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疾病的遗传度研究
1
作者 刘合玉 李建章 +7 位作者 李绍信 张新梅 温爱梅 郭荣修 王鹤心 黄志梅 秦玉汉 王宝亮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1年第2期7-9,共3页
本文报道一组脑血管疾病的遗传度为52.67%。分别计算50岁前遗传度为40.12%,50岁以后为56.3%。不同性别的遗传度男性为48.63%,女性为58.7%。结果证实脑血管病为多基因遗传,提出积极改善环境因素对防治脑血管病的重要性。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遗传度 多基因遗传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并发症及处理浅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代明安 李硕彦 +1 位作者 秦玉翰 冯树贵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7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中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我们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在治疗的630例星状神经节阻滞患者所发并发症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630例次患者共发并发症135次,经处理均恢复。结...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中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我们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在治疗的630例星状神经节阻滞患者所发并发症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630例次患者共发并发症135次,经处理均恢复。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并发症较多,有时非常凶险,星状神经节治疗可靠,因此,要求实施者必须熟悉局部解剖结构,熟练操作技巧,具有一定的危机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并发症 处理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脑瘫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侯满香 张永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7期39-40,共2页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TCT)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需全麻下行肌力肌张力调整术或者行颈动脉剥脱术手术的患儿5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A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2mg/kg、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TCT)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需全麻下行肌力肌张力调整术或者行颈动脉剥脱术手术的患儿5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A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2mg/kg、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1.5μg/kg、琥珀胆碱2mg/kg)。麻醉维持连续靶控输注丙泊酚2~4mg/(kg·h)微量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25μg/(kg·min)能用肌松剂的维库溴胺0.03μg/(kg·min)B组麻醉实施中麻醉诱导中瑞芬太尼改用芬太尼0.5~1μg/kg麻醉维持中微量泵持续泵入瑞芬太尼改为间断推注芬太尼0.1μg/(kg·min)其余药物使用方法及剂量同A组。结果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比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更能有效的控制麻醉诱导和手术过程中血压和心率的上升并且使用瑞芬太尼组的患儿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较使用芬太尼组明显缩短,术中丙泊酚的用量也大大减少。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适用于脑瘫患儿手术,且效果优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全静脉麻醉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护理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亚辉 赵金红 孙聪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4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的护理。方法对1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仔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64例治愈,46例好转。结论仔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并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仲慧 王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248-249,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手术中加强护理干预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选取16例行消化道手术的患者,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总结对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 16例患者中,甲级愈合率为75%,乙级为25%,无丙级愈合,无感染病例,临床满意度为100%。结论... 目的探讨消化道手术中加强护理干预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选取16例行消化道手术的患者,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总结对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 16例患者中,甲级愈合率为75%,乙级为25%,无丙级愈合,无感染病例,临床满意度为100%。结论加强消化道手术患者护理干预,对防控切口感染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对降低医疗纠纷,维护患者权益,保证医院和社会效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预防 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 效果研究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仲慧 裴春玲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应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32例应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应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32例应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优良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优良率、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其疗效确切,患者并发症少,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骨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DS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杨风彩 李冬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359-1360,共2页
目的探讨DS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DSA下行介入治疗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DSA的应用效果。结果 6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经DSA检查发现,血管正... 目的探讨DS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DSA下行介入治疗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DSA的应用效果。结果 6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经DSA检查发现,血管正常者12例,比例为18.8%,血管异常者52例,比例为81.2%,血管异常者中交通动脉瘤者28例(53.8%)、大脑动脉狭窄3例(5.8%);在DAS下行介入治疗后,患者血管直径和面积狭窄程度、病变的最小直径和长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期间实施DSA检查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检出率,此外在DSA检查下行介入治疗能减轻患者血管狭窄病变程度,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DSA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早期干预血糖与减少脑血管病发病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艳平 张元元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5期99-100,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血糖与减少脑血管发病率临床观察j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2月本院门诊及社区体检查出的糖调节受损患者288例,其中空腹血糖受损患者156例,糖耐量受损患者13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至少连续随访一年以上,观...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血糖与减少脑血管发病率临床观察j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2月本院门诊及社区体检查出的糖调节受损患者288例,其中空腹血糖受损患者156例,糖耐量受损患者13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至少连续随访一年以上,观察患者血糖变化和合并发生脑血管病情况,分析总结早期干预血糖的效果。结果观察组144例糖调节受损患者血糖恢复正常86人,新发脑血管病9人;对照组144例糖调节受损患者血糖恢复正常41人,新发脑血管病23人。结论早期干预血糖明显减少居民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血糖 脑血管病
下载PDF
哮喘危重度发作的急救与护理
9
作者 李晓英 李贯峰 +1 位作者 王新雅 李相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2期136-137,共2页
近年来,随着哮喘发病率的日益升高,哮喘危重度发作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因危重发作的哮喘患者病情可迅速变化,在几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呼吸衰竭,甚至猝死。因此,积极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对危重度发作的哮喘患者非常重要。我们从2007年1月至2... 近年来,随着哮喘发病率的日益升高,哮喘危重度发作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因危重发作的哮喘患者病情可迅速变化,在几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呼吸衰竭,甚至猝死。因此,积极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对危重度发作的哮喘患者非常重要。我们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抢救53例危重度发作的哮喘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分析
10
作者 李艳华 张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4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方法 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并干预,经治疗后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下降程度及脑卒中的预后。结果 31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恢复,未遗留后遗症,其血...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方法 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并干预,经治疗后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下降程度及脑卒中的预后。结果 31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恢复,未遗留后遗症,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正常范围的有3例;高于正常但不超过2倍28例,超过2倍的0例;78例患者遗留轻微后遗症,生活能自理,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0例,高于正常但不超过2倍68例,超过2倍的10例;11例患者为进展性脑卒中,遗留较严重后遗症,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0例,高于正常但不超过2倍的3例,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的8例。结论血清同型半胱胺酸的升高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并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度分析
下载PDF
带状疱疹误诊的分析
11
作者 尹伟欣 秦玉翰 樊全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1418-1419,共2页
目的对带状疱疹患者误诊的原因和预后进行分析,提高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通过收集某一阶段皮肤科门诊带状疱疹患者首诊科室、误诊率、治疗时期、治疗措施、预后等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带状疱疹患者中首诊在皮肤科的占70... 目的对带状疱疹患者误诊的原因和预后进行分析,提高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通过收集某一阶段皮肤科门诊带状疱疹患者首诊科室、误诊率、治疗时期、治疗措施、预后等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带状疱疹患者中首诊在皮肤科的占70.34%,首诊在非专科的占29.66%。在非专科的误诊率达92.76%。首诊专科及时有效治疗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0.26%;误诊患者因延误治疗时机后遗神经痛发生率20.9%。结论带状疱疹首诊科室不在皮肤科时误诊率高,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相关科室应提高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误诊 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配合
12
作者 许舍 崔学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4期125-125,127,共2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重点。方法:总结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5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疼痛完全缓解49例,出现术侧面瘫1例,随访6个月后缓解。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及熟练...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重点。方法:总结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5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疼痛完全缓解49例,出现术侧面瘫1例,随访6个月后缓解。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护理配合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手术配合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13
作者 代明安 冯书贵 +1 位作者 杨磊 杜军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6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术治疗。结果 53例术中发现三叉神经根部有血管压迫,3例无明确责任血管...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术治疗。结果 53例术中发现三叉神经根部有血管压迫,3例无明确责任血管。56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消失,并出现轻度至中度的面部感觉迟钝和麻木感。随访0.5-3年,无疼痛复发病例,48例仍有轻度的面部麻木,8例无面部麻木。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联合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术是安全有效,如果在术中能确定有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时,在行减压术的同时对病变的三叉神经感觉根行定向毁损术,是降低复发率和取得长期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感觉根定向毁损术
下载PDF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慢性偏头痛患者脑神经元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茹丽 张仲慧 《慢性病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567-1568,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慢性偏头痛患者脑神经元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平顶山市一矿职工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接受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和针刺非特定穴为期4个... 目的探讨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慢性偏头痛患者脑神经元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平顶山市一矿职工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接受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和针刺非特定穴为期4个疗程的治疗,比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区代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同时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ho/Cr值变化均较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NAA/Cr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偏头痛患者而言,采用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的方法可以使患者的头痛程度得到有效缓解,实现PAG区内神经元代谢的活化,增强抑制疼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 慢性偏头痛 脑神经元代谢 影响
原文传递
综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吞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艳华 《慢性病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552-1553,155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104例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卒中...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104例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效果、吞咽功能正常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评分、吞咽障碍筛查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评分、吞咽障碍筛查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评分高于对照组,吞咽障碍筛查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正常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吞咽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训练 卒中 吞咽障碍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