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菝葜乙酸乙酯部位对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先闯 宋卫中 +7 位作者 宋晓勇 康文艺 侯彦涛 张永州 张晓坚 张凌云 卢红 刘瑜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4370-4372,共3页
目的:探讨菝葜乙酸乙酯部位对肝癌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0.02 g/kg,隔日ip给药1次)和菝葜乙酸乙酯部位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g(生药)/kg,每天ig给... 目的:探讨菝葜乙酸乙酯部位对肝癌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0.02 g/kg,隔日ip给药1次)和菝葜乙酸乙酯部位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g(生药)/kg,每天ig给药2次)。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复制移植性实体瘤模型。造模次日,各给药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ig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持续14 d。观察给药后小鼠体质量、瘤质量变化,测定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及瘤组织血管通透性,并检测瘤组织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小鼠的体质量、瘤质量显著减少,血清中VEGF、NOS水平显著升高,瘤组织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强(P<0.05或P<0.01);菝葜乙酸乙酯部位中、高剂量组小鼠瘤质量显著减少,血清中VEGF、NOS水平显著升高,瘤组织的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强、CD31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菝葜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小鼠瘤质量明显减少,瘤组织血管通透性增强(P<0.05或P<0.01)。结论:菝葜乙酸乙酯部位对H_(22)荷瘤小鼠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荷瘤小鼠血清中VEGF与NOS水平、使肿瘤血管正常化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菝葜 乙酸乙酯部位 抑瘤作用 H22荷瘤小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