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建凯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11年4月到2012年3月共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2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的32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中,左室壁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非对...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11年4月到2012年3月共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2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的32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中,左室壁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非对称性的增厚,其厚度最低的是10mm,最高的是17mm;室间隔厚度最低的是16mm,最高的是30mm;患者的左室流出道内径均小于25mm;心尖肥厚的患者4例,厚度最低的是16mm,最高的是24mm;有19例患者的左室流出道呈现出了狭窄的现象,所占的比例是59.4%;SAM检查呈现出阳性的患者17例,所占的比例是53.1%;流速最高的是3.6m/s,流速压差最高的是48mmHg。结论对于肥厚性心肌病患者来说,对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迅速得诊断此种疾病,并且没有创伤和伤害,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肥厚性 心肌病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建凯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5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超声诊断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使用PHILIPS-Envisor-HD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乳腺扫查,记录病变部位、数目、大小,对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进行分级,...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超声诊断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使用PHILIPS-Envisor-HD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乳腺扫查,记录病变部位、数目、大小,对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进行分级,并观察肿块内部回声情况,以及病灶内血管的血供情况等,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40例超声诊断的乳腺癌患者中,其中34例被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0%(34/40),误诊6例,误诊率为15.0%(6/40);40例超声诊断乳腺癌患者中,10例血流分级为0级、7例Ⅰ级、14例Ⅱ级、9例Ⅲ级。结论对于乳腺癌的诊断,超声诊断能够较准确反映病变情况,并且具有无创性、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诊断
下载PDF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建凯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TAS)与阴道超声(TVS)应用于异位妊娠诊断的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腹部超声检查)和观察组(阴道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的阳性确诊率、对不同类...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TAS)与阴道超声(TVS)应用于异位妊娠诊断的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腹部超声检查)和观察组(阴道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的阳性确诊率、对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检出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阳性确诊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未破裂型、流产型异位妊娠的确诊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阴道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阳性确诊率,可作为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异位妊娠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斑块超声检查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建凯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3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通过颈动脉超声仪,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等情况;同...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3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通过颈动脉超声仪,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等情况;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探讨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中,不稳定性斑块为主要斑块类型,形成率6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率明显升高(P<0.05)。颈总动脉分叉处即壶腹部斑块形成率最高,可能与该处的解剖结构、位置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关。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壶腹部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厚(P<0.05)。结论通过超声检查,准确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早期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仪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