需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4个方面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相关防治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探讨了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孢囊线虫病 发生 综合防治
下载PDF
马陆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仁海 孙慧慧 +2 位作者 苏旺苍 鲁传涛 田路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
近年来,马陆在很多地方暴发成灾,为此对马陆的防治方法及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室内利用浸虫法对14种化学杀虫剂进行测定表明,异丙威、敌百虫、毒死蜱、功夫菊酯对马陆毒杀效果较好,药后4 d防效达100%。撒施生石灰(氧化钙)也能迅速有... 近年来,马陆在很多地方暴发成灾,为此对马陆的防治方法及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室内利用浸虫法对14种化学杀虫剂进行测定表明,异丙威、敌百虫、毒死蜱、功夫菊酯对马陆毒杀效果较好,药后4 d防效达100%。撒施生石灰(氧化钙)也能迅速有效地杀死马陆。室内利用10种饲料对马陆进行饲养表明,蜗牛肉、猪肉等对其生长有较好促进效果;室外利用饵料进行引诱发现,猪肉、白菜叶等对马陆引诱效果较好。在制定马陆的防治策略时,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选择上述合适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陆 防治策略 杀虫剂 活性测定 诱饵
下载PDF
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原因分析--以河南开封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任应党 鲁传涛 王锡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6,共9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最早于1963年在浙江省余姚的早稻上发现,1964-1966年在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流行或局部危害,1967年后华东地区发病迅速减轻,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病区难以找到病株,但1991-2002年浙江杂交稻区水稻黑条矮缩病又再次流行成灾... 水稻黑条矮缩病最早于1963年在浙江省余姚的早稻上发现,1964-1966年在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流行或局部危害,1967年后华东地区发病迅速减轻,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病区难以找到病株,但1991-2002年浙江杂交稻区水稻黑条矮缩病又再次流行成灾,随后发病面积下降。2006年以来在江苏、浙江、山东等稻区大面积发生,并迅速上升为当地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给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2014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河南沿黄部分稻区严重发生。本文从稻-麦连作的耕作制度,介体灰飞虱的越冬基数大、带毒率高,田间毒源丰富、易感水稻品种多,介体灰飞虱发生高峰与秧苗敏感期高度重合等方面,分析了水稻黑条矮缩病间歇性暴发流行的原因,以期为该病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 灰飞虱 暴发流行
下载PDF
河南信阳、漯河黏虫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云 李慧玲 +4 位作者 陈琦 雷海霞 李之龙 邢永胜 武予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7-249,264,共4页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信阳和漯河两地黏虫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等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信阳种群对6种药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高效氯氟氰...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信阳和漯河两地黏虫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等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信阳种群对6种药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分别为:0.035、0.230、3.566、3.716、5.025、13.315 mg/L;漯河种群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分别为:0.053、0.734、3.081、3.413、13.570、25.067 mg/L。以毒死蜱为标准药剂,甲维盐对信阳和漯河3龄黏虫幼虫都表现出极高的活性,相对毒力指数分别达到143.571和58.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 杀虫剂 敏感性 监测
下载PDF
2016年-2019年河南信阳黏虫的种群动态及虫源性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云 雷海霞 +4 位作者 陈琦 卢兆成 李慧龙 郭培 武予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298,共6页
为了解河南信阳黏虫的发生情况,本研究利用高空探照灯对2016年-2019年黏虫成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019年在河南信阳监测的黏虫成虫主要为东方黏虫(又称为黏虫)和劳氏黏虫,均一年发生5代,整个监测期间均出现... 为了解河南信阳黏虫的发生情况,本研究利用高空探照灯对2016年-2019年黏虫成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019年在河南信阳监测的黏虫成虫主要为东方黏虫(又称为黏虫)和劳氏黏虫,均一年发生5代,整个监测期间均出现多个高峰期。其中,东方黏虫以一代为主,占全年总诱虫量的54.62%~82.96%,并且大部分虫源向外迁出,少部分留在本地;劳氏黏虫以三代或四代为主,以留在本地或迁入为主,只有少数向外迁出。本研究为河南省信阳地区黏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 监测 种群动态
下载PDF
昆虫趋光性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予清 蒋月丽 +5 位作者 周国涛 张改平 苗进 巩中军 段云 李彤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7-1149,共13页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开展农林卫生害虫诱杀,一直是害虫绿色防控的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昆虫的多种趋光性行为,昆虫趋光性机制—罗盘理论、马赫带效应理论和开放空间理论,对在物理、生物环境条件、光和光源属性条件下昆虫趋光的生态适应性,...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开展农林卫生害虫诱杀,一直是害虫绿色防控的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昆虫的多种趋光性行为,昆虫趋光性机制—罗盘理论、马赫带效应理论和开放空间理论,对在物理、生物环境条件、光和光源属性条件下昆虫趋光的生态适应性,以及对昆虫抵达光源的位置和移动轨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趋光性 趋光性理论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河南省沿黄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研究进展
18
作者 鲁传涛 李莉 +1 位作者 任应党 王锡锋 《中国科技成果》 2011年第18期44-46,51,共4页
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disease)是我国北方粳稻区最严重的水稻病毒病害之一。该病自1995年在河南省沿黄稻区发生以来,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并多次暴发成灾,发病田块率在60%... 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disease)是我国北方粳稻区最严重的水稻病毒病害之一。该病自1995年在河南省沿黄稻区发生以来,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并多次暴发成灾,发病田块率在60%以上,严重田块,病穴率在80%以上,已成为影响该区水稻安全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沿黄稻区 河南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病毒病害 暴发成灾 安全生产 科技支撑
原文传递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西非株系RT-RP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9
作者 王永江 乔奇 +4 位作者 王爽 赵付枚 田雨婷 张德胜 张振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81-2790,共10页
【目的】利用逆转录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verse transcriptase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T-RPA)结合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试纸条技术,建立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 【目的】利用逆转录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verse transcriptase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T-RPA)结合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试纸条技术,建立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西非株系(west African strain,WA)的RT-RPA-LFD检测方法。【方法】根据SPCSV-WA外壳蛋白基因和热激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筛选扩增效果好、特异性强的引物和探针。然后对引物和探针的浓度、扩增体系、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SPCSV-WA的RT-RPA-LFD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SPCSV-EA、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等常见的甘薯病毒进行检测,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将感染SPCSV-WA甘薯叶片样品总RNA进行10倍梯度稀释,分别采用RT-PCR和RT-RPA-LFD进行检测,比较RT-PCR和RT-RPA-LFD方法的灵敏度;对采自田间的甘薯样品和试管苗样品进行RT-RPA、RT-RPA-LFD和RT-PCR检测,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结果】建立了SPCSV-WA的RT-RPA-LFD检测方法,最适引物为CSV357F/R,探针CSV-CP-Probe(47 bp),引物和探针工作浓度分别为0.2和0.06μmol·L^(-1),温度为42℃,时间5 min。该方法可对SPCSV-WA进行特异性检测,与甘薯上其他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RT-RPA-LFD最低可检测到总RNA稀释至10^(-4)溶液,而RT-PCR最低检测到总RNA稀释至10^(-3)溶液,RT-RPA-LFD灵敏度是RT-PCR的10倍。田间采集的22份甘薯样品经RT-PCR、RT-RPA和RT-RPA-LFD检测,均检出11份阳性样品,3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28份试管苗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RT-PCR和RT-RPA-LFD检测结果一致,均检出5份阳性样品。【结论】建立了SPCSV-WA的RT-RPA-LFD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灵敏、可视的特点,既可用于甘薯脱毒试管苗样品的病毒检测,也适用于基层单位田间甘薯病毒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西非株系 逆转录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侧向流层析 快速检测 甘薯
下载PDF
玉米倒伏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0
作者 王恒亮 吴仁海 +3 位作者 朱昆 张永超 张玉聚 孙建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共5页
玉米倒伏已经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从植株特性、茎秆组织解剖特性、茎秆的化学成分、遗传分析等内在因素以及气候、种植密度、肥料、病虫害危害等外在因素综述了玉米倒伏的原因和机制,对抗倒伏措施做了介绍,指出当前需要... 玉米倒伏已经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从植株特性、茎秆组织解剖特性、茎秆的化学成分、遗传分析等内在因素以及气候、种植密度、肥料、病虫害危害等外在因素综述了玉米倒伏的原因和机制,对抗倒伏措施做了介绍,指出当前需要对化学控制倒伏进行引导和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倒伏 成因 控制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