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南巩义市文管所藏镇墓兽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新月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0-74,共5页
关键词
镇墓兽
河南
巩义市
墓葬
形制
中国
文物考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省巩义市里沟遗址调查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保仁
刘洪淼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7-304,共8页
里沟遗址,位于巩义市市区南部。南环路从遗址北部东西穿过。遗址南部为深沟。遗址坐落在沟北东高西低的台地上,呈带状分布。由于雨水冲刷和开辟耕地与宅基等,遗址遭到严重破坏。现存部分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大约20万平...
里沟遗址,位于巩义市市区南部。南环路从遗址北部东西穿过。遗址南部为深沟。遗址坐落在沟北东高西低的台地上,呈带状分布。由于雨水冲刷和开辟耕地与宅基等,遗址遭到严重破坏。现存部分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大约20万平方米(图一)。1993年7月,巩义市文物管理所的业务人员首次发现。该遗址文化内涵相当丰富,主要是仰韶文化中期、晚期以及仰韶文化向河南龙山文化过渡期的遗存。此外,遗址的东北部还分布着较丰富的河南龙山文化早期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巩义市
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早期
上腹部
口径
泥质
遗存
灰陶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巩窑唐代早期白瓷的EDXRF线扫描分析
被引量:
17
3
作者
凌雪
毛振伟
+3 位作者
冯敏
胡耀武
王昌燧
刘洪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45-1150,共6页
具有悠久瓷器生产历史的巩窑,是我国古代北方烧制白瓷的3个代表性窑口之一。在唐代早期,为了掩盖瓷胎表面的粗糙状态和较深的胎体颜色,提高瓷器的质量和白度,巩窑白瓷在胎的表面施加了一层装饰层———化妆土。用能量色散X射线探针技术...
具有悠久瓷器生产历史的巩窑,是我国古代北方烧制白瓷的3个代表性窑口之一。在唐代早期,为了掩盖瓷胎表面的粗糙状态和较深的胎体颜色,提高瓷器的质量和白度,巩窑白瓷在胎的表面施加了一层装饰层———化妆土。用能量色散X射线探针技术对这些白瓷碎片的剖面进行了主要化学成分的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巩窑唐代早期白瓷的化妆土使用了不同的原料,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相符合。另外,白瓷釉可能是加有草木灰的钙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窑
化妆土
线扫描分析
钙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邢窑、定窑和巩窑白瓷显微结构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10
4
作者
凌雪
冯敏
+4 位作者
胡耀武
刘洪淼
冯松林
毛振伟
王昌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8-193,共6页
显微结构分析是古陶瓷结构和工艺研究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本文利用体视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对比分析了邢窑、定窑和巩窑白瓷显微结构,并结合色度数据,探讨了我国北方三个代表性窑口所产白瓷之间的异同,得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邢窑
定窑
巩窑
白瓷
显微结构
色度
体视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北方唐宋时期白瓷化妆土EDXRF成分分析
被引量:
10
5
作者
朱铁权
王昌燧
+3 位作者
毛振伟
刘洪淼
马宜洛
孙新民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6,38,共4页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探针结合了电子探针与X-荧光的优点,具有无损、微区、准确快速的分析特点。本文尝试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探针其应用于我国唐代巩窑与南宋宜阳窑白瓷化妆土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窑口白瓷的化妆土除具有高铝低硅、...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探针结合了电子探针与X-荧光的优点,具有无损、微区、准确快速的分析特点。本文尝试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探针其应用于我国唐代巩窑与南宋宜阳窑白瓷化妆土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窑口白瓷的化妆土除具有高铝低硅、元素铁含量较低的共同特征外,窑口之间以及同一窑口不同时期的样品,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
白瓷
化妆土
胎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洛汭地带仰韶文化遗存调查
被引量:
2
6
作者
无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5-66,共21页
洛汭地带仰韶文化遗存调查#5洛汭地带仰韶文化遗存调查河南省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洛,古称“什谷”、“洛口”①,即黄河与洛水交汇处,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东北部,1992年5月2日至15日,河...
洛汭地带仰韶文化遗存调查#5洛汭地带仰韶文化遗存调查河南省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洛,古称“什谷”、“洛口”①,即黄河与洛水交汇处,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东北部,1992年5月2日至15日,河南省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与巩义市文...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题名
河南巩义市文管所藏镇墓兽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新月
机构
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0-74,共5页
关键词
镇墓兽
河南
巩义市
墓葬
形制
中国
文物考古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巩义市里沟遗址调查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保仁
刘洪淼
机构
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7-304,共8页
文摘
里沟遗址,位于巩义市市区南部。南环路从遗址北部东西穿过。遗址南部为深沟。遗址坐落在沟北东高西低的台地上,呈带状分布。由于雨水冲刷和开辟耕地与宅基等,遗址遭到严重破坏。现存部分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大约20万平方米(图一)。1993年7月,巩义市文物管理所的业务人员首次发现。该遗址文化内涵相当丰富,主要是仰韶文化中期、晚期以及仰韶文化向河南龙山文化过渡期的遗存。此外,遗址的东北部还分布着较丰富的河南龙山文化早期遗存。
关键词
遗址
巩义市
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早期
上腹部
口径
泥质
遗存
灰陶
文化内涵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巩窑唐代早期白瓷的EDXRF线扫描分析
被引量:
17
3
作者
凌雪
毛振伟
冯敏
胡耀武
王昌燧
刘洪淼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联合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45-115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10135050)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KJCX-No.4)资助项目
文摘
具有悠久瓷器生产历史的巩窑,是我国古代北方烧制白瓷的3个代表性窑口之一。在唐代早期,为了掩盖瓷胎表面的粗糙状态和较深的胎体颜色,提高瓷器的质量和白度,巩窑白瓷在胎的表面施加了一层装饰层———化妆土。用能量色散X射线探针技术对这些白瓷碎片的剖面进行了主要化学成分的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巩窑唐代早期白瓷的化妆土使用了不同的原料,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相符合。另外,白瓷釉可能是加有草木灰的钙釉。
关键词
巩窑
化妆土
线扫描分析
钙釉
Keywords
Gong Kiln
Cosmetic earth
Line scan analysis
Calcium glaze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邢窑、定窑和巩窑白瓷显微结构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10
4
作者
凌雪
冯敏
胡耀武
刘洪淼
冯松林
毛振伟
王昌燧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8-19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No 1013505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资助(No KJCX No4).
文摘
显微结构分析是古陶瓷结构和工艺研究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本文利用体视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对比分析了邢窑、定窑和巩窑白瓷显微结构,并结合色度数据,探讨了我国北方三个代表性窑口所产白瓷之间的异同,得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邢窑
定窑
巩窑
白瓷
显微结构
色度
体视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Keywords
white ware
microstructure
chroma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北方唐宋时期白瓷化妆土EDXRF成分分析
被引量:
10
5
作者
朱铁权
王昌燧
毛振伟
刘洪淼
马宜洛
孙新民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研究室
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河南省
宜阳县
文物保护
管理所
河南省
文物
考古研究所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6,38,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KJCX-No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75046)
教育部"985工程"(985-2-201)
文摘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探针结合了电子探针与X-荧光的优点,具有无损、微区、准确快速的分析特点。本文尝试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探针其应用于我国唐代巩窑与南宋宜阳窑白瓷化妆土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窑口白瓷的化妆土除具有高铝低硅、元素铁含量较低的共同特征外,窑口之间以及同一窑口不同时期的样品,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
白瓷
化妆土
胎料
Keywords
EDXRF, white porcelain, mask clay, material of body
分类号
TQ174.7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TD91 [矿业工程—选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洛汭地带仰韶文化遗存调查
被引量:
2
6
作者
无
机构
河南省
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
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出处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5-66,共21页
文摘
洛汭地带仰韶文化遗存调查#5洛汭地带仰韶文化遗存调查河南省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洛,古称“什谷”、“洛口”①,即黄河与洛水交汇处,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东北部,1992年5月2日至15日,河南省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与巩义市文...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南巩义市文管所藏镇墓兽
张新月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南省巩义市里沟遗址调查
王保仁
刘洪淼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2
原文传递
3
巩窑唐代早期白瓷的EDXRF线扫描分析
凌雪
毛振伟
冯敏
胡耀武
王昌燧
刘洪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邢窑、定窑和巩窑白瓷显微结构的对比分析
凌雪
冯敏
胡耀武
刘洪淼
冯松林
毛振伟
王昌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北方唐宋时期白瓷化妆土EDXRF成分分析
朱铁权
王昌燧
毛振伟
刘洪淼
马宜洛
孙新民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洛汭地带仰韶文化遗存调查
无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5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