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及重症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
作者 隋美丽 李懿 +11 位作者 刘新奎 尚小平 刘福荣 岳馨培 鲍红红 黄学勇 冯慧芬 任静朝 卫海燕 李幸乐 郗园林 段广才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6,I0001,I0002,共7页
手足口病(HFMD)是由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引起的普通HFMD在临床症状等方面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及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HFMD难以区别,且多种肠道病毒均有重症病例出现。随着人口流... 手足口病(HFMD)是由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引起的普通HFMD在临床症状等方面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及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HFMD难以区别,且多种肠道病毒均有重症病例出现。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大,疾病传播速度的加快,传统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析已难以实现对该病的完全防控,对其临床流行病学、分子遗传进化及重症化机制的探讨对该病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HFMD流行特征、病原学及重症化机制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组71型 科萨奇病毒A组16型 流行病学 病原学 综述
原文传递
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与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隋美丽 张超 +11 位作者 黄学勇 李懿 杨海燕 李幸乐 杜燕华 卫海燕 申晓靖 冯慧芬 秦新华 任静朝 郗园林 段广才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分类及不同病原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差异,为手足口病的诊疗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4~5月郑州市某哨点医院确诊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其进行病...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分类及不同病原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差异,为手足口病的诊疗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4~5月郑州市某哨点医院确诊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其进行病原学分型,同时收集患儿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及常见病原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1)EV71、其他EV及CoxA16病毒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主要病原体;2)临床特征(年龄、性别、体重、体温、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肢体抖动)中,除体重及肢体抖动发生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特征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其他EV组患儿体重较高,EV71组患儿肢体抖动比例较高;3)NEUT、LYMPH、MONO、EO、BASO百分率,T细胞,Th细胞,NK细胞,IgA,C3,C4,NSE,PCT,TNT-HS,TBIL,IBIL,ADA,PA,GLO及CK水平在EV71、CoxA16及其他EV阳性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其他EV组与EV71、CoxA16组相比NEUT百分率较高,LYMPH百分率较低(P〈0.05),而MONO百分率在CoxA16组的水平较高(P〈0.05);EV71组EO百分率较高(P〈0.05);其他EV阳性组与EV71、CoxA16组相比T细胞及Th细胞水平显著下降(P〈0.05),NK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CoxA16组相比,EV71组和其他EV组IgA、C3、C4及NSE较高(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EV组PCT水平较高,而TNT-HS水平较低(P〈0.05);EV71组与CoxA16及其他EV组相比IBIL和TBIL水平较低而ADA水平较高(P〈0.05),CoxA16组与EV71及其他EV组相比PA水平较高而GLO水平较低(P〈0.05);其他EV组CK水平较高(P〈0.05)。结论 1)除EV71外,其他EV及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不容忽视;2)肢体抖动对EV71感染诊断有帮助;3)重症手足口病不仅可累及皮肤、黏膜、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肌,也可累及肝脏等脏器;4)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可能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检验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病原学 临床特征 实验室指标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hspA-ureB融合基因在乳酸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荣光 孙楠 +3 位作者 段广才 彭晓燕 陈帅印 范清堂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921-923,928,共4页
目的构建融合表达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原Ure B与Hsp A的乳酸乳球菌(L.lactis)菌株,为H.pylori感染的疫苗和免疫诊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前期构建的hsp A-ure B融合基因克隆菌株E.coli TB1/p MAL-c2x-hsp Aure B中提取质粒,用PCR方... 目的构建融合表达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原Ure B与Hsp A的乳酸乳球菌(L.lactis)菌株,为H.pylori感染的疫苗和免疫诊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前期构建的hsp A-ure B融合基因克隆菌株E.coli TB1/p MAL-c2x-hsp Aure B中提取质粒,用PCR方法从质粒中扩增hsp A-ure B基因,将扩增产物经限制性酶切后与表达载体p NZ8110连接,用于转化E.coli MC1061菌株,从转化子中提取重组质粒p NZ8110-hsp A-ure B,用电穿孔法将其转入L.lactis NZ3900菌株中,用乳链菌素诱导hsp A-ure B表达,应用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 hsp A-ure B基因的PCR扩增产物长度为2 085 bp,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均显示L.lactis表达系统构建正确,PAGE分析未能确定融合基因表达条带。结论首次以L.lactis为宿主菌成功构建H.pylori 2种抗原的融合表达系统,研究发现对H.pylori口服疫苗和诊断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热休克蛋白 尿素酶 幽门螺杆菌 融合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