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105例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卫杰 周福有 +3 位作者 宋清荣 苏文中 耿明飞 崔东海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10期650-650,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癌 小细胞未分化癌 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崇明 周福有 +3 位作者 耿明飞 宋清荣 郭海周 李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加强术后监测和治疗。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手术病人1582例常规行心电监护,记录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数据。结论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42.2%,心律失常发...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加强术后监测和治疗。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手术病人1582例常规行心电监护,记录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数据。结论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42.2%,心律失常发生在术后48h之内者占86.7%。结论年龄≥70岁,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肺功能减低、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等是导致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因素提出了相应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外科治疗 术后并发症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贲门癌胸内淋巴结清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清荣 周福有 王卫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3期33-33,共1页
目的观察贲门癌患者胸内淋巴结转移率。方法总结1999年至2006年5月期间51例贲门癌手术术中常规清除胸内淋巴结癌转移率。结果胸内淋巴结癌转移率为29.4%(15/51),转移度为19%(51/268)。结论贲门癌患者清除胸内淋巴结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贲门肿瘤 外科治疗 淋巴结清除
下载PDF
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病人的外科治疗(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清荣 周福有 王卫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0-30,共1页
目的探讨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30例75岁以上的高龄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占同期食管癌切除术的2.11%(30/1421),治疗效果良好。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治愈率93.33%,死亡2例,病死率6.67%。结... 目的探讨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30例75岁以上的高龄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占同期食管癌切除术的2.11%(30/1421),治疗效果良好。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治愈率93.33%,死亡2例,病死率6.67%。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不应受到年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食管肿瘤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卫杰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4-75,共2页
目的 探讨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在食管癌转移中的规律及意义。方法  315例食管癌手术中常规作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整块送病理检查。结果 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 2 6 7% ,转移度为 17 4 %。肿瘤不同部位、不同长度、不同侵犯深度、癌... 目的 探讨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在食管癌转移中的规律及意义。方法  315例食管癌手术中常规作胃左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整块送病理检查。结果 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 2 6 7% ,转移度为 17 4 %。肿瘤不同部位、不同长度、不同侵犯深度、癌细胞不同分化程度与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率 ,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结论肿瘤部位、长度、侵犯深度及癌细胞分化程度均是影响食管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 ,对于胸上段、<3cm、高分化癌、T1等组食管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左动脉旁 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食管癌肉瘤2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卫杰 周福有 宋清荣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肉瘤 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肺栓塞的预防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文芝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探讨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肺栓塞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0例高龄食管癌病人均于术前、术后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密切病情观察、早期肢体活动、保持大便通畅等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切除率为100%,痊愈出院28例,死亡2... 目的探讨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肺栓塞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0例高龄食管癌病人均于术前、术后给予抗凝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密切病情观察、早期肢体活动、保持大便通畅等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切除率为100%,痊愈出院28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和胸内瘘各1例,无1例肺栓塞发生。结论上述预防高龄食管癌病人术后肺栓塞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食管癌 肺栓塞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文芝 侯建彬 《中原医刊》 2007年第22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组45例均于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毕返病房后采用新法固定,6 h后开始鼻饲葡萄糖盐水或葡萄糖液+10%氯化钾,术后第1天鼻饲匀浆膳+生理盐水+10%氯化钾。结果本组98...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组45例均于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毕返病房后采用新法固定,6 h后开始鼻饲葡萄糖盐水或葡萄糖液+10%氯化钾,术后第1天鼻饲匀浆膳+生理盐水+10%氯化钾。结果本组98%(44/45)患者均能耐受术后6 h肠内营养。其中5例鼻饲匀浆膳后感觉腹胀,并发症发生率11%(5/45),1例因腹胀症状渐重,终止肠内营养。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6 h开始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贲门 肿瘤 术后 肠内营养
下载PDF
食管癌肉瘤24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王卫杰 周福有 宋清荣 《沈阳医学》 2004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2002年手术治疗24例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食管癌内瘤占同期食管恶性肿瘤的0.5%,多为息肉样腔内生长,有细短蒂与食管相连,个别是浸润性生长... 目的探讨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2002年手术治疗24例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食管癌内瘤占同期食管恶性肿瘤的0.5%,多为息肉样腔内生长,有细短蒂与食管相连,个别是浸润性生长。癌-9肉瘤共存,瘤体多以肉瘤成分为主.癌多局限于蒂的基底部或瘤体表面,且多为早期。手术切除率100%,淋巴结转移率16.7%,术后1、3、5年生存率分男0为90.0%、62.5%、60.0%。结论食管癌肉瘤是一种侵袭性差,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较好的肿瘤。术前诊断率低。胃镜检查仍是最有价值的术前诊断方法,手术切除是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手段。放化疗是否有效有待于讲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临床分析 癌肉瘤 预后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建伟 耿明飞 +5 位作者 朱东山 黄晓宇 周福有 胡崇明 李剑 付东宏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2-524,共3页
目的调查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病及预后情况,总结其处理方法、原则。方法分析该科室同一术者于2013-2014年连续进行的403例接受颈部机械吻合的食管癌患者,统计、分析吻合口瘘的发生及处理。结果 15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发... 目的调查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病及预后情况,总结其处理方法、原则。方法分析该科室同一术者于2013-2014年连续进行的403例接受颈部机械吻合的食管癌患者,统计、分析吻合口瘘的发生及处理。结果 15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72%,其中11例发生单纯吻合口颈部瘘,平均出现时间为术后9.9d,4例瘘入纵隔。所有患者均成功治愈,单纯颈部瘘患者均应用切口内负压引流方法治疗,7例(63.6%)患者均于2周内痊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8.2d。纵隔瘘患者均经颈部切口或胃镜下放置负压引流管至纵隔瘘腔内持续负压吸引,平均治愈时间为46.5d。11例(73.3%)的吻合口瘘出现在术后7d,12例(80.0%)出现胃壁坏死。12例是通过颈部触诊发现,3例在X射线透视下发现。7例患者未放置胃肠减压,且均于3周内愈合。吻合口瘘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的为5例(33.3%),发生率远高于未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4.4%(P<0.05)。结论食管癌颈部吻合方式安全可靠,但过分包埋反而会增加瘘的概率;颈部触诊是发现瘘简单、准确的方法;负压引流方法治疗吻合口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吻合术 外科 颈部吻合
下载PDF
术前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行食管切除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根治性切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晓宇 耿明飞 +1 位作者 曹建伟 朱东山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20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行食管切除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根治性切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1例。研究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2个周... 目的 探讨术前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行食管切除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根治性切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1例。研究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2个周期)联合食管切除术,对照组仅采用食管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入院时及治疗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术后6~24个月进行随访,统计对比两组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出血量、根治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总体症状、躯体功能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各维度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9.36%(6/31)]与对照组[25.82%(8/3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12、18个月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4个月生存率(77.42%)高于对照组(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切除术前联合采用紫杉醇及奈达铂进行化疗,可有效减少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术中出血量,提高根治性切除率、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奈达铂 局部晚期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 根治性切除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