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院所创建文明单位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例
1
作者 范艳萍 王延召 +4 位作者 田雯 张兰薰 裴学庆 黎静静 程泽强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3期92-96,共5页
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文明单位创建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农业科研院所尤为重要。文章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例,介绍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结合农科特色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主要举措及取得的成效,针对创建过... 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文明单位创建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农业科研院所尤为重要。文章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例,介绍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结合农科特色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主要举措及取得的成效,针对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工作模式、压实领导责任、健全创建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科研院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对策建议,并对未来文明单位的建设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文明单位 行业特色 精神文明
下载PDF
近十年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性状演变分析
2
作者 李春盈 齐建双 +1 位作者 张建周 刘明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了解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的育种特点及性状演变,分析了河南省2011—2020年审定的181个半冬性品种(冬水组、强筋组和抗赤霉病组)的亲本来源、主要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并对其演变趋势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近十年河南省半冬性小麦... 了解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的育种特点及性状演变,分析了河南省2011—2020年审定的181个半冬性品种(冬水组、强筋组和抗赤霉病组)的亲本来源、主要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并对其演变趋势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近十年河南省半冬性小麦杂交育成品种占96.7%,其中单交品种占70.7%,复交品种占26.0%。亲本来源,利用频次最高的5个品种为周麦16、矮抗58、周麦22、周麦18和周麦13。这5个种质育成的品种数高达126个,占69.6%;利用外省品种(系)作为亲本育成品种为31个,占17.1%。产量性状:产量、株高、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08%、4.41%、5.38%、6.41%、7.41%,均小于10%。线性拟合结果显示,近十年河南省审定半冬性小麦品种比对照周麦18的增产率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0.2%。品质性状:面团稳定时间变异系数高达76.33%,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吸水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0%。抗病性:白粉病和条锈病中抗品种较多,分别为17.68%和34.81%,高抗品种有8.29%,高感品种较少,有1.66%,中感品种较多,分别为73.48%和57.46%;叶锈病和纹枯病中抗品种分别为4.4%和8.3%;赤霉病高感品种高达9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冬性小麦 育种特点 品质性状 抗病性 演变趋势
下载PDF
河南省鲜食玉米一年三茬间套作高效栽培技术
3
作者 韩卫红 于新峰 +1 位作者 韩小花 孙海潮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4期62-64,共3页
分析了鲜食玉米宽幅间套作高效栽培的意义,阐述了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茬口安排、种子选择、选地整地、株行距设置、覆膜管理、科学施肥、适时收获、经济效益等,以期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黄淮海地区及其他生态相... 分析了鲜食玉米宽幅间套作高效栽培的意义,阐述了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茬口安排、种子选择、选地整地、株行距设置、覆膜管理、科学施肥、适时收获、经济效益等,以期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黄淮海地区及其他生态相似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一年三茬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文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12期13-14,共2页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以来,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目前,全省省、地(市)两级农业科研单位已兴办了70多个(其中省院38个)科技开发企业和实体,从事开发经营工作的人员已达1100余人。这些企业和实体,利用自身的科研、...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以来,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目前,全省省、地(市)两级农业科研单位已兴办了70多个(其中省院38个)科技开发企业和实体,从事开发经营工作的人员已达1100余人。这些企业和实体,利用自身的科研、人才优势,在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农业 科技企业 体制改革 对策
下载PDF
探讨如何构建农业科学技术管理
5
作者 李丽华 《农村实用技术》 2023年第12期21-23,共3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方面的科学技术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确保这种变化对农业科学技术来说是积极的,还需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因为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农业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方面的科学技术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确保这种变化对农业科学技术来说是积极的,还需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因为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农业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管理的需求,无法作为相关工作开展的理论依据。落后的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策略,甚至会成为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道路中的阻碍,这也不利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更不符合我国相关的发展战略。本文概括了农业科学技术概述和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优势,并从多方面阐述了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优化策略。希望本文能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 技术管理 构建策略
下载PDF
河南省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
6
作者 《河南农业》 2023年第13期4-4,17,共2页
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既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也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河南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国粮油产能提升行动的要求,大面积推广夏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助力玉米单产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 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既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也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河南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国粮油产能提升行动的要求,大面积推广夏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助力玉米单产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单产 夏玉米 大面积推广 滴灌 农产品供给 密植高产 产能提升 精准调控
下载PDF
河南省玉米育种研究进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振华 张新 +1 位作者 唐保军 张前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8,30,共3页
关键词 河南 玉米 育种研究 种质创新 新品种育繁推广 知识产权保护
下载PDF
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利锋 李会勇 +3 位作者 唐保军 程泽强 王振华 铁双贵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6-1144,共9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改良利用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基因型,对88份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这些地方品种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表型聚类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 【目的】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改良利用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基因型,对88份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这些地方品种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表型聚类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聚在一个类群内,但仍有部分品种独立成群。SSR分析表明,每对引物可以稳定检测到2~10个等位基因,4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9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95个等位基因,遗传相似系数为0.63~0.89。SSR标记聚类分析同样将此材料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仍主要集中在一个主群内。Mental测验结果表明,表型同基因型距离矩阵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78,P=0.01)。【结论】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来源较单一,遗传多样性较差,仅少部分品种较为独立,可有针对性地保存和改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河南省 地方品种 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刘京宝 房志勇 +4 位作者 赵霞 黄璐 夏来坤 冯保荣 刘麦囤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48,55,共4页
为了确定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2009年利用48个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了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结果表明,当籽粒黑层形成(达到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在25%~35%,果穗苞叶完全变干,彻底松散,可作为收获期标准。个别品种稍有差异。籽粒... 为了确定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2009年利用48个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了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结果表明,当籽粒黑层形成(达到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在25%~35%,果穗苞叶完全变干,彻底松散,可作为收获期标准。个别品种稍有差异。籽粒乳线位置品种间变化较大,如10月10日,2个品种籽粒乳线消失,6个品种乳线位置在70%~80%,10个品种在80%~90%,30个品种在90%~100%,乳线消失不能作为收获期的标准。在河南省一年两熟制地区,10月上旬为夏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乳线 黑层 苞叶 最佳收获期
下载PDF
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新 王振华 +2 位作者 张前进 魏昕 孔凡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6,共5页
对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审定品种及育种单位数量均明显增加,科研单位仍是育种主体,育种水平不断提高,高密度育种逐渐增多,呈上升趋势,育种目标更趋完善。同时针对河南省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 对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审定品种及育种单位数量均明显增加,科研单位仍是育种主体,育种水平不断提高,高密度育种逐渐增多,呈上升趋势,育种目标更趋完善。同时针对河南省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育种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玉米 育种 品种 密度
下载PDF
河南省粳稻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建军 王生轩 +4 位作者 尹海庆 王越涛 王付华 陈献功 白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3,共4页
为了分析粳稻新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和稳产性,2008年对郑稻18、郑稻19、新稻18等6个粳稻新品种,在河南省内8个不同生态区进行随机区组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Shukla、AMMI和C.S.lin等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供试品种丰产性... 为了分析粳稻新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性和稳产性,2008年对郑稻18、郑稻19、新稻18等6个粳稻新品种,在河南省内8个不同生态区进行随机区组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Shukla、AMMI和C.S.lin等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供试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郑稻18、新稻18丰产性和稳产性表现较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丰产性 稳产性 综合分析
下载PDF
河南省玉米生产与品种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7
12
作者 唐保军 丁勇 +2 位作者 李会勇 王利锋 李丽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7-59,共3页
对河南省玉米生产与品种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 玉米生产 品种利用 对策建议
下载PDF
2001—2012年河南省夏玉米产量变化及生长季气象因子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乔江方 刘京宝 +3 位作者 夏来坤 朱卫红 李川 黄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6期85-90,共6页
为明确近年来河南省夏玉米产量变化及其与生长季(6—9月)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的关系,统计了2001—2012年河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夏玉米总产、单产和种植面积,同时利用河南省不同纬度18个台站2001—2013年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分析了夏玉... 为明确近年来河南省夏玉米产量变化及其与生长季(6—9月)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的关系,统计了2001—2012年河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夏玉米总产、单产和种植面积,同时利用河南省不同纬度18个台站2001—2013年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分析了夏玉米生长季6—9月不同气象因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近年来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为干旱、渍涝和风灾;玉米总产的增加主要在于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单产水平一直处于5550 kg/hm2;玉米生长期,特别是灌浆期(8月)遭受阴雨寡照(低温)、高温干旱是造成玉米单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倒伏导致减产主要是在玉米灌浆中后期(8—9月)遇到大风灾害性天气。加强在玉米抵御自然灾害性天气能力方面的研究,是提高玉米单产和全面提升玉米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受灾 产量 气象因子
下载PDF
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主要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利锋 曹言勇 +2 位作者 唐保军 刘华伟 李会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69-72,共4页
为了更有效的改良和利用现有的玉米地方品种,基于表型和基因型的聚类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类群中筛选到46份河南省优异地方品种,进行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重复鉴定。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千粒重(r=0.7734),其次为穗... 为了更有效的改良和利用现有的玉米地方品种,基于表型和基因型的聚类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类群中筛选到46份河南省优异地方品种,进行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重复鉴定。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千粒重(r=0.7734),其次为穗长和穗粗,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千粒重具有最大的正向直接通径系数(P=0.6518),而穗行数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显著水平。因此,提高千粒重,同时兼顾其他产量性状是提高河南地方品种产量的有效途径。结合田间株型等性状,从众多的地方品种中培育产量突出的自交系,为玉米育种积累材料,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玉米 地方品种 产量 相关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河南省粳稻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5
作者 尹海庆 房志勇 +1 位作者 王生轩 王越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0,共3页
河南省粳稻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高产育种、优质育种、抗旱育种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选育出豫粳6号、水晶3号、郑旱2号等有代表性的品种,常规粳稻育种居黄淮地区先进水平。对河南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河南省粳稻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高产育种、优质育种、抗旱育种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选育出豫粳6号、水晶3号、郑旱2号等有代表性的品种,常规粳稻育种居黄淮地区先进水平。对河南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河南省粳稻育种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粳稻 育种
下载PDF
河南省陆稻利用前景及其直播旱作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唐保军 房志勇 +2 位作者 尹海庆 王生轩 刘永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6期6-7,共2页
陆稻又叫旱稻,是一种救灾作物,既耐旱,又耐涝,可直播于旱田,全期在近似旱地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既可单作,又可与其它旱地作物进行间、套作。还可作水稻育秧移栽,比水稻耐旱稳产,适用于我省望天水田栽培。1992年李鹏总理将... 陆稻又叫旱稻,是一种救灾作物,既耐旱,又耐涝,可直播于旱田,全期在近似旱地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既可单作,又可与其它旱地作物进行间、套作。还可作水稻育秧移栽,比水稻耐旱稳产,适用于我省望天水田栽培。1992年李鹏总理将巴西陆稻IAPAR9引入我国,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直播 旱作栽培 栽培 河南 播种
下载PDF
河南省夏播青贮玉米品种筛选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周波 韩小花 +2 位作者 李小红 王延召 刘康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6-326,共11页
为筛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本研究在河南原阳,选用20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其干物质生物产量、品质性状(粗蛋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相对饲用价值)、抗逆性(倒伏率、倒折率、茎腐... 为筛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本研究在河南原阳,选用20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其干物质生物产量、品质性状(粗蛋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相对饲用价值)、抗逆性(倒伏率、倒折率、茎腐病)和农艺性状(株高、穗位、青贮生育期)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渝青386、渝青506、北农青贮368、渝青玉3号、新科910、雅玉04889、先玉1658、郑青贮1号、九新631、北农青贮3740和郑青贮2号11个品种干物质生物产量均高于对照雅玉青贮8号,其中先玉1658和九新631籽粒产量均高于郑单958。2)品质指标在20个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通过品质指标聚类分析获得两大类群,其中第I类群玉米品种品质较高,除永优1573外其余品种品质等级均为特级或者一级,且该类群玉米品种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较低,淀粉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较高。3)渝青玉3号、渝青386、宁禾0709、渝青506、曲辰19、雅玉04889、大京九26和永优15738个品种抗倒性较差。从干物质生物产量、品质、抗逆性等综合考虑,北农青贮368、新科910、先玉1658、郑青贮1号、九新631、北农青贮3740、郑青贮2号7个品种表现最佳,适宜作为青贮玉米品种在河南省黄淮海畜牧产业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干物质生物产量 品质性状 抗逆性
下载PDF
河南省中产灌区小麦、夏玉米丰产高效集成技术体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汉芳 王振华 +1 位作者 季书勤 李团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46,共2页
根据河南省中产灌区一年两熟制下的生态条件,针对中产灌区小麦、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小麦氮肥运筹、玉米播种机型筛选、小麦高质量群体调控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合已有成熟技术,集成了小麦夏玉米丰产高效技术体系,并进行... 根据河南省中产灌区一年两熟制下的生态条件,针对中产灌区小麦、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小麦氮肥运筹、玉米播种机型筛选、小麦高质量群体调控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合已有成熟技术,集成了小麦夏玉米丰产高效技术体系,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夏玉米 中产灌区 丰产高效 技术体系
下载PDF
河南省部分玉米地方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利锋 杜海英 +3 位作者 张艳 曹言勇 唐保军 李会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40,共4页
基于表型和基因型的聚类分析,从不同类群中筛选到18份河南省特异玉米地方品种,对其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一般配合力对其产量性状作用较大,一般配合力(GCA)较高的是老人牙、红胡玉和朝鲜白马牙,其效应分别为2... 基于表型和基因型的聚类分析,从不同类群中筛选到18份河南省特异玉米地方品种,对其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一般配合力对其产量性状作用较大,一般配合力(GCA)较高的是老人牙、红胡玉和朝鲜白马牙,其效应分别为29.93、13.65和9.94;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CA)较高的分别是黄早四×本地白玉米、掖478×白盖玉米、黄早四×老人牙、掖478×踏坑白、黄早四×混选一号和黄早四×红胡玉,其效应分别为15.62、14.36、13.03、12.88、9.33和8.59。在所有杂交组合中,黄早四×老人牙的产量最高,而掖478×踏坑白和掖478×白盖玉米组合次之,其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182g、170g和168g,这3个组合可作为潜势组合进一步试验。因此,在从地方品种中选育自交系作亲本时,应重点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地方品种,同时,结合特殊配合力测定,才能得到产量优异玉米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玉米 地方品种 产量性状 配合力
下载PDF
河南省稻作现状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9
20
作者 房志勇 唐保军 +3 位作者 尹海庆 崔满星 宋世枝 王青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1期5-7,共3页
通过对河南省47年来稻作发展的回顾和分析,认为河南省水稻生产尚有较大的潜力,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主要限制因素等,提出了稻作改进对策与发展战略。
关键词 水稻 生产潜力 种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