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卢长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8期20-22,33,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纤溶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恢复状态及神经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APTT、PT、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神经功能恢复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凝血纤溶指标,调节神经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凝血纤溶指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子宫内膜炎的研究
2
作者 李青洋 陈静 陶海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康妇炎胶囊在子宫内膜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6例子宫内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康妇炎胶囊在子宫内膜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6例子宫内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下腹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性生活质量[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NF-α、CRP、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FSF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子宫内膜炎利于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下腹疼痛程度,改善其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克林霉素磷酸酯 康妇炎胶囊
下载PDF
针药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于大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8期14-16,20,共4页
目的:探讨针药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针药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采用针药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评分、心功能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LVEF均上升,LVEDd、LAd及LVESd均下降,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Ad及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针药联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可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耐量,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针灸 运动康复训练 心功能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24小时心率震荡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素丽 黄世龙 刘颖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82-284,288,共4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意义及诊治价值。方法将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归入研究组,将同一时间段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士43例归... 目的研究并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意义及诊治价值。方法将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归入研究组,将同一时间段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士43例归入对照组,于所有受试者入院后为其实施心电监测,测定LVEF、LVEDD水平及BN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LVEDD、BNP、T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F及T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心功能指标及心率震荡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TO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随之升高,TS值随之降低,差异显著(p<0.05)。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TO及TS正常者BNP水平低于TO及TS异常者,LVEF水平高于TO及TS异常者,差异显著(p<0.05)。TO与BNP、LVEDD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p<0.05),TS水平与BNP、LVEDD及LVEF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参数与心功能、BNP等关联度较高,可作为临床评价心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心电图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率震荡现象 心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