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视性弱视96例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3期365-366,共2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斜视性弱视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对96例斜视性弱视患者,配镜3mo以上,对于视力没有提高的患者,通过先实施矫正手术,再实施弱视训练的步骤进行治疗。结果在全部96例患者... 目的分析并探讨斜视性弱视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对96例斜视性弱视患者,配镜3mo以上,对于视力没有提高的患者,通过先实施矫正手术,再实施弱视训练的步骤进行治疗。结果在全部96例患者中,89例为术后1wk眼位正位,占92.3%,3例为眼位偏斜欠矫,占3.3%,4例为过矫,占4.4%,23例为复视,占24.4%,术后患者lwk弱视眼的平均视力为(0.68±0.31),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在融合功能与立体视觉的患儿中,手术前有融合功能者17例,14例术后出现立体视觉,占82.4%;22例在术前无融合功能,12例术后出现立体视觉,占55.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将术前弱视眼的阿托品散瞳验光患者和术后1mo的进行比较,术前术后同1眼的屈光度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因眼位偏斜引起的弱视,可以不考虑弱视程度,均可先实施手术治疗斜视,患者弱视程度越轻,就要越早实施斜视矫正手术,才能保证患者术后建立较好的双眼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性弱视 双眼视功能 视功能恢复 短期疗效
下载PDF
儿童眼外伤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马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2期120-121,共2页
目的通过对儿童眼外伤各相关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儿童眼外伤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儿童眼外伤的致伤类型、致伤物、治疗措施等。结果儿童眼外伤常见致伤物:玩具枪、鞭炮烟花、棍棒、刀剪利器、化学物等。致盲最多是穿孔伤,... 目的通过对儿童眼外伤各相关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儿童眼外伤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儿童眼外伤的致伤类型、致伤物、治疗措施等。结果儿童眼外伤常见致伤物:玩具枪、鞭炮烟花、棍棒、刀剪利器、化学物等。致盲最多是穿孔伤,钝挫伤次之。治疗前无光感~<0.05者33眼,治疗后2眼,0.05~<0.3者43眼,治疗后13眼,≥0.3者治疗前34眼,治疗后达到92眼。结论强调重视和预防的重要性,及时正确的诊治、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可以降低眼外伤对视力的损害,提高脱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眼外伤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视知觉学习治疗对8岁以下逆散光性弱视儿童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鑫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5期2374-2376,共3页
目的:研究视知觉学习治疗对8岁以下逆散光性弱视儿童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开封眼病医院收治的120例逆散光性弱视儿童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接受视知觉学习治... 目的:研究视知觉学习治疗对8岁以下逆散光性弱视儿童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开封眼病医院收治的120例逆散光性弱视儿童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接受视知觉学习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综合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视力水平、散光程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09%)、治疗依从性(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时,观察组患眼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散光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VEP P100波幅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治疗有利于增强治疗依性,提高视力水平,降低散光程度,改善视觉敏感度、视神经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散光性弱视视 知觉学习 视力水平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不同近视程度儿童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闫利霞 黄晓 张鑫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20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近视程度儿童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近视患儿86例,均为单眼近视,共86例。按近视程度分类:轻度39例、中度30例、高度17例,将其分别纳入轻度组、中度组及重... 目的分析不同近视程度儿童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近视患儿86例,均为单眼近视,共86例。按近视程度分类:轻度39例、中度30例、高度17例,将其分别纳入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统计三组患儿身高、眼轴、屈光、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情况。比较三组患儿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年龄、身高、眼轴、屈光、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的情况,分析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三组患儿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厚度由低到高依次是高度组(231.56±12.57)μm、中度组(236.87±12.53)μm、低度组(281.73±12.54)μm。三组患儿身高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屈光、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高度相关,屈光、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不相关性不明显。相关综合性分析发现眼轴、性别与身高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相关密切,而眼压、年龄、屈光与其无明显线性关系。且各因素的VIF<10,不存在共线性关系,提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眼轴负相关,与身高正相关。结论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受近视程度影响,高度近视患儿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最薄,其厚度变化受眼轴、屈光、视网膜黄斑中心厚度及眼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黄斑中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