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血液科患者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宛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5期167-168,共2页
目的分析医院血液科患者感染部位及病原菌情况。方法选取医院血液科出现医院感染血液病患者(487份送检阳性标本)予以回顾性分析,统计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感染部位和耐药性情况。结果共分离病原菌487株,且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 目的分析医院血液科患者感染部位及病原菌情况。方法选取医院血液科出现医院感染血液病患者(487份送检阳性标本)予以回顾性分析,统计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感染部位和耐药性情况。结果共分离病原菌487株,且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尿路、血液、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概率分别为62.26%、70.37%。结论临床需依据血液科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和病原菌分布特点等积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血液病 病原菌 感染部位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舒 关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489,共5页
目的:比较T-V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与T-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30例行T-VD方案化疗的MM患者(T-VD组)和3... 目的:比较T-V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与T-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30例行T-VD方案化疗的MM患者(T-VD组)和30例行T-VAD方案化疗的MM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2组患者化疗效果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T-VD组CR率和ORR明显高于T-VAD组(P<0.05);T-VD组非轻链型与轻链型患者ORR均明显高于T-VAD组(P<0.05);T-VD组非轻链型与轻链型患者OR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AD组非轻链型与轻链型患者OR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D组Ⅰ-Ⅱ期患者ORR与T-VAD组Ⅰ-Ⅱ期患者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T-VD组Ⅲ期患者ORR明显高于T-VAD组Ⅲ期患者(P<0.05);T-VD组Ⅰ-Ⅱ期患者ORR与Ⅲ期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AD组Ⅰ-Ⅱ期患者ORR明显高于Ⅲ期患者(P<0.05);T-VD组患者化疗后血清M蛋白、骨髓瘤细胞、β2-MG水平均明显低于T-VAD组(P<0.05);T-VD组患者的感染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VD方案治疗MM患者的效果优于T-VAD方案,且其效果不受分型与分期影响,但会加重部分毒副作用,临床需谨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T-VD方案 T-VAD方案
下载PDF
CIK细胞联合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宛丽 关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CIK细胞联合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是否接受CIK细胞治疗将46例MM患者均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VAD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IK细胞治疗,比较两组预后... 目的:探讨CIK细胞联合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是否接受CIK细胞治疗将46例MM患者均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VAD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IK细胞治疗,比较两组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成骨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破骨细胞、浆细胞比率、IgA和Ig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升高幅度和血沉、β2-MG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心肌酶升高、肌酐升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CIK细胞联合VAD方案治疗MM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VAD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效果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邹乐乐 关红梅 +1 位作者 杨莹 陈宛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4期21-22,共2页
目的:对比奈达铂(NDP)联合氟尿嘧啶(5-FU)与顺铂(DDP)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收治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NDP+5-FU治疗组(A组,24例)和DDP+5-FU对照组(B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对比奈达铂(NDP)联合氟尿嘧啶(5-FU)与顺铂(DDP)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收治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NDP+5-FU治疗组(A组,24例)和DDP+5-FU对照组(B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27.53%,B组总有效率22.73%(P<0.05)。A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B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结论: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达铂 食管癌 化疗 老年
下载PDF
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关红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8期191-192,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症状、X射线、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治疗。结果 1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处局部疼痛和压痛;X线检查... 目的为了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症状、X射线、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治疗。结果 1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处局部疼痛和压痛;X线检查及CT显示,浸润型改变者8例、溶骨型5例、硬化型3例;病理组织学类型主要为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16例中单发骨病灶13例,多发病灶3例。2例发生病理性骨折。结论本病常侵犯单骨,多表现为虫蚀样浸润性和溶骨性骨破坏。X线及CT定性诊断困难,最后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脑脊液与血清IGF-1、IGF-2、IGFBP-3、IL-2、IL-6、IL-8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莹 关红梅 +3 位作者 王舒 刘冰 陈宛丽 魏旭东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探析脑脊液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白细胞介素(IL)-2、IL-6、IL-8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ALL... 目的探析脑脊液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白细胞介素(IL)-2、IL-6、IL-8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ALL患者100例(观察组),基于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2008-ALL方案危险分层,分为标危组(n=27),中危组(n=41),高危组(n=32),另收集健康体检中心同期体检者35名(健康对照组),检测脑脊液与血清IGF-1、IGF-2、IGFBP-3、IL-2、IL-6、IL-8水平。结果观察组脑脊液IGF-1、IGF-2、IGFBP-3、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脑脊液IL-2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患者不同危险分层比较,标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脑脊液IGF-1、IGF-2、IGFBP-3、IL-6、IL-8水平呈不断升高趋势,IL-2水平呈降低趋势,各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GF-2、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IGF-1、IGFBP-3、IL-2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患者不同危险分层比较,标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血清IGF-2、IL-6、IL-8呈不断升高趋势,血清IGF-1、IGFBP-3、IL-2水平呈降低趋势,各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脑脊液、血清IGF-1、IGF-2、IGFBP-3、IL-2、IL-6、IL-8指标均与ALL密切相关(P<0.05)。结论 ALL患者脑脊液及血清IGF-1、IGF-2、IGFBP-3、IL-2、IL-6、IL-8水平呈异常状态,且与ALL危险分层密切相关,有效反映ALL状况及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白细胞介素-2
原文传递
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治疗致间质性肺炎一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倪渐凤 刘源 +1 位作者 关红梅 魏旭东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42-642,共1页
患者,女,50岁。因“发热5d”于2015化4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在我院诊断为Ph急件淋巴细胞白血病。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H染色体阳性 间质性肺炎 伊马替尼 治疗 患者
原文传递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8
作者 关红梅 卫小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816-817,共2页
目的:评价CIK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分离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诱导激活,扩增,制备成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43例,其中23例接受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20例接受同期单纯化疗作为对照组。... 目的:评价CIK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分离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诱导激活,扩增,制备成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43例,其中23例接受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20例接受同期单纯化疗作为对照组。结果:CIK组4 a CCR率为73.9%,单纯化疗组4 a CCR率为2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AL的CCR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杀伤细胞 淋巴因子激活 免疫疗法 综合疗法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