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0例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应用改良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冯冰冰 张俊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6期158-160,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超声乳化手术应用于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为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138例(15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73例(75眼)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超声乳化手术,65例... 目的:分析改良超声乳化手术应用于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为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138例(15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73例(75眼)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超声乳化手术,65例(75眼)研究组患者行改良超声乳化手术,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数据。结果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应用改良超声乳化手术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与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高度近视 改良超声乳化手术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用于治疗老年人白内障术后疗效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冰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019-1020,共2页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用于老年白内障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160例术后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于术后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变化...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用于老年白内障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160例术后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于术后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2.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炎症渗出等也较对照组患者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善,同时,其视力改善程度大大增加。结论:老年人白内障术后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的疗效,减少术后炎症渗出程度,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二氯芬酸 老年人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冯冰冰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0期24-24,26,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3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患者视力恢复及眼内压控制情况,处理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视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有29...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3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患者视力恢复及眼内压控制情况,处理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视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有29眼(76.3%)最佳矫正视力≥0.3,眼内压均降到正常范围内。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眼压升高及前房纤维样渗出,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通过一次手术能够恢复视力、降低眼压,且手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冯冰冰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24期118-119,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32例(44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植入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术,分析其术后眼压、...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32例(44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植入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术,分析其术后眼压、视力等预后指标.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术后眼压8~16 mm Hg,平均12.5 mm Hg.视力<0.1者5眼,0.1 ~0.3者11眼,0.4~1.0者26眼.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植入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原文传递
改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冯冰冰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用于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开封市鼓楼医院眼科收治的138例(150只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3例... 目的分析改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用于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开封市鼓楼医院眼科收治的138例(150只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3例(75只眼)和实验组65例(75只眼)。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行改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和并发症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比较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7 d视力<0.1者7只眼(9.33%),术后1个月视力<0.1者2只眼(2.67%);对照组患者术后7 d视力<0.1者3只眼(4.00%),术后1个月视力<0.1者1只眼(1.33%);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0.63;P>0.05)。术前对照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 798.6±398.6)/mm2,实验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 796.8±396.2)个/mm2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106.4±512.8)个/mm2,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 298.6±550.5)个/mm2;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 408.3±521.7)个/mm2,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 568.7±530.6)个/mm2。经两因素重复检查方差分析发现,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5.63,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术前少(F时间=5.01,P<0.05)。再对各组内各时间点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6.37;P<0.025),研究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P<0.025),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8,P>0.025)。术后对照组患者发生人工晶状体在睫状沟固定者6只眼(8.00%),发生后囊破裂者7只眼(9.33%),发生黄斑水肿者7只眼(9.33%),发生角膜水肿者9只眼(12.0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67%;实验组患者发生人工晶状体在睫状沟固定者5只眼(6.67%),均为无后囊膜破裂、黄斑水肿及角膜水肿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P<0.05)。结论应用改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眼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高度近视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