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亚文 胡永寸 +1 位作者 郭山岭 刘刚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528-1529,共2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特点,探讨其对AHCM的诊断指导价值。方法对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就诊的60例AHCM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时期我院正常体检人群50名为对照组。行12导...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特点,探讨其对AHCM的诊断指导价值。方法对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就诊的60例AHCM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时期我院正常体检人群50名为对照组。行12导联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及有无特征性变化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表现为胸导联T波倒置伴ST段下移及左室高电压表现;胸导联QRS波群时间延长,且QRS波群振幅在不同导联上变化明显,均超过正常值;在ST段分别表现为V3~V6和Ⅱ、Ⅲ、a VF下移;且有42例出现V3~V6 T波倒置。患者左胸导联R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0.05m V,T波对称性倒置,左胸导联同导联R波高度与T波倒置深度,ST段压低深度呈负相关(P<0.05),T波倒置深度与ST段压低深度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心电图诊断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有辅助指导价值,对AHCM患者早期行心电图检查可提高其疾病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ST-T改变
下载PDF
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垒 刘慧 胡永寸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曲美他...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曲美他嗪(20.0 mg,tid)治疗,治疗组41例,联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10.0 mg,q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VF)、心脏指数(CI)、心搏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6 min步行实验(6MWT)及血浆脑钠肽(BN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LEVF、CI、CO、SV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6MWT高于治疗前,血浆BNP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6MWT高于对照组,血浆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提高运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刚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0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给予强化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强化治疗组在介入术前7d使用40mg阿托伐他汀,1次/d,对照组在介入术前不使用他...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给予强化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强化治疗组在介入术前7d使用40mg阿托伐他汀,1次/d,对照组在介入术前不使用他汀类药物;其他常规治疗均相同。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CRP水平均明显增加,但是治疗组在术后3d和术后1周时出血中CRP水平迅速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不仅具有调脂作用,还具有降低PCI术后炎症反应的可能,从而减少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刚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1期78-78,共1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介入治疗的40例老年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桡动脉组(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和股动脉组(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介入治疗的40例老年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桡动脉组(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和股动脉组(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40例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操作,成功率为100.0%。20例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半年内,出现2例(10.0%)心脏不良事件;20例股动脉组患者,术后半年内,出现2例(10.0%)心脏不良事件,1例(5.0%)急性心肌梗死。结论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介入治疗 老年 冠状动脉分叉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山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3期69-69,共1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资料,并与我院同期收治的82例单纯性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组...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资料,并与我院同期收治的82例单纯性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冠脉造影资料之间的异同,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结果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结果显示:观察组C型病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型病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B型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无痛性心绞痛史,其冠脉病变为多支弥漫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冠脉造影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150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1期29-31,共3页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50例AMI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结果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首剂3~5mg/kg胺碘酮10...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50例AMI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结果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首剂3~5mg/kg胺碘酮10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1.5mg/min维持,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控制室性期前收缩。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随访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山岭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0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0例中,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20例中,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0例中,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20例中,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可以显著改善心脏重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再住院率,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缬沙坦
下载PDF
经体外反搏治疗后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鹤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6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ECP)对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参加运动训练)和观察组(进行体外反搏治疗),每组各30...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ECP)对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参加运动训练)和观察组(进行体外反搏治疗),每组各30例,于术前、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脂等血脂水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 血脂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山岭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105-106,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21例中,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 目的评价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21例中,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例发生注射部位皮下瘀斑,无致命性大出血及内脏黏膜出血;对照组3例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3例均药物保守治疗;2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的疗效确切,使用安全且方便,无需有关监测,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冠脉介入后术后再狭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5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比较。14例无症状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有2例(14.3%)。26例有症状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有11例(42.3%),其中10例...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比较。14例无症状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有2例(14.3%)。26例有症状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有11例(42.3%),其中10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有4例(40.0%),7例心绞痛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有3例(42.9%),9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有4例(44.4%)。而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再狭窄的比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与无症状组相比,有症状组发生再狭窄的比率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心肌梗死、心绞痛和糖尿病等症状的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容易发生再狭窄,临床上应该提前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鹤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4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包含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3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包含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还有来自我院体检中心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双抗夹心ELISA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LP-PLA2和CRP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P-PLA2、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等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其LP-PLA2、CRP水平依次明显升高(P<0.05),并且其水平随病变的加重而升高。结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C反应蛋白都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下载PDF
华法林治疗房颤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郭山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4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期间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副反应脑栓塞3例,其中2例为既往发生过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1例为瓣膜病患者;脑出血1例,为人工瓣膜患者,因咳嗽、咯痰、发热,在院外静...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期间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副反应脑栓塞3例,其中2例为既往发生过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1例为瓣膜病患者;脑出血1例,为人工瓣膜患者,因咳嗽、咯痰、发热,在院外静脉点滴头孢曲松钠3.0 g(1次/d),1周后复查INR为8.45;黑便1例、血尿1例、球结膜出血1例、牙龈出血2例、皮下出血2例,经调整华法林剂量及对症处理后出血症状消失。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防止血栓、栓塞事件效果明显,可以显著的降低和防止血栓、栓塞发生,可避免严重出血的副反应发生,是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首选药品。故心房颤动一旦确诊,又无抗凝禁忌,应常规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房颤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13
作者 刘瑞娜 郭军芳 《临床研究》 2018年第4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以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内接诊且行静脉溶栓治疗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以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内接诊且行静脉溶栓治疗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并发症、心理状况、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21.7%,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1.1±7.7)d短于对照组(30.1±9.1)d,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SDS评分为(35.7±2.3)分、SAS评分为(36.3±2.9)分低于对照组(43.1±3.5)分、(41.5±3.3)分,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血栓期间加以护理干预,稳定患者情绪,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袁静 《临床研究》 2014年第12期118-119,120,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上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在心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 目的:分析临床上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在心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情况。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疗效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慢性心功能不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开展改善工作环境的活动对护理工作的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瑞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271-272,共2页
目的了解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及其与工作环境相关因素的评价。方法自行设计护理工作与工作环境相关因素的调查问卷,按随机抽样方法对278名护士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不同科室护士对其工作环境的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了解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及其与工作环境相关因素的评价。方法自行设计护理工作与工作环境相关因素的调查问卷,按随机抽样方法对278名护士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不同科室护士对其工作环境的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科室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影响的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0.05);84.7%~100%的护士认为软、硬件环境与护理工作有很大的关系。结论工作环境与护理工作的进行有很大的影响,管理人员及时、有效的改善工作环境,更好的利于护理工作的有效高质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环境 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宗振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86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桡动脉入路组与股动脉入路组,各43例。股动脉入路组采用...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86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桡动脉入路组与股动脉入路组,各43例。股动脉入路组采用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桡动脉入路组采用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心功能。结果:桡动脉入路组穿刺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股动脉入路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术前降低,但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股动脉入路组的20.93%(P<0.05)。结论:桡动脉入路、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但与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相比,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缩短穿刺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左心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股动脉入路 桡动脉入路
下载PDF
先心病及瓣膜病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刘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2期128-128,共1页
目的分析先心病及瓣膜病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诊治的75例先心病介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儿童组28例,少年组25例,成人组22例,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目的分析先心病及瓣膜病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诊治的75例先心病介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儿童组28例,少年组25例,成人组22例,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儿童组28例及少年组15例均得到有效治疗,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情况;成人组22例,报告3例治疗失败患者,患者均出现头痛的并发症。75例患者共报告3例并发症患者(4.00%),总有效率达到96.00%。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应用介入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 心脏缺损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姬洪涛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5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环肺静脉消融(CPVA)术...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环肺静脉消融(CPVA)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肺静脉口节段性电隔离(SPVI)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左房功能和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放电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X线曝光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12.50%),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晚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均升高,左房前后径降低,且观察组左房前后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房面积、舒张早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与治疗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10.53%)低于对照组(15.62%),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可显著改善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功能,但SPVI术较CPVA术更能减少对左房的损伤,预后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阵发性房颤 左房功能 预后
原文传递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冠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鹤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冠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安阳地区医院实施冠脉支架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冠脉造影没有异常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通...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冠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安阳地区医院实施冠脉支架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冠脉造影没有异常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通过RT-PCR技术,对两组单核细胞PDGF mRNA平均光密度值,进行检测,同时,冠脉造影复查时,对术后出现支架内再狭窄与没有出现狭窄的患者PDGF mRNA平均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单核细胞PDGF mRNA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升高,P<0.05;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而言,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PDGF mRNA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升高,P<0.05;与无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相比,复查时冠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PDGF mRNA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使PDGF表达增加,在高危因素作用下,可能会导致冠脉支架内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支架置入术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鹤 《临床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安阳地区医院诊治的3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12、24、48 h检测...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安阳地区医院诊治的3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12、24、48 h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同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期进行VEGF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5)。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于术后6 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降至正常范围,而与对照组相比,部分血运重建患者术后48 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仍然较高(P<0.05),但与自身术前相比明显降低。与完全和部分血运重建患者相比,冠状动脉闭塞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升高,VEGF变化规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