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体会
1
作者 王俊霞 管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14期122-122,共1页
目的:神经内科疾病中,部分患者伴有排尿功能异常,因尿失禁或尿潴留而需要进行留置导尿,但在患者留置导尿过程中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漏尿、尿道损伤等问题,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以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漏尿 尿道损伤
下载PDF
老年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护理体会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4-112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闭塞性脑梗死 溶栓术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阿胶鸡子黄汤加味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 被引量:5
3
作者 赵诚 刘耀东 +2 位作者 王志强 段海平 孙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1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脑动脉硬化性头晕 阿胶鸡子黄汤加味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谢荣宇 孙新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2期256-258,共3页
目的通过颈动脉超声观察辛伐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6例经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辛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及饮食控制,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三... 目的通过颈动脉超声观察辛伐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6例经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辛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及饮食控制,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血脂降低水平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斑块IMT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减少(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明显的变化。结论辛伐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有稳定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内-中膜厚度 辛伐他汀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温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按照患者的淡漠量表评分结果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其中病例组患者70例,均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对照组患者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按照患者的淡漠量表评分结果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其中病例组患者70例,均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对照组患者70例,均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对两组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年龄(t=4.294,P<0.001),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t=8.809,P<0.00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t=8.917,P<0.001),尿酸浓度(t=5.595,P<0.001),NIHSS评分(t=11.723,P<0.001),MoCA评分(t=4.633,P<0.001),HAMD评分(t=13.423,P<0.001),脑干部位出现病变(χ~2=5.833,P=0.016),多病灶(χ~2=6.738,P=0.009),可能与患者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59,P=0.002),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OR=1.133,P<0.00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OR=1.154,P=0.003),NIHSS评分(OR=1.143,P<0.001),HAMD评分(OR=1.280,P=0.017),病变部位在脑干(OR=28.162,P<0.001),具有多个病灶(OR=38.628,P<0.001),为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情感淡漠的危险因素,尿酸浓度(OR=0.813,P<0.001),MoCA评分(OR=0.796,P<0.01),为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情感淡漠的保护因素。结论: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较多,包含年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神经功能缺失、抑郁、脑干病变、具有多个病灶、尿酸浓度以及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情感淡漠 影响因素 情感障碍
下载PDF
从舌辨治中风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耀东 王敬华 +1 位作者 姬广伟 孙丽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舌诊 中风 舌质 舌苔 舌态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诚 刘耀东 +2 位作者 段海平 徐安波 王俊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18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保和丸加减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段海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尤瑞克林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48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设为A组;另48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尤瑞克林联合通心络胶囊的药物治疗,设为B组。将A、B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使用尤瑞克林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48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设为A组;另48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尤瑞克林联合通心络胶囊的药物治疗,设为B组。将A、B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RS)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将A、B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A、B两组治疗中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B两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mRS评分优于A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有效率为91.67%,A组总有效率为79.1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和治疗后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尤瑞克林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用药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联合 通心络胶囊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治疗脑血栓67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耀东 郭春丽 +3 位作者 孙丽萍 段海平 王彦阔 杨华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S期79-80,共2页
笔者根据脑血栓形成的气血亏虚、痰瘀阻滞血脉的病理机制。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该病,其治疗效果与西医对照比较,疗效较好。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血栓 中医药疗法 参苓白术散/治疗应用
下载PDF
地黄饮子辅助治疗中风后球麻痹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耀东 段海平 孙丽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7期432-432,共1页
关键词 中风 假性球麻痹 地黄饮子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美金刚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海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1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美金刚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院进行治疗的88例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美金...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美金刚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院进行治疗的88例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美金刚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美金刚进行治疗,两组都以2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及全面衰退评分(GD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分及全面衰退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分及全面衰退评分明显优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美金刚可明显改善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认知能力,且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美金刚 中重度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从《内经》谈调阴阳、平为期治疗中风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耀东 孙丽萍 段海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9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中风治疗 调阴阳 平为期 中医理论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颈内动脉系统TIA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海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0期800-800,共1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治疗组加用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治疗组加用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颈内动脉系统TIA疗效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肝素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下载PDF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4
作者 温璞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8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单纯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单纯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癫痫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0.51±0.34次/年)明显低于对照组(1.24±0.71次/年),癫痫发作持续时间(2.26±1.14min/次)明显短于对照组(3.45±1.34min/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癫痫的发作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丙戊酸钠 脑卒中 继发癫痫
下载PDF
中药足浴治疗中风后偏瘫68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耀东 王敏 +1 位作者 段海平 孙丽萍 《中医外治杂志》 2009年第3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偏瘫 中风 中药足浴 外治法
下载PDF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琪 孙丽平 段海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第6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收治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后索、椎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12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下,13例行脊髓MRI...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收治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后索、椎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12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下,13例行脊髓MRI检查,8例脊髓后索呈等T1长T2长冬状信号。16例病人均作神经电生理检查,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13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7例,12例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或消失。结论维生素B12缺乏及吸收不良、运钴胺蛋白缺乏是SCD的主要病因;以脊髓后索、侧索、椎体束及周围神经损害为主要特征,测血清B12水平、脊髓MRI、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维生素B12 神经电生理 MRI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段海平 胡雅坤 +1 位作者 孙丽萍 王文利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或氯吡...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并酌情给予对症处理。治疗后1周,进行2组疗效评价。均依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同时监测血凝等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2.5%,对照组:有效率:55.0%,2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双抗血小板 脑卒中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海平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期109-109,111,共2页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9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应用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进行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9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应用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即常规应用治疗脑梗死,抗血小板及对症治疗等药物。两组患者都以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可明显提高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巴曲酶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录比格雷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耀东 孙丽萍 +1 位作者 马俊保 段海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期126-126,共1页
目的:观察录比格雷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方法: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录比格雷(波力维)75mg,1次/d,口服,通窍活血汤后水煎服,一日一剂,加水500ml煎至300ml,分早晚两次口服,或鼻饲,三周为一疗程,治疗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目的:观察录比格雷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方法: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录比格雷(波力维)75mg,1次/d,口服,通窍活血汤后水煎服,一日一剂,加水500ml煎至300ml,分早晚两次口服,或鼻饲,三周为一疗程,治疗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结果:总有效28例93.3%;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录比格雷具有活血、逐淤、涤痰、通络之效,对于以正气不足,血淤痰凝,脉络淤阻为主要病机的急性脑梗塞治疗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录比格雷 通窍活血汤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利军 《海峡药学》 2018年第10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到2018年1月收治并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到2018年1月收治并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连续治疗15d,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凝血功能变化[血浆粘稠度(PV)、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FIB、PT指标低于对照组,PV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凝血功能,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奥扎格雷钠 阿司匹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