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参祛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神经细胞因子、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周建峰 张克清 +2 位作者 杨志洋 康进忠 张国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2期2493-2497,共5页
目的探讨芪参祛瘀方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目的探讨芪参祛瘀方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参祛瘀方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清神经细胞因子[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及血小板聚集功能[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41/45)高于对照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及N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ADP及AA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与对照组8.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祛瘀方是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方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能提高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改善神经缺损功能及血液流变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祛瘀方 缺血性中风 气虚血瘀证 神经细胞因子 血小板聚集功能
下载PDF
针刺治疗肛裂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丽娟 贾小强 《针灸临床杂志》 1995年第4期10-10,共1页
针刺治疗肛裂45例临床观察455000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针灸科张丽娟250014山东中医学院研究生贾小强1991年以来,我们运用针刺疗法治疗肛裂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5例,其中男18例,女27... 针刺治疗肛裂45例临床观察455000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针灸科张丽娟250014山东中医学院研究生贾小强1991年以来,我们运用针刺疗法治疗肛裂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5例,其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6岁;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针刺疗法 尖枢 大肠腧 足三里 三阴交 长强
下载PDF
电针祛风解痉法治疗颈性眩晕186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薛广生 《光明中医》 2009年第2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祛风解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机理,并与静滴盐酸培他啶液加葛根素,口服维生素B6、培他啶片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电针治疗该病的疗效特点和优势;方法:将186例颈性眩晕病的患者,按随机分样与自愿相结合的方法分为观察组(10... 目的:探讨电针祛风解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机理,并与静滴盐酸培他啶液加葛根素,口服维生素B6、培他啶片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电针治疗该病的疗效特点和优势;方法:将186例颈性眩晕病的患者,按随机分样与自愿相结合的方法分为观察组(102例,取穴风池、供血、平衡区、四神聪等)与对照组(84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中、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情况,并用改良《颈性眩晕性症状与功能评估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比较,除3)P<0.05外,其余数值都有明显差异,两组的治疗方法都有明显的疗效,但治疗后的两组数值比较,除3)P>0.05没有明显差异外,其他数值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观察组的治疗方法较优于对照组,并且有简捷、无副、毒作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风池 供血 平衡区 颈性眩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