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匹多莫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炎性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侯盼盼 雷大宇 王贝贝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5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匹多莫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炎性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石桥医院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儿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匹多莫德联合氯雷他定治... 目的研究分析匹多莫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炎性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石桥医院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儿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匹多莫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和基础组(氯雷他定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同时期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P<0.05);用药前两组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15 d后联合组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用药后两组IL-4、IL-5水平均下降,TNF-α、IL-12均上升,且联合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用药前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可有效提高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与T淋巴细胞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多莫德 氯雷他定 过敏性鼻炎 症状评分 炎性因子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侯盼盼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656-657,共2页
目的分析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静脉补液、维持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强化营养补充等对症治疗,并给予葡萄... 目的分析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静脉补液、维持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强化营养补充等对症治疗,并给予葡萄糖酸钙、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治疗总有效率;入院至腹泻停止时间、入院至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病毒学监测转阴时间、纠正脱水时间;治疗前后患儿肌酸激酶、TNF-α、CRP、IL-6。结果观察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至腹泻停止时间、入院至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病毒学监测转阴时间、纠正脱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肌酸激酶、TNF-α、CRP、IL-6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酸激酶、TNF-α、CRP、IL-6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纠正脱水,快速止泻和降低体温,改善心肌酶和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脾养儿颗粒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侯盼盼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2期64-65,共2页
目的:了解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专业治疗中联合施以阿奇霉素疗法+甲泼尼龙疗法的临床可靠性。方法:选取600例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2012年6月~2017年5月进入本院儿科的确诊儿童,依据两种疗法予以分组:甲组300例以阿奇霉素疗法展开治疗,乙... 目的:了解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专业治疗中联合施以阿奇霉素疗法+甲泼尼龙疗法的临床可靠性。方法:选取600例患有难治性支原体肺炎2012年6月~2017年5月进入本院儿科的确诊儿童,依据两种疗法予以分组:甲组300例以阿奇霉素疗法展开治疗,乙组300例联合施以阿奇霉素疗法+甲泼尼龙疗法,统计疗效及其症状改善水平。结果:甲组有效率88.67%(266/300),乙组有效率98.00%(294/300)(P<0.05);乙组高热现象消失时长、啰音消失时长及其咳嗽现象缓解时长均比甲组短(P<0.05)。结论:儿科给予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专业治疗时,联合施以阿奇霉素疗法+甲泼尼龙疗法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临床效果 阿奇霉素疗法 甲泼尼龙疗法
下载PDF
探讨妇幼保健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与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军 胡万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第14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与管理方法。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感染科制定并不断改进了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检查评价标准,通过专题讨论、检查、每季度不定期与定期监督及培训等方法开展管理工作。结果抗菌药物...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与管理方法。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感染科制定并不断改进了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检查评价标准,通过专题讨论、检查、每季度不定期与定期监督及培训等方法开展管理工作。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从2013年1~6月的(30.83%)上升至2015年7~12月的(66.67%),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幼保健院感染管理科通过组织多科室协作,制定并不断完善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各项标准,督促落实,且长效、持续管理,乃是围术期合理使用、管理预防性抗菌药物的良好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应用 管理
原文传递
小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患儿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侯盼盼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3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小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行小脑电刺激治疗,B组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康复疗效。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目的:分析小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行小脑电刺激治疗,B组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康复疗效。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B组的73.33%;治疗后,两组运动能力评分与智力水平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高于B组(P<0.05)。结论:采用小脑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可提高其运动能力与智力水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小脑 电刺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