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范小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的介入栓塞治疗(在3 d内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是在患病的...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的介入栓塞治疗(在3 d内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是在患病的3 d后实施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栓塞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栓塞病例共24例,次全栓塞患者共5例,不全栓塞患者共1例;对照组患者完全栓塞共13例,次全栓塞患者共10例,不全栓塞患者共7例。观察组患者中完全栓塞与次全栓塞所占比例(96.7%)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患者中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微弹簧圈 介入栓塞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范小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2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颅内动脉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前对所选患者进行全脑实施血管造影,观察患者颅内动脉瘤基本情况,同时对脑循环情况进行测量...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颅内动脉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前对所选患者进行全脑实施血管造影,观察患者颅内动脉瘤基本情况,同时对脑循环情况进行测量,测量动脉瘤瘤体的直径、测量动脉瘤瘤颈的直径,根据动脉瘤具体情况选择电解式可脱弹簧圈(GDC)和机械式可脱弹簧圈(MDS)。观察本组患者的治愈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本组患者中28例患者术后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70.0%;其中5例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本组患者治疗前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29.3±3.1)分,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67.2±5.6)分,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治愈率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范小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3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的6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均为本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病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和生...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的6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均为本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病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稳定所占比例为83.3%;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稳定所占比例为53.3%;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稳定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8.6±5.6)月;对照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7.5±4.2)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可获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疗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范小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9期95-95,共1页
目的探讨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保守治疗下不能有效止血,从而实施血管内造影和在改良的Seldinger穿刺技术下实施栓塞治疗。结果本组所选的28例均成功栓塞。在治疗前患者的收... 目的探讨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保守治疗下不能有效止血,从而实施血管内造影和在改良的Seldinger穿刺技术下实施栓塞治疗。结果本组所选的28例均成功栓塞。在治疗前患者的收缩压平均为(93.6±3.5)mm Hg(1 mm Hg=0.133 kPa),介入治疗后患者在输血、补液等情况下收缩压升高到(116.5±5.4)mm Hg,介入治疗后的收缩压显著高于治疗前收缩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平均为(97.6±6.3)g/L,介入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平均为(118.4±7.1)g/L。28例患者均实施随访3个月。本组患者中临床成功率为100%。在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急性上腹痛,经过减少药物用量及调节灌注药物速度后腹痛症状自行缓解。结论动脉造影及栓塞介入治疗能够较快、较好的控制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提高了止血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 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胆道支架介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小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9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介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3例,所选病例均在仰卧位下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和胆道支架植入。观察术后引流情况以及支架膨胀情况,测定本组患者术前3 d和术后4周的...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介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3例,所选病例均在仰卧位下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和胆道支架植入。观察术后引流情况以及支架膨胀情况,测定本组患者术前3 d和术后4周的血清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所选病例均顺利完成引流和支架植入,术后观察引流通畅,支架膨胀良好。术后皮肤黄染、瘙痒等症状缓解,食欲好转。术前3 d TBIL、DBIL、ALT测定结果分别为:(203.6±30.2)μmol/L、(143.7±22.8)μmol/L、(321.4±41.2)μmol/L;术后4周的TBIL、DBIL、ALT测定结果分别为:(45.9±14.7)μmol/L、(27.1±9.6)μmol/L、(30.4±5.8)μmol/L;术后4周的TBIL、DBIL、ALT测得结果分别低于术前3 d的测得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效果显著,手术过程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缓解黄疸等症状迅速,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支架介入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下载PDF
PTCD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胆管癌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明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8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PTCD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胆管癌的技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25例胆管癌患者,首先行PTCD及胆道钳夹活检;1周后行125I粒子植入。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肿瘤大小变化、术后生存期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序贯行PTC... 目的探讨PTCD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胆管癌的技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25例胆管癌患者,首先行PTCD及胆道钳夹活检;1周后行125I粒子植入。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肿瘤大小变化、术后生存期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序贯行PTCD及125I粒子植入,技术成功率100%。术后胆道引流通畅;胆道钳夹活检病理诊断:胆管腺癌24例,胆管鳞癌1例。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黄疸明显减退;血清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影像学复查肿瘤体积缩小;术后生存期2~27个月。本组患者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PTCD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胆管癌"表本兼治",技术成功率高,疗效确切、满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胆管癌
下载PDF
卵泡周围血流参数与IVF-ET卵泡发育、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胡园园 徐大超 +2 位作者 程建中 李嘉恒 耿玲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分析卵泡周围血流参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卵泡发育、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 目的分析卵泡周围血流参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卵泡发育、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12例接受IVF-ET的不孕患者资料。使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卵泡周围血流参数,即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end diastolic velocity,S/D)、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共提取1156个卵泡,依照卵泡发育情况划分为优质卵泡组(n=208)和非优质卵泡组(n=948),依照胚胎质量划分为优质胚胎组(n=161)和非优质胚胎组(n=995),依照妊娠结局划分为妊娠组(n=37)和未妊娠组(n=75),比较不同组间的S/D、RI、PI、PSV。对比不同卵泡周围血流PSV峰速间相关指标,以Pearson法分析非优质卵泡组、非优质胚胎组、未妊娠组中PSV与卵泡发育、胚胎质量、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优质卵泡组PSV[(11.26±0.94)cm/s]明显较非优质卵泡组高[(10.31±0.78)cm/s,P<0.001],两组间S/D、RI、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质胚胎组PSV[(13.38±1.19)cm/s]明显较非优质胚胎组高[(12.02±0.85)cm/s,P<0.001],优质胚胎组、非优质胚胎组间S/D、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组PSV[(15.14±1.25)cm/s]明显较未妊娠组[(8.27±0.75)cm/s,P<0.001]高,妊娠组、未妊娠组间S/D、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卵泡周围血流PSV峰速间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Gn使用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优质卵泡数、优质胚胎数、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V<9 cm/s:(1.05±0.23)个、(0.73±0.14)个、(3.05±0.61)U/L;PSV 9~10 cm/s:(1.35±0.35)个、(0.85±0.16)个、(22.14±5.78)U/L;PSV>10 cm/s:(2.01±0.41)个、(1.12±0.20)个、(71.33±8.63)U/L;均P<0.001];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非优质卵泡组、非优质胚胎组、未妊娠组中PSV与卵泡直径、胚胎质量评分、血β-hCG水平呈正相关(r=0.767,P<0.001;r=0.750,P<0.001;r=0.700,P<0.001)。结论卵泡周围血流参数PSV与IVF-ET卵泡发育、胚胎质量、妊娠结局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评定卵泡发育、胚胎质量、妊娠结局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卵泡发育 胚胎质量 妊娠结局 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
原文传递
综合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徐明洲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研究以支气管动脉途径为主的多途径(血管性和非血管性)、多方法(微波消融和125I粒子植入)的综合介入治疗模式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例经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中晚期肺癌的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 目的研究以支气管动脉途径为主的多途径(血管性和非血管性)、多方法(微波消融和125I粒子植入)的综合介入治疗模式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例经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中晚期肺癌的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术,1—2周后行微波消融或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3个月对比肿块大小的影像学变化,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8例患者全部成功实施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术,其中32例患者选择联合行微波消融治疗,26例患者选择联合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3个月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39例,稳定7例,进展0例,总有效率87.9%。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介入治疗相关死亡。结论以支气管动脉途径为主的多途径、多方法的综合介入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一种新模式,其优势独特、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符合现代肿瘤微创、高效、安全、综合治疗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术 微波消融 放射性粒子植入
原文传递
介入技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明洲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441-442,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医源性肾损伤出血治疗中的治疗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例医源性肾损伤出血患者,其中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9例,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2例。全部患者均经肾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并行明胶海绵...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医源性肾损伤出血治疗中的治疗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例医源性肾损伤出血患者,其中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9例,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2例。全部患者均经肾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并行明胶海绵或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肾动脉造影时均见造影剂外溢表现,其中2例患者合并假性动脉瘤,1例患者合并动-静脉瘘;出血部位与前期有创诊疗部位相符合。5例患者选择单纯行明胶海绵栓塞治疗,6例患者选择行明胶海绵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全部成功,技术成功率100%。介入治疗术后1—3d,所有患者肉眼血尿消失;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技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技术成功率高,损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肾损伤出血 医源性
原文传递
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癌62例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明洲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随访资料完整的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的6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变化,影像学检查...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随访资料完整的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的6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变化,影像学检查测量肝癌病灶直径及血供情况等指标,对比疗效。结果 56例AFP值升高的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后AFP值均明显下降或接近正常。术后3个月肿瘤完全消失9例,明显缩小47例,无明显变化6例。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符合肿瘤微创、综合治疗理念,是肝癌的理想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冷循环微波刀 肝肿瘤
原文传递
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体会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明洲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机制和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26例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且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行TIPSS及食管胃底曲张... 目的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机制和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26例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且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行TIPSS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对比患者术前术后各项生化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 26例患者中25例成功行TIPSS治疗,治疗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门静脉内径时间减少(P均<0.01);术后2周腹水迅速减少或消失,消化道钡餐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基本消失;术后6个月复查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有所改善,其中血小板、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1年内均未出现消化道再出血。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肝性脑病,经对症处理后控制。结论 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机制明确,疗效确切、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 出血 腹水 经颈静脉门一腔分流
原文传递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在恶性阻塞性黄疸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小斌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6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在恶性阻塞性黄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9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所选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病例,所选患者均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观察本...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在恶性阻塞性黄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9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所选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病例,所选患者均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手术成功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观察出血情况、术后感染企管科、胆汁瘘情况等,支架是否移位。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患者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后的14~30天内梗阻性黄疸症状显著消退,患者全身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显著改善,大便颜色变黄,皮肤瘙痒症状较治疗前显著减轻,饮食显著改善。治疗前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别为233±561μmol/L、193±45μmol/L、118±43U/L;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别为110±47μmol/L、82±341μmol/L、43±17U/L。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支架植入在恶性阻塞性黄疸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支架植入 恶性阻塞性黄疸
原文传递
^(131)Ⅰ-美妥昔单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401-403,406,共4页
目的评估原发性肝癌(HCC)患者通过肝动脉注射131I-美妥昔单抗同时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安全性、毒性作用及疗效。方法 35例HCC患者,美妥昔单抗皮试阴性,局麻下Seldinger法用5F导管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超选择入肝动脉肿瘤供血分支... 目的评估原发性肝癌(HCC)患者通过肝动脉注射131I-美妥昔单抗同时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安全性、毒性作用及疗效。方法 35例HCC患者,美妥昔单抗皮试阴性,局麻下Seldinger法用5F导管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超选择入肝动脉肿瘤供血分支,注入131I-美妥昔单抗27.75 MBq(含5 mg美妥昔单抗)/kg,20 min后注入含化疗药物(奥沙利铂50 mg和丝裂霉素10 mg)的碘化油乳剂和明胶海绵。患者给药后5 min、0.5 h、2 h、4 h、24 h、48 h、72 h、120 h和168 h采集外周血,并每日收集24 h尿液共7 d,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毒性反应并评估疗效。结果分布半衰期(T1/2α)为(17.63±4.52)h,消除半衰期(T1/2β)为(61.32±10.38)h,峰值浓度(Cmax)为(39.72±15.79)kBq/ml,峰值时间(5.2±1.1)h。术后1周及4周毒性反应分级及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4周34.29%(12/35)的患者甲胎蛋白(AFP)下降。11.43%(4/35)患者部分缓解(PR),85.71%(28/35)患者疾病稳定(SD),8.57%(3/35)患者疾病进展(PD),疾病控制率(PR+SD)为91.43%。6个月和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4.29%(26/35)和54.29%(19/35)。TNM分期为Ⅲ期的患者平均生存期(12.65±1.08)月,Ⅳ期患者平均生存期(9.3±0.89)月,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31I-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治疗HCC对于HCC伴门静脉分支癌栓且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耐受性较好。美妥昔单抗联合TACE治疗HCC使用27.75 MBq/kg剂量的美妥昔单抗,患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妥昔单抗 ^131I标记 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毒性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