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血清TC、LDL-C、TG、HDL-C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岳枫 王文生 +1 位作者 张培勇 傅颖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TC、LDL-C、TG、HDL-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10 mg/d,n=54)、非诺贝特组(非诺贝特200 mg/d,n=55)及联合治疗组...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TC、LDL-C、TG、HDL-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10 mg/d,n=54)、非诺贝特组(非诺贝特200 mg/d,n=55)及联合治疗组(非诺贝特200 mg/d+辛伐他汀10 mg/d,n=57),均治疗5个月,监测各组主要血脂参数TC、LDL-C、TG、HDL-C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5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3组治疗指标参数均有所改善,联合治疗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TC、LDL-C及TG分别下降33%、37%及55%,HDL-C上升25%;联合治疗组的TC、LDL-C及TG降幅显著大于辛伐他汀组与非诺贝特组(P<0.05),HDL-C的升幅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联合治疗组的TC、LDL-C及TG的全部达标率为46%,明显高于另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要优于单独使用辛伐他汀或非诺贝特,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下载PDF
钾通道开放剂烟酰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素荣 刘平 +5 位作者 陈志刚 袁宇 吕风华 张永春 李红军 黄陆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钾通道开放剂 心绞痛 烟酰胺 内皮素
下载PDF
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赵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6期291-292,共2页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临床表现,及测定血浆脑钠肽因子(BNP)的水平,评价该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常规使用地高辛、利尿剂、硝酸酯类、螺内酯...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临床表现,及测定血浆脑钠肽因子(BNP)的水平,评价该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常规使用地高辛、利尿剂、硝酸酯类、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对照组加用银杏叶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且症状改善更明显。结论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可显著降低血BNP水平,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功能不全 芪苈强心胶囊 脑钠肽因子
下载PDF
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临床分析
4
作者 赵丽华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期93-93,共1页
目的了解我国心肌致密化不全(NVM)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心脏彩色超声等检查确诊的NVM者31例。结果31例中存在。功能不全表现的31例(100%);心电图正常者5例(16%),心电图异常者26例(84%);合并体循环栓塞者4例(1... 目的了解我国心肌致密化不全(NVM)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心脏彩色超声等检查确诊的NVM者31例。结果31例中存在。功能不全表现的31例(100%);心电图正常者5例(16%),心电图异常者26例(84%);合并体循环栓塞者4例(13%)。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而心电图异常改变非常普遍,超声心动图具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长伟 张伟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0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早期心房颤动(AF)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探讨其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3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手术治疗的单纯CABG病例101例,按术后有否发生AF进行分组,并分别对术前、术中和术后...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早期心房颤动(AF)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探讨其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3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手术治疗的单纯CABG病例101例,按术后有否发生AF进行分组,并分别对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CABG术后早期AF的发生率为21.8%(22/101),两组比较,AF组平均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辅助呼吸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总量均明显大于非AF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RCA近-中段狭窄>50%的患者AF的发生率高达81.8%。性别、心肌梗死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LVEF大小和应用洋地黄类药物与否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术后AF的发生率为21.8%,77.3%发生在术后1~3d内。CABG术后AF是多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包括:年龄、体外循环时间、辅助呼吸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总量。RCA近-中段狭窄>50%为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存在AF的患者术后依旧存在AF。采用OPCAB手术方式的患者术后AF的发生率低于CCA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房颤动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