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杂交芝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永战 张海洋 +4 位作者 梅鸿献 张体德 卫双玲 马强国 范国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7-19,共3页
综述了中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杂交芝麻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并对杂交芝麻制种技术的改进提出了新设想。
关键词 中国 芝麻 制种技术 杂种优势 多基因互作核不育技术体系 化学保持法 远缘杂交
下载PDF
芝麻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制种技术研究的综述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体德 张海洋 +3 位作者 郑永战 卫双玲 梅鸿献 王红献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67,共4页
综述了芝麻杂种优势利用和制种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取得的重大进展和在生产上的应用。并指出有关芝麻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芝麻 杂种优势 制种技术 人工制种 雄性不育系 种子纯度
下载PDF
河南审定花生品种分析及今后育种策略探讨 被引量:18
3
作者 董文召 汤丰收 +1 位作者 张新友 臧秀旺 《花生学报》 2003年第3期34-39,共6页
通过对河南省审定花生品种的亲本来源和品质组成进行分析,找出了河南省花生育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河南花生育种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河南 花生 品种 育种
下载PDF
大豆对胞囊线虫抗性遗传与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卢为国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5,共7页
大豆胞囊线虫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已经证明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受多个基因控制。但由于抗性鉴定工作量大、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以及大豆胞囊线虫群体本身的异质性 ,各个研究者的结果差异很大 ,具有抗源和组合特异性。Riggs等建立的生理... 大豆胞囊线虫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已经证明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受多个基因控制。但由于抗性鉴定工作量大、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以及大豆胞囊线虫群体本身的异质性 ,各个研究者的结果差异很大 ,具有抗源和组合特异性。Riggs等建立的生理小种鉴定模式虽被广泛采用 ,但鉴别寄主中抗性基因的重叠引起研究者的争议。分子标记结合经典遗传试验定位了 2个抗性基因位点rhg1和Rhg4 ,rhg1在抗性遗传中贡献较大且具有非小种专化抗性 ,对抗病育种和基因克隆有重要意义 ,在G连锁群上许多与rhg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已经找到 ,并证明在抗性鉴定中有很大的利用价值。Rhg4位于A连锁群上 ,距离i位点 0 .35cM ,与 1、3号小种抗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胞囊线虫 小种鉴定 抗性遗传 分子标记
下载PDF
花生新品种豫花15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汤丰收 张新友 +2 位作者 董文召 殷冬梅 李锦辉 《花生学报》 2003年第2期33-35,40,共4页
豫花15号由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于1986年以徐7506 57为母本,P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连续参加了河南、安徽、北京及全国的花生试验,并分别通过了河南、安徽、北京及国家审定。该品种脂肪含量达到55.46%,高抗叶斑病、耐涝性强... 豫花15号由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于1986年以徐7506 57为母本,P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连续参加了河南、安徽、北京及全国的花生试验,并分别通过了河南、安徽、北京及国家审定。该品种脂肪含量达到55.46%,高抗叶斑病、耐涝性强,在试验中平均单产4500kg/hm2左右,比对照豫花1号、鲁花9号增产均在10%以上,在高产示范中单产已突破7500kg/hm2,目前该品种已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豫花15号 选育
下载PDF
豫花15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汤丰收 张新友 +2 位作者 李洪连 沈阿林 董文召 《花生学报》 2003年第B11期213-219,共7页
针对河南花生的生产实际,对豫花15号播期、密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提出了豫花15号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案,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花生 豫花15号品种 栽培技术 利用 播期 播种密度 施肥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AMMI模型在棉花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7
作者 曾献英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3-235,共3页
应用AMMI模型对2002年河南省春棉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基因型与环境间的互作分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通过AM MI模型的分析结果能更有效地解释品种和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地提高综合评价棉花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的稳定性的... 应用AMMI模型对2002年河南省春棉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基因型与环境间的互作分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通过AM MI模型的分析结果能更有效地解释品种和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地提高综合评价棉花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的稳定性的能力,使区试结果更客观地反映品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型 棉花 区域试验 产量
下载PDF
棉花区域试验点合理性与代表性的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曾献英 吕双俊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13,共3页
以 AMMI模型中达显著水平的主成分轴上的环境分量 Dj值作为衡量区试点对品种的区辨力参数 ,对 2 0 0 2年河南省春棉品种区试 8个试验点进行分析 ,依据 Dj值大小分析评价了试验点对品种的区辨力。同时 ,对三种判别区域试验点区辨力的方... 以 AMMI模型中达显著水平的主成分轴上的环境分量 Dj值作为衡量区试点对品种的区辨力参数 ,对 2 0 0 2年河南省春棉品种区试 8个试验点进行分析 ,依据 Dj值大小分析评价了试验点对品种的区辨力。同时 ,对三种判别区域试验点区辨力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得出 AMM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区域试验点 合理性 代表性
下载PDF
建立优质专用花生基地,促进河南花生生产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文召 董晓红 《花生学报》 2003年第B11期56-59,共4页
通过对花生市场需求、河南花生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建立优质花生专用基地是促进河南花生品质改善的有效途径,并对建立基地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河南 优质专用花生基地 花生生产 现状 发展 机械化 规模化 产业化
下载PDF
高产多抗芝麻新品种“豫芝11号”
10
作者 张海洋 卫文星 《农家科技》 2007年第4期7-7,共1页
“豫芝11号”是经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通过60CO辐射、多代连续多元病圃鉴定选择和同步品质检测选育而成。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早熟于一体.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200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 “豫芝11号”是经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通过60CO辐射、多代连续多元病圃鉴定选择和同步品质检测选育而成。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早熟于一体.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200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芝11号 新品种 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多抗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芝麻 品质检测 选育
下载PDF
芝麻种质资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50
11
作者 张鹏 张海洋 +3 位作者 郑永战 郭旺珍 魏利斌 张天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8,共8页
调查186份国内外芝麻资源的21个表型性状,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所有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86份材料可划分为7个类群。结果表明:选取单株蒴数多、千粒重高、花期适中的大蒴材料作亲本能显著提高单株产量;不同地区... 调查186份国内外芝麻资源的21个表型性状,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所有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86份材料可划分为7个类群。结果表明:选取单株蒴数多、千粒重高、花期适中的大蒴材料作亲本能显著提高单株产量;不同地区间品种农艺性状整体变异差别较小,区域内变异较大且侧重的性状不同;聚类结果显示,芝麻品种的遗传差异与地理远缘无明显相关性,说明培育高产优质品种时,亲本选配要以亲缘关系为主要参考依据;同时推测国内芝麻的引种传播是由南向北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郑永战 盖钧镒 +3 位作者 周瑞宝 田少君 卢为国 李卫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1-806,共6页
以Essex×ZDD2315的P1、P2、F1、BC1F3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机制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含量受2对加性互补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16.23%,多基因遗传率为53.49%... 以Essex×ZDD2315的P1、P2、F1、BC1F3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机制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含量受2对加性互补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16.23%,多基因遗传率为53.49%;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均为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中均有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1.63%,91.51%和91.59%,棕榈酸多基因遗传率为14.78%,硬脂酸和亚油酸未估计出多基因遗传率;油酸为3对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其中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为74.66%;亚麻酸为2对等加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1.98%,多基因遗传率为24.17%。相关分析结果,棕榈酸、亚麻酸与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0.272、-0.325);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0.833、-0.604);亚油酸和亚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0.287);棕榈酸与油酸亚油酸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0.255和-0.211);硬脂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0.310)。因此,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涉及到主效基因和多基因,脂肪及亚麻酸含量的主基因遗传率较低,其它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均在70%以上,改善脂肪含量要注重多基因的积累,改善脂肪酸组分可着重在主基因的利用,提高脂肪含量与改善脂肪酸组分无突出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脂肪 脂肪酸组分 遗传机制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下载PDF
DTOPSIS对芝麻新品种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体德 郑永战 +2 位作者 张海洋 梅鸿献 卫双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171-173,共3页
运用DTOPSIS综合评判法,对2002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试的9个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平芝15、郑芝97S56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等特点。DTOPSIS综合评判法对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评判,较以产量为主的方差分析法更为合理。
关键词 芝麻 DTOPSIS法 区域试验 综合评价
下载PDF
AMMI模型在芝麻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体德 张海洋 +4 位作者 郑永战 卫双玲 梅鸿献 张志 贾刚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55,共4页
运用AMMI模型对2000年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能具体、直观、灵敏地综合评价芝麻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的稳定性。同时还分析了D_i(1)与D_i(2)的一致性问题,并对基因与环境的互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AMMI模型 芝麻 区域试验 基因 环境条件
下载PDF
芝麻雄性核不育系氨基酸含量变化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体德 张海洋 +3 位作者 郑永战 卫双玲 梅鸿献 王保勤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3-95,共3页
在芝麻盛花中期,比较分析芝麻雄性核不育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和叶片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同可育株相比,不育株不同时期花蕾中天冬酰胺、脯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的差异较为明显,这些物质代谢的变化可能与... 在芝麻盛花中期,比较分析芝麻雄性核不育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和叶片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同可育株相比,不育株不同时期花蕾中天冬酰胺、脯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的差异较为明显,这些物质代谢的变化可能与芝麻雄性不育有关。不育株叶片中各种氨基酸略有不同,但总量差异不太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雄性核不育系 氮基酸
下载PDF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衰老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苏玫 李磊 +2 位作者 尹钧 何丽 董文召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3,共4页
以不同粒型的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衰老过程中叶片的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后期叶片NR、PAL的活性呈下降趋势,但大粒型品种较小粒型品种下降速度慢;开花50 d以后,大粒型品种AsA-POD的变化呈抛物线下降(Y=-0.0492X2+5.5791X-146.8... 以不同粒型的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衰老过程中叶片的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后期叶片NR、PAL的活性呈下降趋势,但大粒型品种较小粒型品种下降速度慢;开花50 d以后,大粒型品种AsA-POD的变化呈抛物线下降(Y=-0.0492X2+5.5791X-146.82);小粒型品种呈直线下降(Y=-0.553X+39.302).MDA含量在开花后60~65 d迅速上升,至成熟期,大粒型品种MDA含量较小粒型品种降低44.9%,百仁重、百果重平均分别增加46.8%、61.4%,产量提高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粒型 衰老 生理特性 产量性状
下载PDF
芝麻新品种豫芝11在新疆的表现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体德 梅鸿献 +4 位作者 张海洋 卫双玲 郑永战 张志 贾刚民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芝麻 品种 豫芝11 新疆 引种
下载PDF
花生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及其基因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文召 汤丰收 张新友 《花生学报》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将 2个珍珠豆型材料和 3个普通型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 1 0个杂交组合 ,连同亲本一起进行试验 ,采用ADM模型估算 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 ,主茎高、侧枝长、单株秕果数、单株生产力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 ,狭义遗... 将 2个珍珠豆型材料和 3个普通型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 1 0个杂交组合 ,连同亲本一起进行试验 ,采用ADM模型估算 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 ,主茎高、侧枝长、单株秕果数、单株生产力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 ,狭义遗传力较高 ,早代选择效果较好。结果枝数以显性效应为主 ,狭义遗传力为0 ,不宜在早代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农艺性状 遗传力 基因效应
下载PDF
国审大豆郑9211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文喜 王树峰 +3 位作者 李延军 马建臻 孟祥禄 谷城 《现代农业科技(种子与种苗)》 2005年第3期49-49,共1页
郑92116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1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是国家跨越计划核心技术品种,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品种。
关键词 栽培技术 优质大豆 河南省农科院 特性 特征 科技成果转化 新品种 油料作物 资助项目
下载PDF
体质抗病高产棉——GS豫668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德意 《河南科技(乡村版)》 2006年第10期7-7,共1页
GS豫668是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育种目标,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得到“国... GS豫668是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育种目标,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得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同年被定为黄河流域麦套棉区试组抗病试验对照种,2003年获得国家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补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棉花 抗病性 GS 农作物新品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体质 综合农艺性状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