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特征
1
作者 范朋凯 史利欢 +3 位作者 陈静 谢昕 刘俊闪 杨威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2期4058-406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特征。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97例HCMV感染患儿纳入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体检的111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特征。方法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97例HCMV感染患儿纳入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体检的111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较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GG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儿HCMV-DNA载量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将母乳喂养患儿分为母乳HCMV DNA阳性组(50例)和阴性组(33例),比较两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及CD4^(+)/CD8^(+)。结果病例组AST、ALT、LDH、GGT、CK-MB、WBC、PLT、CRP、PCT、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但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CMV感染患儿HCMV-DNA载量与CD4^(+)及CD4^(+)/CD8^(+)水平呈负相关,而与CD8^(+)水平呈正相关(P<0.05)。母乳HCM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MV感染的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异常,细胞免疫功能紊乱,HCMV-DNA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
下载PDF
血浆sST2和IL-33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妍 刘炜 +4 位作者 张合成 周建文 刘云婧 刘俊闪 郭战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3619-36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白细胞介素-33(IL-33)对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30例HPS患儿为HPS组,记录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根据生存结局分为存活组2...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白细胞介素-33(IL-33)对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30例HPS患儿为HPS组,记录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根据生存结局分为存活组20例和死亡组10例;选取非HPS的30例感染患儿为感染组;同期选取本院门诊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sST2、IL-33水平;血浆sST2、IL-33水平对HPS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HPS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HPS组血浆sST2、IL-33水平高于感染组和健康组,感染组血浆sST2、IL-33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sST2、IL-33及二者联合诊断HPS的AUC分别为0.848、0.857、0.942。死亡组铁蛋白、sST2、IL-33高于存活组,白细胞计数(WBC)低于存活组(P<0.05)。sST2、IL-33是HPS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ST2、IL-33及二者联合预测HPS患儿死亡的AUC分别为0.862、0.838、0.952。结论:血浆sST2、IL-33水平检测可能是诊断儿童HPS的重要方法,且二者对于预测HPS患儿死亡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白细胞介素-33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血常规参数在鉴别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价值
3
作者 陈静 史利欢 +2 位作者 谢昕 范朋凯 许哲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使用血常规参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8例IM患儿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38例AST患儿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 目的探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使用血常规参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8例IM患儿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38例AST患儿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对比两组血常规参数,主要包括炎性血清因子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清淋巴细胞参数[淋巴细胞复杂程度(L-X)、淋巴细胞荧光强度(L-Y)、淋巴细胞大小(LZ)]与血清中性粒细胞参数[中性粒细胞复杂程度(N-X)、中性粒细胞荧光强度(N-Y)、中性粒细胞大小(N-Z)]。结果两组WBC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LR、MLR、PLR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X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测L-Y、LZ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Z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测N-X、N-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血常规参数NLR、MLR、PLR、L-Y、LZ、N-X、N-Y给予IM、AST辅助鉴别诊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参数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KIT突变与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谢昕 史利欢 +1 位作者 范朋凯 陈静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 分析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患儿KIT位点表达及其与患儿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22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确诊CBF-AML患儿72例,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分为RUNX1-RU... 目的 分析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患儿KIT位点表达及其与患儿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22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确诊CBF-AML患儿72例,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分为RUNX1-RUNX1T1组(60例)和CBFβ-MYH11组(12例);根据KIT基因突变情况分为KIT阳性组(31例)和KIT阴性组(41例)。比较KIT阳性组和KIT阴性组相关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结果 KIT阳性组和KIT阴性组性别、年龄、初诊白细胞计数、初诊外周血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髓外白血病、第一疗程完全缓解(CR)率,以及5年无事件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T突变对CBF-AML患儿临床表现和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T突变 核心结合因子 急性髓系白血病 儿童 预后
下载PDF
预后相关的NAP1L4在肝细胞癌促癌机制和肿瘤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5
作者 孙佳 谢昕 刘俊闪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69-1677,共9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基础实验分析验证NAP1L4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模式、预后价值、分子机制、促癌作用和肿瘤免疫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多个数据库信息,采取差异性分析和配对分析检测NAP1L4的表...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基础实验分析验证NAP1L4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模式、预后价值、分子机制、促癌作用和肿瘤免疫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多个数据库信息,采取差异性分析和配对分析检测NAP1L4的表达水平,利用KM生存分析、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NAP1L4对HCC预后的影响,利用GO分析、KEGG分析、GSEA分析、PPI网络和分子对接挖掘NAP1L4潜在分子机制,利用多种基础实验方法验证NAP1L4对HCC的促癌作用,利用单细胞聚类分析检测NAP1L4与肿瘤免疫细胞之间的关联。结果NAP1L4在HCC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伴随着生存期缩短,可以作为HCC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AP1L4参与调控组蛋白修饰、RNA加工和处理、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等生物学过程,并与多种癌症相关蛋白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周期、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多种癌症相关通路。敲低NAP1L4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NAP1L4在肝癌免疫微环境中主要表达于增殖性T细胞和免疫抑制性细胞Treg和CD8Tex。结论NAP1L4作为明确的促癌基因,不仅能作为HCC的确切诊断指标,还可以为精准治疗和免疫治疗提供一个可靠的联合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NAP1L4 生物信息学 分子机制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的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朱莹莹 段勇涛 +5 位作者 宋丽丽 陶菁 管玉杰 刘炜 李彦格 史利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1137,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EB+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6例儿童系统性EB+T细胞淋巴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随访。结果:男12例,女4例,中位年龄3.3(1-17)岁,临床上以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骨...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EB+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6例儿童系统性EB+T细胞淋巴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随访。结果:男12例,女4例,中位年龄3.3(1-17)岁,临床上以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骨髓或器官可见噬血现象为主要表现。组织病理特点:淋巴结结构可正常、部分或完全破坏,淋巴结副皮质区增宽,瘤细胞弥漫增生,细胞中等大或体积偏小,轻度异型或显著异型性。免疫表型特点:增生细胞大多数为T细胞,CD3+100%(16/16),CD4+31.3%(5/16),CD5+81.3%(13/16),CD7+68.8%(11/16),CD8+93.8%(15/16),CD4+CD8+31.3%(5/16),CD4-CD8-6.3%(1/16),CD56-100%(16/16)。EBER原位杂交阳性100%(16/16),TCR呈单克隆性基因重排93.8%(15/16)。死亡11例,失访1例,复发1例,生存3例,中位生存时间4个月。结论:儿童系统性EB+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儿童和年轻成人,在婴幼儿发病亦不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EBV-EBER原位杂交及TCR基因检测等综合分析。总体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T细胞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下载PDF
单中心CCLG⁃ALL 2018方案治疗MLL基因重排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晨 刘炜 +1 位作者 王亚峰 王天有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37-643,共7页
目的探讨单中心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ALL 2018)方案治疗MLL基因重排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LL⁃rearrangemen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MLL⁃r ALL)患儿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2年7月于郑州大学... 目的探讨单中心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ALL 2018)方案治疗MLL基因重排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LL⁃rearrangemen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MLL⁃r ALL)患儿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2年7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CCLG⁃ALL 2018方案诊治的19例初诊MLL⁃r ALL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MLL⁃r ALL患儿中男12(63.2%)例、女7(36.8%)例,年龄≤1岁的为15(78.9%)例、年龄>1岁的为4(21.1%)例,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10.2个月(0.5~156.0个月)。18(94.7%)例为BCP⁃ALL,1(5.3%)例为T⁃ALL,融合基因类型以MLL⁃AF4多见(7/19)。中位随访时间为19.0个月(范围:0.1~62.0个月),1例在确诊后5 d死亡,诱导化疗第33天完全缓解率为61.1%。19例MLL⁃r ALL患儿死亡9例,死亡率为47.4%,其中死于治疗相关并发症3例,1例为肺出血、2例为重症感染;1例死于白血病持续未缓解;死于复发5例,复发率为26.3%(5/19),均为极早期骨髓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6个月(范围:5~9个月)。Kaplan⁃Meier分析19例患儿2年总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57.9%和5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诱导化疗第15天骨髓流式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1×10^(-3)组与≥1×10^(-3)组、第33天MLL重排基因转阴与未转阴组、MLL⁃AF4组与非MLL⁃AF4组患儿的2年OS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重排基因MLL⁃AF4是影响MLL⁃r ALL患儿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0.032)。结论CCLG⁃ALL 2018方案可使MLL重排基因阳性的部分患儿达到缓解,但总体预后较差,容易复发且复发时死亡率较高。重排基因MLL⁃AF4是影响MLL⁃r ALL患儿应用CCLG⁃ALL 2018方案治疗效果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MLL基因重排 儿童 疗效 预后因素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病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丹丹 王亚峰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96-500,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病情轻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住院的HSPN病儿的资料,同时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HSPN病儿在入院...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病情轻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住院的HSPN病儿的资料,同时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HSPN病儿在入院时和对照组在体检时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RDW、红细胞沉降率(ESR)和24 h尿蛋白定量。同时根据肾活检肾小球病理的分级标准,比较不同病理分级HSPN病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两组资料共纳入182例,其中HSPN病儿82例,健康对照组100例。HSPN组病儿的白细胞[(11.50±4.12)×10^(9)/L比(6.60±1.18)×10^(9)/L]、血小板[(270±96)×10^(9)/L比(227±73)×10^(9)/L]、RDW[(13.30±0.49)%比(13.08±0.73)%]和ESR[(12±4)mm/h比(7±2)mm/h]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白细胞、血小板、ESR在不同病理分级病儿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RDW和24 h尿蛋白定量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RDW(OR=5.787,P=0.021)和24 h尿蛋白定量(OR=1.046,P=0.008)是HSPN病儿肾活检病理分级轻重程度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93,P<0.001;当截点为13.35%时,RDW预测HSPN病儿不同肾活检病理分级轻重程度的灵敏度为62.3%,特异度为90.5%。RDW水平在肾病水平蛋白尿组中明显高于非肾病水平蛋白尿组(P<0.001),RDW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性(r=0.454,P<0.001)。结论RDW在HSPN病儿中升高,可作为HSPN病儿病情轻重程度评估的早期预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儿童 过敏性紫癜肾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蛋白尿 相关性
下载PDF
APL 2014方案治疗PML-RARα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莹莹 郭明发 +2 位作者 宋丽丽 管玉洁 刘炜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8期41-44,共4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约占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5%~7%[1].该病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是特异性的染色体异位t(15;17)(q22;q12),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产物引起细胞凋亡不足和分化受阻[2,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约占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5%~7%[1].该病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是特异性的染色体异位t(15;17)(q22;q12),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产物引起细胞凋亡不足和分化受阻[2,3].过去,APL被认为是最凶险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早期死亡率极高、预后极差.我国是最早将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用于APL治疗的国家,开启了APL治疗史上的新篇章.现在,APL已成为基本可治愈的白血病.本研究就近5年采用《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4年版)》[4]中的诊治方案治疗儿童APL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为APL患儿的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诊治方案 早期死亡率 临床疗效 APL 蛋白产物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母乳喂养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朋凯 谢昕 +4 位作者 陈静 史利欢 郭明发 杨威利 刘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 探究母乳喂养对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35例喂养方式为母乳喂养的HCMV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母乳HCMV-DNA检测结果... 目的 探究母乳喂养对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35例喂养方式为母乳喂养的HCMV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母乳HCMV-DNA检测结果分为母乳阳性组(78例)和母乳阴性组(57例),再根据母乳HCMV-DNA载量中位数,将母乳阳性组患儿分为母乳高病毒载量亚组(39例)和母乳低病毒载量亚组(39例),分别比较母乳阳性组和母乳阴性组、母乳高病毒载量亚组和母乳低病毒载量亚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T、CD3^(+)CD4^(+)T、CD3^(+)CD8^(+)T、CD19^(+)B百分率,CD4^(+)T/CD8^(+)T比值,IgG、IgM、IgA及尿液HCMV-DNA载量。结果 母乳阳性组和母乳阴性组、母乳高病毒载量亚组和母乳低病毒载量亚组患儿在CD3^(+)T、CD3^(+)CD4^(+)T、CD3^(+)CD8^(+)T、CD19^(+)B百分率,CD4^(+)T/CD8^(+)T比值,IgG、IgM、IgA及尿液HCMV-DNA载量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HCMV的母乳喂养不会影响HCMV感染婴儿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母乳 免疫功能 病毒载量 婴儿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DNA载量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栗春香 史利欢 +3 位作者 郭明发 周建文 王平平 马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EB病毒(EBV)-DNA载量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IM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EB病毒(EBV)-DNA载量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IM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EBV-DNA载量阳性率、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EBV-DNA载量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EBV-DNA载量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3^(+)T淋巴细胞水平、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患儿EBV-DNA载量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CD3^(+)T淋巴细胞水平、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呈正相关(r=0.447、0.567、0.603,P<0.05);EBV-DNA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均呈负相关(r=-0.268、-0.407,P<0.05)。结论IM患儿EBV-DNA载量阳性率、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出现明显异常,并且EBV-DNA载量与CD3^(+)T淋巴细胞水平、CD8^(+)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IT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UP-B15细胞系伊马替尼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利欢 田亮 +4 位作者 黄闪 刘俊闪 王亚峰 栗春香 刘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IT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SUP-B15细胞系伊马替尼(IM)抵抗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浓度梯度IM及生理盐水处理SUP-B15细胞作为IMR组及Control组,慢病毒转染LncRNA HIT shRNA1#及2#载体于IMR组细胞作为IM...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IT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SUP-B15细胞系伊马替尼(IM)抵抗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浓度梯度IM及生理盐水处理SUP-B15细胞作为IMR组及Control组,慢病毒转染LncRNA HIT shRNA1#及2#载体于IMR组细胞作为IMR shHIT1#及2#组细胞。CCK-8实验检测细胞IM半抑制浓度(IC 50),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细胞HIT、QKI、Oct4及SOX2 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QKI、Oct4及S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比Control细胞,IMR、IMR shHIT1#及2#细胞中IM IC 50明显增高,LncRNA HIT表达、Oct4及Sox2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QKI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相比IMR细胞,IMR shHIT1#及2#细胞IM IC 50明显降低,LncRNA HIT表达、Oct4及Sox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QKI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HIT可通过抑制QKI蛋白的表达进而上调Sox2及Oct4,介导ALL细胞IM抵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长链非编码RNA HIT RNA结合蛋白QKI 伊马替尼 肿瘤干细胞 药物抵抗
下载PDF
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临床特征与基因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明发 贾静 +4 位作者 王亚峰 朱莹莹 史利欢 刘俊闪 刘炜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4期581-584,588,共5页
目的分析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X⁃CGD)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015年10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11例X⁃CG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与家系成员进行中粒细胞呼吸爆发及基因检查。结... 目的分析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X⁃CGD)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015年10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11例X⁃CG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与家系成员进行中粒细胞呼吸爆发及基因检查。结果患者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显示中性粒细胞活化率均<10%,其中6例患者母亲及3例患者姐姐呈现双峰表型;所有患者经Sanger测序均显示为CYBB基因突变,其中5例为自发突变、6例为X连锁突变;家系分析显示CYBB基因突变来自母亲,由母亲X染色体遗传,其中女儿为携带者,男性多发病;随访结果显示控制感染可延长存活,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恢复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结论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临床起病早,反复感染常见;可采用流式细胞术行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实验有助于疾病的快速筛查,但临床确诊仍依赖基因诊断,同时基因诊断有助于明确患者家系成员基因型,明确遗传方式,为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慢性肉芽肿 基因诊断 中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 CYBB基因
下载PDF
伴有TLS-ERG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朝荣 王亚峰 +2 位作者 刘炜 宋丽丽 管玉洁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12期41-45,共5页
TLS-ERG融合基因是由位于16p1 1的TLS基因与21q22的ERG基因重排产生,是一种罕见的、由非随机性染色体易位所形成的融合基因,其染色体表型主要为t(16;21)(p11;q22),最早由Mecucci等^([1])对1例复发的AML-M2患者进行报道。目前国内外关于... TLS-ERG融合基因是由位于16p1 1的TLS基因与21q22的ERG基因重排产生,是一种罕见的、由非随机性染色体易位所形成的融合基因,其染色体表型主要为t(16;21)(p11;q22),最早由Mecucci等^([1])对1例复发的AML-M2患者进行报道。目前国内外关于儿童急性白血病中TLS-ERG融合基因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我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伴有TLS-ERG融合基因阳性的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白血病 染色体易位 融合基因 ERG基因 疗效及预后 临床分析 TLS 临床特征
下载PDF
MDR1基因外显子26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昕 史利欢 +1 位作者 陈静 刘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1期104-105,108,共3页
目的探讨MDR1基因外显子26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设为研究组。同期以年龄、性别等为配比标准,根据1∶1比例进行配对,选... 目的探讨MDR1基因外显子26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设为研究组。同期以年龄、性别等为配比标准,根据1∶1比例进行配对,选取9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取多重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MDR1第26位点基因型,分析MDR1基因外显子26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的MDR1基因缺失型占比高于对照组,非缺失型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等位基因发生频率:MDR1基因型中C3435T位点C与T发生频率分别为37.10%和62.90%,其中CC基因型发生频率为29.03%,TT基因型发生频率为54.84%,CT基因型发生频率为16.13%。结论MDR1基因缺失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更高,基因型TT与等位基因T可能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MDR1基因 外显子26多态性 易感性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婴幼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朋凯 史利欢 +4 位作者 陈静 谢昕 郭明发 刘俊闪 杨威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197例HCMV感染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儿入院时年龄分为28 d~<3个月组、3~<6个月组、6个月~<...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197例HCMV感染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儿入院时年龄分为28 d~<3个月组、3~<6个月组、6个月~<1岁组、1~3岁组,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之间临床表现的差异。结果不同年龄组患儿肺炎、肝损害、贫血、黄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疾病、支气管炎、心肌损伤、血小板异常、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肝大、脾大、视网膜炎、听力损伤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28 d~<3个月组肺炎发生率大于6月~1岁和1~3岁组,6月~<1岁肺炎发生率大于1~3岁组(P<0.05),其余各组间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3个月组肝损害发生率大于3~<6个月组、6个月~<1岁组及1~3岁组(P<0.05),其余各组间肝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3个月组黄疸发生率大于3~<6个月组(P<0.05),其余各组间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贫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HCMV感染患儿肺炎、肝损害、黄疸发生率存在差异,28 d~<3个月患儿临床表现最复杂,肺炎、肝损害、黄疸多发生于月龄小的患儿,>6个月后肺炎、肝损害、黄疸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婴幼儿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妍 史利欢 +1 位作者 郭明发 石计朋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年第11期929-930,共2页
目的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于2010年1月1日~2016年10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流式细胞仪对患者进行免疫分型分析。结果在112例... 目的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于2010年1月1日~2016年10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流式细胞仪对患者进行免疫分型分析。结果在1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主要为的免疫分型包括B-ALL,T-ALL,以及T/B双表型ALL。其中B-ALL的主要抗原表现有CD19、CD10、CD20。T-ALL的主要抗原表现有CD3、CD7、CD5。B/T-ALL主要的T系抗原表现有CD7、CD5;B系抗原表现有CD19、CD10。在这1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其中15例伴髓系抗原的表达为(My+),主要抗原表现有CD13、CD33、CD14、MPO等,表达CD34患儿30例;研究数据中My+ALL中CD34的阳性率明显低于My-ALL的阳性率,67例患儿表达为HLA-DR。标危、中危、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0、CD34、以及HLA-DR的表达有较大差异P﹤0.05,且My+ALL组的性别、出血率与My-ALL组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儿进行进行免疫分型,可以更好的对患儿的病情进行了解,也可以更好的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分型特征 抗原 临床意义
下载PDF
miR-221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影响
18
作者 史利欢 田亮 +3 位作者 王亚峰 刘俊闪 郭明发 刘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67-1373,共7页
目的:研究miR-221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确诊的ALL患儿23例,采集患儿骨髓样本后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设置对照、miR-221-NC组和miR-221组,共3组。按照Lipo... 目的:研究miR-221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确诊的ALL患儿23例,采集患儿骨髓样本后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设置对照、miR-221-NC组和miR-221组,共3组。按照Lipofectamine 2000试剂盒说明书转染后,采用RT-PCR检测各组BMNC的miR-22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iR-221对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221对BMN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aspase 3、Cyclin D1及MMP-9蛋白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21与Wnt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miR-221组miR-22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miR-221-NC组(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2、3、4和5 d后,miR-221组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miR-221-NC组(P<0.05)。miR-221组G0/G1期比例为(73.25±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miR-221-NC组(P<0.05);miR-221组S期比例为(12.37±1.6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miR-221-NC组(P<0.05)。miR-221组细胞凋亡比例为(24.68±3.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miR-221-NC组(P<0.05)。miR-221组侵袭细胞数为(23.42±3.62)个,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miR-221-NC组(P<0.05)。miR-221组迁移细胞数为(34.86±5.32)个,显著低于对照组及miR-221-NC组(P<0.05)。miR-221组的PCNA、Cyclin D1及MMP-9相对水平分别为0.26±0.03、0.17±3.611和0.14±0.0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miR-221-NC组(P<0.05),miR-221组的Caspase 3相对水平为0.37±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miR-221-NC组(P<0.05)。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发现,miR-221可显著抑制Wnt野生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水平(P<0.05)。结论:miR-221可抑制BMNC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受到抑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2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微量残留病监测在ETV6/RUNX1阴性和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后中的意义
19
作者 刘俊闪 郭明发 +3 位作者 孙佳 史利欢 刘炜 段勇涛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微量残留病(MRD)监测在ETV6/RUNX1融合基因阴性、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34例B-ALL患儿临床资料,其中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78例(阳性组)、阴性... 目的探讨微量残留病(MRD)监测在ETV6/RUNX1融合基因阴性、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34例B-ALL患儿临床资料,其中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78例(阳性组)、阴性156例(阴性组)。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无复发生存期(RFS)差异;统计2个组诱导化疗第15天、第33天和巩固治疗开始前(第12周)MRD检测结果,分别记为MRD1、MRD2、MRD3;分析2个组组内MRD1、MRD2、MRD3在B-ALL患儿预后中的意义。结果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RFS延长(P=0.029)。在阴性组内,MRD1阴性和阳性患儿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D2、MRD3阴性患儿RFS均长于MRD2、MRD3阳性患儿(P<0.05);MRD3阳性是B-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值为=3.678,95%可信区间为1.254~10.785,P=0.018)。在阳性组内。MRD1、MRD2阴性和阳性患儿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D3阴性患儿RFS长于MRD3阳性患儿;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D3阳性并非患儿R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监测MRD对ETV6/RUNX1融合基因阴性B-ALL患儿预后的意义更大,建议持续监测;对于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MRD监测意义较弱,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残留病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ETV6/RUNX1融合基因 流式细胞术 预后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1基因联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评估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预后的价值
20
作者 史利欢 陈静 +2 位作者 谢昕 范朋凯 刘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82-88,92,共8页
目的分析肾母细胞瘤1(WT1)基因联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FCM-MRD)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AML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一般信息。患儿治疗前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 目的分析肾母细胞瘤1(WT1)基因联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FCM-MRD)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AML患儿的临床资料及一般信息。患儿治疗前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WT1基因表达,并经FCM检测MRD。所有患儿随访1年,根据预后情况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n=40)和预后不良组(n=36)。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9、12个月的WT1基因及MRD变化情况;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患儿治疗前后WT1基因及MRD变化情况;分析AML患儿临床病理特征与WT1基因表达及FCM-MRD阳性率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WT1基因表达、FCM-MRD阳性率与AML患儿预后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WT1基因表达、FCM-MRD阳性率对AML患儿复发的影响及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WT1基因、FCM-MRD单一及联合检测对AML患儿预后的预测效能;分析WT1基因、MRD与AML患儿FLT3 ITD/TKD突变的关系。结果预后良好组患儿治疗后9、12个月的WT1表达量及FCM-MRD阳性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DAH化疗方案患儿的WT1基因表达、FCM-MRD阳性率低于接受DAE化疗方案患儿,预后良好率高于接受DAE化疗方案患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T1基因表达及FCM-MRD阳性率与AML患儿白细胞计数、FAB分型、骨髓原始细胞及细胞遗传学分组具有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WT1基因表达、FCM-MRD阳性率与AML患儿预后呈显著负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验证显示,WT1高表达患儿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均低于WT1低表达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5、9.530,P=0.040、0.002),FCM-MRD阳性患儿OS、PFS均低于FCM-MRD阴性患儿,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144、6.381,P=0.023、0.012);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WT1基因表达与AML患儿OS、PFS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WT1联合FCM-MRD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果,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7.5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WT1基因表达、FCM-MRD阳性率与FLT3 ITD/TKD突变无相关性(P>0.05)。结论WT1表达水平及FCM-MRD阳性率在不同预后AML患儿中具有特异性变化,与AML患儿预后具有强关联性,二者联合检测能够有效预测AML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1基因 急性髓系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灶 多参数 流式细胞术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