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董明安 《北方药学》 2018年第7期157-157,共1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安全性好,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周世芮 《临床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溶栓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AIS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两组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溶栓后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研究组于常规...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溶栓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AIS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两组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溶栓后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研究组于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对照组[78.26%(36/46)](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52%(3/46)]低于对照组[23.91%(11/46)](P<0.05)。结论 AIS患者溶栓治疗后加用替罗非班,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替罗非班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溶栓前NHISS评分、溶栓后12 h收缩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世芮 段海平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溶栓后12 h收缩压(SBP)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270例ACI患者... 目的研究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溶栓后12 h收缩压(SBP)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270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溶栓后是否出现HT症状分为HT组(56例)和非HT组(214例),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12 h血压、疾病病史等多项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IHSS评分、SBP与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相关性。结果HT组和非HT组患者在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12 hSBP以及房颤病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栓时间、溶栓前血压、溶栓后12 h舒张压(DBP)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方面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12 hSBP、房颤病史是ACI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溶栓前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12 hSBP是导致ACI患者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收缩压 急性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 静脉溶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