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和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昌生 韩宗明 +1 位作者 张学贞 朱鸿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220-220,共1页
目的 探析肝外胆管结石采取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诊断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70例随机均分成A组与B组,A组实施常规围术期管理理念;B组实施FTS理念。比较2组康复效果。结果B组... 目的 探析肝外胆管结石采取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诊断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70例随机均分成A组与B组,A组实施常规围术期管理理念;B组实施FTS理念。比较2组康复效果。结果B组术后康复指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FTS理念应用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可加速康复进程,值得进一步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临床治疗 肝外胆管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昌生 韩宗明 +2 位作者 张学贞 刘培运 朱鸿波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且切口为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患者1 72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基础... [目的]探讨腹腔镜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且切口为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患者1 72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基础疾病)和手术相关资料(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间、麻醉方法、临床路径、手术分级、术前抗菌药物预防),统计1 726例患者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率,并观察各因素分布。[结果]基础疾病、麻醉方法是腹腔镜Ⅱ类切口围手术期SSI发生的影响因素,而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临床路径、手术分级、术前抗菌药物预防是腹腔镜Ⅱ类切口围手术期S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临床路径、手术分级、术前抗菌药物预防是腹腔镜Ⅱ类切口围手术期SSI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应综合考虑患者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手段降低S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Ⅱ类切口 围手术期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微创保胆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鸿波 韩宗明 +3 位作者 张学贞 苗战军 张昌生 卫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微创保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60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行微创保胆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FTS理念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而对照组行常规的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微创保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60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行微创保胆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FTS理念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而对照组行常规的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输液时间、住院费用、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胆囊功能恢复时间、恢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输液时间、住院治疗总费用均有减少;术后CRP升高程度降低及升高的持续时间缩短、胆囊功能恢复时间短、胆囊功能恢复程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过程中,遵循FTS理念,强化围手术期的处理,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应激反应,能更好地促进胆囊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加速病人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加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微创保胆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鸿波 韩宗明 张学贞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化病例对照设计,从保胆取石术后随访满1年的患者里随机抽取59例,其中胆囊功能恢复良好37例,功能恢复差22例,对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化病例对照设计,从保胆取石术后随访满1年的患者里随机抽取59例,其中胆囊功能恢复良好37例,功能恢复差22例,对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胆囊壁厚度、黏膜下结石、炎性病理、结石复发、糖尿病、手术时间、术后服药与患者胆囊功能恢复有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胆囊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为:结石复发(OR=13.121,P=0.046)、糖尿病(OR=12.263,P=0.043)、炎性病理(OR=6.891,P=0.037)、手术时间(OR=6.718,P=0.030)。结论:结石复发、糖尿病、胆囊长期慢性炎症、长时间手术操作是微创保胆术后胆囊功能恢复差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功能恢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