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诊断脊柱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文起 李玉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在诊断脊柱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脊柱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脊柱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分别测量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 p 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部...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在诊断脊柱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脊柱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脊柱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分别测量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 p 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部分测量各项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 A)值,并显示其弥散加权纤维束(diffusion weight tracking,DTT)。结果良性病变椎体压缩性骨折与相邻正常骨质比呈稍低信号,而恶性病变的椎体骨折呈略高信号。测得正常椎体ADC值为(0.23±0.05)×10-3mm2/s,恶性病变椎体骨折为(0.82±0.20)×10-3mm2/s,急性良性病变椎体骨折为(1.94±0.20)×10-3mm2/s。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较常规MRI成像能更好显示脊柱良恶性病变,ADC值是检测早期脊柱良恶性病变微观结构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脊柱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黄文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96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磁共振表现,并与其CT表现相对照。结果①对5cm以上肿块,MRI、CT对病灶内空泡、空洞、细支气管征的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MRI、CT对肿...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96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磁共振表现,并与其CT表现相对照。结果①对5cm以上肿块,MRI、CT对病灶内空泡、空洞、细支气管征的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MRI、CT对肿块周围棘突征、血管集束征、短毛刺的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②对3-5cm的肿块,MRI、CT对上述征象的显示有明显差异值(P<0.05),CT优于MRI。③对3cm以下结节,MRI、CT对上述征象的显示有显著差异(P<0.01),CT明显优于MRI。④对胸椎、胸膜、胸壁病变侵犯的显示MRI优于CT(P<0.05)。⑤对少量胸腔积液的显示MRI优于CT(P<0.05)。⑥MRI对纵膈肺门淋巴结与变异血管的鉴别优于CT。⑦CT对瘤体周围肺组织情况的显示优于MRI(p<0.05)。⑧CT对钙化的显示优于MRI。结论磁共振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可提供重要依据,是CT检查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周围型肺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文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评价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颅内胶质瘤分级上的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颅内胶质瘤(低级别16例,WHOⅠ~Ⅱ级,高级别14例,WHOⅢ~Ⅳ级),使用Philips Achieva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在术前进行常规... 目的评价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颅内胶质瘤分级上的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颅内胶质瘤(低级别16例,WHOⅠ~Ⅱ级,高级别14例,WHOⅢ~Ⅳ级),使用Philips Achieva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在术前进行常规扫描及DTI数据采集。使用PhilipsEWS工作站的Release2.6.3,Fibertrak软件,对比分析FA(fractionalanisotropy,部分各向异性)、RA(relative anisotropy,相对各向异性)和ADC(apparent diffusionco efficient,表观扩散系数)三个参数在胶质瘤不同级别中的表现。结果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部分(包括强化区及未强化区)的FA值及RA值均高于低级别组(P<0.01),ADC值低于低级别组(P<0.01)。结论 DTI能够为鉴别胶质瘤分级提供一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胶质瘤
下载PDF
肝脏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隋愿 李玉舟 张智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2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瘤的CT和MRI典型影像特征,同时探讨CT和MRI对肝脏血管瘤的显示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经临床确诊的肝脏血管瘤患者41例,患者均行CT及MRI扫描,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肝脏血管瘤在CT检查及MR...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瘤的CT和MRI典型影像特征,同时探讨CT和MRI对肝脏血管瘤的显示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经临床确诊的肝脏血管瘤患者41例,患者均行CT及MRI扫描,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肝脏血管瘤在CT检查及MRI检查中的图像表现,对比患者MRI及CT检查对肝血管瘤的检出结果。结果 41例患者经外科手术发现病灶共47个,单发病灶者37例,多发病灶者4例,CT扫描病灶检出率为95.74%(45/47),MRI扫描病灶检出率为97.87%(46/47),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灶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30例(73.17%)患者CT平扫图像中出现经典型肝血管瘤图像特征,增强过程呈"快进慢出",逐渐"向心性强化",另4例(9.75%)患者图像未见典型特征;39例(95.12%)患者病灶形态呈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晰,以长T1、长T2信号改变为主,随回波时间的延长信号逐渐增高,表现为"灯泡征"。结论 CT和MRI对肝脏血管瘤检出率高,均能良好显示肝脏血管瘤的典型影像特征,其中MRI对不典型表现的肝脏血管瘤显示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瘤 CT MRI 影像特征
下载PDF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表现
5
作者 黄文起 孙化 +8 位作者 张慧 单巍 李保灿 郭炳伦 李玉舟 孔凡之 孟令武 高素花 蔡昊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8期165-166,共2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 T1WI、T2WI、FLAIR序列行Ax、Cor、Sag三个轴向扫描,并行增强扫描,综合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结果:根据NI... 目的:分析并探讨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 T1WI、T2WI、FLAIR序列行Ax、Cor、Sag三个轴向扫描,并行增强扫描,综合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结果:根据NIH的诊断标准,9例患者均患双侧听神经瘤,3例合并多发脑膜瘤,3例合并脊膜瘤,2例患者合并晶状体后包膜下浑浊,4例合并神经纤维瘤。结论: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可表现多样,其典型表现为双侧听神经瘤,皮损少见。MRI增强扫描对较小听神经瘤及神经纤维瘤、脑脊膜瘤的检出率提高有明显的还优势。MRI是目前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最佳影像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 MRI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征象与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分析
6
作者 张潇 黄文起 田一平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3年第6期805-80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征象与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8例,其中5例为双侧乳腺癌,83例为单侧乳腺癌(左侧43例、右侧40例)共检查乳腺癌原发病灶93个。使用1.5 T超导磁共振...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征象与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8例,其中5例为双侧乳腺癌,83例为单侧乳腺癌(左侧43例、右侧40例)共检查乳腺癌原发病灶93个。使用1.5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配合专用线圈进行乳腺动态增强扫描,记录肿块大小、表观扩散系数、时间-信号强度、肿块形状、肿块边缘情况、肿块内部强化特点。术中留取乳腺癌病灶标本,免疫组化检测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情况,以阳性表达细胞<10%为阴性,≥10%为阳性。结果93例乳腺癌原发病灶样本磁共振动态增强后的图像均表现为肿块样强化。肿块形状:卵圆形19例,不规则形74例;肿块边缘情况:毛刺34例,清晰14例,不规则45例;肿块内部强化特点:不均质56例,均质6例,环形31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流出型48例,平台型40例,流入型5例。93例乳腺癌组织标本均经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非特殊癌;其中孕激素受体阳性67例(72.04%),阴性26例(27.96%);雌激素受体阳性71例(76.34%),阴性22例(23.66%);增殖细胞核抗原≤15%27例(29.03%),>15%66例(70.9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20例(21.51%),阴性73例(78.49%)。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肿块大小、时间-信号强度与孕激素受体呈负相关,肿块边缘情况、肿块内部强化特点与孕激素受体呈正相关(均P<0.05);肿块大小、时间-信号强度与孕激素受体呈负相关(均P<0.05),肿块边缘情况、肿块内部强化特点与孕激素受体呈正相关(均P<0.05);肿块大小、时间-信号强度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呈正相关(均P<0.05),肿块边缘情况、肿块内部强化特点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呈负相关(均P<0.05);肿块大小、时间-信号强度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呈正相关(均P<0.05),肿块形状、肿块边缘情况、肿块内部强化特点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征象与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免疫组化指标 相关性
原文传递
磁共振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肝癌不同阶段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二宁 孟磊 +1 位作者 刘双锋 朱鸷翔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22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肝癌不同阶段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脏结节患者89例(131个结节),其中再生性结节(RN)26个,低级别异型增生性结节(LG-DN)22个,高级别异...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肝癌不同阶段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脏结节患者89例(131个结节),其中再生性结节(RN)26个,低级别异型增生性结节(LG-DN)22个,高级别异型增生性结节(HG-DN)28个,肝癌结节55个,均行MRI多参数定量技术诊断,对比肝癌不同阶段结节MRI图像纹理参数(能量、熵、相关性),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包括最大下降斜率(MSD)、最大上升斜率(MSI)、获得平均强化时间(MET),MRI定量参数包括增强率(ER)、脂肪分数(FF)、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肝癌结节能量和熵及相关性低于RN、LG-DN、HG-DN,高于RN、LG-DN、HG-DN(P<0.05);肝癌结节MSD参数高于RN、LG-DN、HG-DN,MSI、MET参数低于RN、LG-DN、HG-DN(P<0.05);肝癌结节ER值及ADC值低于RN、LG-DN、HG-DN,HG-DN、肝癌结节FF值较RN、LG-DN高(P<0.05)。结论不同阶段结节MRI图像纹理参数、增强扫描参数和定量参数存在差异,采用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可为临床评估结节进展阶段、诊断肝癌结节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结节 磁共振多参数定量技术 纹理参数 表观扩散系数
原文传递
一站式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采集技术在食管胃静脉曲张诊断中应用
8
作者 李保灿 楚长青 刘清欣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一站式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采集(e-THRIVE)检查对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成像方法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肝病患者进行肝脏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检查资料,增强扫描使用e-THRIVE技术进行横轴位容积扫描,对原始图像进行最... 目的探讨一站式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采集(e-THRIVE)检查对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成像方法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肝病患者进行肝脏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检查资料,增强扫描使用e-THRIVE技术进行横轴位容积扫描,对原始图像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处理,观察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显示并分析病理血管范围、部位。结果 83例患者中74例患者显示门脉及扩张增粗的食管胃底静脉,获得较理想的图像,5例患者因未能控制好呼吸,食管静脉血管模糊,不能辨认血管为食管黏膜下或食管壁外血管,4例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食管静脉显影较差。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79例,其中胃底静脉曲张合并食管静脉曲张27例,单纯胃底静脉曲张19例,单纯食管静脉曲张33例,无异常发现4例。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图像可显示曲张血管整体效果,横轴位图像可显示曲张血管位于黏膜下或管腔壁内外。结论 MRI一站式增强e-THRIVE技术不但显示肝脏疾病,在适量的造影剂用量、注射速率,门静脉期两次扫描及患者良好屏气配合的情况下能很好显示食管胃底曲张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成像 三维
原文传递
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采集技术在肝癌供血血管显示的应用
9
作者 李保灿 刘清欣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6期284-288,共5页
目的 探讨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采集(e-THRIVE)检查对肝癌供血血管显示技术方法及价值.方法 41例肝癌患者进行肝脏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检查,增强扫描使用e-THRIVE技术进行横轴位动态容积扫描,造影剂应用钆喷酸葡胺,用量为1.0 mmol/k... 目的 探讨增强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采集(e-THRIVE)检查对肝癌供血血管显示技术方法及价值.方法 41例肝癌患者进行肝脏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检查,增强扫描使用e-THRIVE技术进行横轴位动态容积扫描,造影剂应用钆喷酸葡胺,用量为1.0 mmol/kg体重,注射速率为2.5 mml/s,肝动脉期两次连续扫描,对扫描横轴位原始图像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并剔除两侧上肢血管、心脏及两侧肺动脉血管影,多角度旋转观察腹部血管图像,了解肝癌供血血管显示的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对比.结果 41例肝癌病灶全部清晰显示,32例患者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图像可显示肝动脉血管整体效果,并可显示肿瘤血管增粗、变形、移位征象,其中显示变异血管供血7(7/8)例,寄生血管供血9(9/12)例.结论 e-THRIVE增强技术不但能对肝癌定性检查,在适量的造影剂用量、注射速率,动脉期两次扫描及患者良好屏气配合的情况下能很好显示规则供血及变异供血的肿瘤血管,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对存在寄生供血的血管显示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肿瘤供血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