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发冠心病发病机制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雷悦云 邵磊 +1 位作者 高传玉 张优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31-335,共5页
早发冠心病是指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发生于青年的冠心病,多伴有家族史,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人们试图从基因多态性的角度揭示早发冠心病的发生,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目前对早发冠心病致病... 早发冠心病是指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发生于青年的冠心病,多伴有家族史,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人们试图从基因多态性的角度揭示早发冠心病的发生,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目前对早发冠心病致病基因的寻找大多集中在内皮损伤、炎性反应、脂质代谢异常、血栓形成等主要发病机制,现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拟从发病机制的角度论述多种类型的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 发病机制 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HCY、LPa与性别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利杰 高传玉 +4 位作者 王宪沛 齐大屯 张优 李牧蔚 白民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与性别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12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入院后行血脂等常规检查,1周内行冠脉造影,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正常组(CAN)、冠...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与性别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12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入院后行血脂等常规检查,1周内行冠脉造影,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正常组(CAN)、冠脉狭窄组(CAS),并将CAS组分为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将HCY、LPa与性别及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CAS组与CAN组血浆HCY、L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支组、双支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C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组与单支组、多支组与双支组血浆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AS组的LPa水平明显高于C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支组、双支组、多支组血浆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男性与女性血浆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HCY和LPa水平与冠脉病变相关,且男女患者血浆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LPa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病变程度 同型半胱氨酸 脂蛋白A 性别
下载PDF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冠状动脉钙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利杰 高传玉 +5 位作者 王宪沛 齐大屯 张优 李牧蔚 刘伟利 都培远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 研究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颐性分析577例可疑冠心病的门诊患者,均行冠状动脉双源CT和FT3检测,对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随访(8~29个月),记录主... 目的 研究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颐性分析577例可疑冠心病的门诊患者,均行冠状动脉双源CT和FT3检测,对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随访(8~29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生.根据患者FT3水平分为低FT3组(n=126)和正常FT3组(n=451);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分为CACS> 100组(n =235)和CACS≤100组(n =342).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率分析,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冠状动脉钙化和MACE的相关因素.结果 低FT3组(FT3<3.5 pmol/L)的冠状动脉钙化负荷[146.7(55.8,599.1)比34.8(0,261.9),P<0.001]和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FT3组[7.9%(10/126)比2.0%(9/451),P=0.003];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显示FT3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有关(OR=0.442,95% CI =0.317~0.618,P<0.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FT3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FT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ACS> 100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CACS≤100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血FT3水平是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和MACE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低FT3水平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钙化程度越重,越易发生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疗效和住院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刘馨允 邢文露 +4 位作者 江继承 张优 王山 张华 高传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并评价影响住院死亡的因素。方法河南省73家医院连续纳入1226例急性STE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65岁组和≥65岁组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心血...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并评价影响住院死亡的因素。方法河南省73家医院连续纳入1226例急性STE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65岁组和≥65岁组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等指标差异;比较老年急性STEMI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各因素差异,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的相关因素。结果排除溶栓过程中死亡的7例患者,最终对1219例急性STEMI患者进行分析。<65岁组899例(73.7%),≥65岁组320例(26.3%)。梗死血管再通率在<65岁组和≥65岁组中分别为89.4%和89.1%(P=0.85)。与<65岁组相比,≥65岁组溶栓后住院期间死亡率高(1.6%vs.4.7%,P=0.002)、心力衰竭和休克(0.8%vs.2.2%,P=0.04)发生率高。在≥65岁组中,住院死亡患者15例(4.7%),住院存活患者305例(95.3%)。与住院存活老年患者(≥65岁)相比,住院死亡老年患者男性比例和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均较低,心功能Killip分级、心力衰竭、休克和心肌再梗死的发生率均较高(P均<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女性(OR=3.54,95%CI:1.09~11.43)和Killip分级高(OR=1.72,95%CI:1.00~2.94)的老年患者发生溶栓后死亡的风险增加,心肌梗死后血管再通(OR=0.07,95%CI:0.02~0.21)的老年患者发生溶栓后死亡的风险降低。结论溶栓可作为老年急性STEMI患者的早期再灌注治疗手段。与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溶栓后住院死亡率较高,女性和Killip分级高是影响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溶栓 老年 死亡
下载PDF
河南省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人群血脂现况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刘馨允 邢文露 +8 位作者 江继承 高传玉 张优 王山 周刚 杜连心 伍成奇 侯刚 王宇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0-366,共7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人群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情况。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新乡市获嘉县、濮阳市华龙区、鹤壁市淇县、洛阳市西工区和平顶山市舞钢市6个区县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71 285名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人群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情况。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新乡市获嘉县、濮阳市华龙区、鹤壁市淇县、洛阳市西工区和平顶山市舞钢市6个区县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71 285名年龄35~75岁的当地户籍居民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液样本。根据是否符合高血压病和/或糖尿病诊断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非高血压非糖尿病组(29 427例)、高血压非糖尿病组(21 965例)、糖尿病非高血压组(8 009例)和高血压糖尿病组(11 884例),比较各组间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情况。结果调查对象的总体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为4.37(3.78,5.05)mmol/L,甘油三酯(TG)水平为1.27(0.97,1.8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为2.34(1.88,2.8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1.31(1.08,1.59)mmol/L。除65~75岁女性TC水平、55~64岁和65~75岁女性LDL-C水平外,非高血压非糖尿病组、高血压非糖尿病组、糖尿病非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糖尿病组不同年龄段(包括35~44、45~54、55~64和65~75岁)和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TC、TG、LDL-C和H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除35~44岁男性LDL-C和HDL-C水平及65~75岁女性LDL-C水平外,非高血压非糖尿病组、高血压非糖尿病组、糖尿病非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糖尿病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TC、TG、LDL-C和HDL-C异常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打鼾、地域和体重指数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1.221,95%CI 1.113~1.339,P<0.01)、糖尿病(OR=1.636,95%CI 1.461~1.833,P<0.0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OR=1.832,95%CI 1.658~2.023,P<0.01)是TC异常的危险因素;高血压(OR=1.566,95%CI 1.478~1.659,P<0.01)、糖尿病(OR=2.182,95%CI 2.031~2.342,P<0.0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OR=2.655,95%CI 2.492~2.829,P<0.01)是TG异常的危险因素;糖尿病(OR=1.510,95%CI 1.309~1.742,P<0.0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OR=1.461,95%CI 1.285~1.661,P<0.01)是LDL-C异常的危险因素;糖尿病(OR=1.261,95%CI 1.180~1.346,P<0.01)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OR=1.195,95%CI 1.126~1.268,P<0.01)是HDL-C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河南省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应尽早采取血脂教育和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原文传递
休克指数及矫正休克指数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山 张优 +4 位作者 高传玉 戴国友 刘馨允 张军慧 程倩倩 《心电与循环》 2019年第6期482-487,共6页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I)、修正SI(MSI)、年龄调整SI(age SI)、年龄调整修正SI(age MSI)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河南省17家医院就诊的发病30d内的1686例STEMI患者为研...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I)、修正SI(MSI)、年龄调整SI(age SI)、年龄调整修正SI(age MSI)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河南省17家医院就诊的发病30d内的1686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内转归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比较性别、年龄、入院体征、再灌注治疗,根据入院时血压及心率计算SI、MSI、age SI及age MSI,并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风险评分作比较,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择最佳截断点,采用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比较各指标预测价值,采用多层次模型评估各指标对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效应值,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对效应值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中位年龄、女性、缺血性卒中病史、前壁心肌梗死及Killip分级2级以上比例均高于存活组,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压更低、心率较快且24h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显著低于存活组,院内应用双抗、他汀及ACEI/ARB类药物比例均低于存活组;age SI及age MSI AUC与TIMI风险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I风险评分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均小于age SI,age MSI的Youden指数高于TIMI风险评分;分层模型分析显示,age SI(OR 5.97,95%CI:3.33-10.71)及age MSI(OR 4.65,95%CI:2.58-8.40)对STEMI患者院内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结果与多层次模型一致。结论age SI及age MSI预测STEM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作用与TIMI风险评分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指数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TIMI风险评分
下载PDF
预约就诊对诊室血压测量值的影响
7
作者 赵林蔚 高传玉 +5 位作者 王宪沛 张优 朱利杰 王硕 刘馨允 史永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 探讨预约就诊对诊室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869例,按照是否预约就诊分为2组,采用t检验比较诊室内血压值与家庭自测血压值组间的差异,并采用... 目的 探讨预约就诊对诊室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869例,按照是否预约就诊分为2组,采用t检验比较诊室内血压值与家庭自测血压值组间的差异,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①诊室收缩压及舒张压测量值均高于家庭自测舒张压及收缩压测量值[(141.97±19.94)mm Hg比(132.07±16.38)mm Hg,P<0.01;(87.50±13.38)mm Hg比(83.50±12.09)mm Hg,P<0.01].②未预约就诊组患者诊室内收缩压(OSBP)及其与家庭自测收缩压(HSBP)的差值绝对值(I△SBPI)的平均值均明显高于预约就诊组[(143.47±20.36)mm Hg比(140.03-±16.09)mm Hg,P<0.01;(13.54±13.87)mm Hg比(8.52±12.06)mm Hg,P<0.0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校正年龄、性别、心率、BMI等因素后,预约就诊(OR=0.532,95%CI 0.403~0.704)与I△SBPI相关.结论 ①诊室收缩压及舒张压测量值均高于家庭自测值.②预约就诊可减少OSBP测量值与HSBP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约就诊 诊室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下载PDF
诊室噪声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林蔚 曹苑 +5 位作者 苏恩勇 杨晓航 朱彬彬 张优 朱利杰 高传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诊室噪声对诊室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能提供近30 d内家庭自测血压数据、且符合入组标准的869例,按照就诊时诊室噪声是否符合《中华人民... 目的探讨诊室噪声对诊室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能提供近30 d内家庭自测血压数据、且符合入组标准的869例,按照就诊时诊室噪声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55 dB)分为2组,比较诊室内血压值与家庭自测血压值的差异(|△SBP|),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诊室噪声超标组(>55 dB)诊室收缩压及|△SBP|均明显高于诊室内噪声达标组(≤55 dB)[(144.04±21.58)mmHg比(140.06±18.11)mmHg,P=0.003;(13.44±14.67)mmHg比(9.52±12.19)mmHg,P<0.001],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诊室噪声达标与|△SBP|相关(OR=0.648,95%CI:0.494~0.850)。结论诊室内噪声是否达标影响诊室内收缩压测量值与家庭自测收缩压值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诊室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下载PDF
血清YKL-40水平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倪占玲 张优 +2 位作者 戴国友 张山 高传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1514-1518,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甲壳质酶蛋白(YKL-40)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数据库,同时辅以手动检索等,搜集血清YKL-40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 目的分析血清甲壳质酶蛋白(YKL-40)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数据库,同时辅以手动检索等,搜集血清YKL-40水平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1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检索并入选的国内外15篇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病人的血清YKL-40水平更高[SMD=1.95,95%CI(1.15,2.75),P<0.00001];按不同国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韩国和丹麦人群中,冠心病病人血清YKL-40水平与对照人群血清YKL-4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病人表达更高[中国:SMD=2.08,95%CI(0.89,3.26),P=0.0006;韩国:SMD=0.65,95%CI(0.16,1.14),P=0.009;丹麦:SMD=0.81,95%CI(0.54,1.08),P<0.00001],然而土耳其和波兰人群冠心病病人和对照人群YKL-40水平则无统计学意义[土耳其:SMD=4.48,95%CI(-2.85,11.82),P=0.23;波兰:SMD=0.20,95%CI(-0.22,0.61),P=0.35]。结论YKL-40有可能作为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甲壳质酶蛋白 诊断 META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迂曲与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一 李文涛 +6 位作者 张优 王山 林青 李牧蔚 朱中玉 王宪沛 高传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805,共8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冠状动脉(冠脉)迂曲的发生率及其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10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和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室间隔HCM患者,根据性... 目的:探讨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冠状动脉(冠脉)迂曲的发生率及其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10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和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室间隔HCM患者,根据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1∶1配对非HCM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有无冠脉迂曲将室间隔HCM组分为冠脉迂曲组和非冠脉迂曲组。比较室间隔HCM组和对照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导致冠脉迂曲的危险因素。随访室间隔HCM患者至2022年7月1日,主要终点事件是恶性心律失常、缺血性卒中、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比较冠脉迂曲组和非冠脉迂曲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病密度,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室间隔HCM患者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室间隔HCM组和对照组各156例患者,年龄均为(57.0±11.4)岁,两组女性各75例(48.1%)。室间隔HCM组冠脉迂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3.5%比36.5%, P<0.01),冠脉迂曲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室间隔HCM是导致冠脉迂曲的危险因素( OR=3.27,95% CI:2.02~5.29, P<0.01)。经过(2.5±1.2)年随访,室间隔HCM患者中,冠脉迂曲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病密度高于非冠脉迂曲组( P=0.02),冠脉迂曲评分每升高1分增加室间隔HCM患者53%的主要终点事件风险( HR=1.53,95% CI:1.26~1.86, P<0.01)。 结论:室间隔HCM患者易伴发冠脉迂曲,且程度更重;冠脉迂曲是室间隔HCM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室间隔 冠状动脉 迂曲 预后 冠状动脉迂曲评分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心脏瓣膜置换术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进展至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11
作者 范晓光 尤针针 +5 位作者 王山 霍帅 朱梦远 阎磊 顾玥 邵凤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222-2228,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相关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进展至慢性肾脏病(CKD)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既往无CKD且术后发生AKI的患者。...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相关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进展至慢性肾脏病(CKD)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既往无CKD且术后发生AKI的患者。出院后随访至少90 d,研究终点为AKI发生90 d后进展为CKD,按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CKD组和非CKD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_(1),Q_(3))表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相关AKI进展至CKD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效能。结果共纳入14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相关AKI患者,男86例,女63例,年龄(59.0±10.2)岁,其中27例(18.1%)患者在AKI发生后90 d进展为CKD。与非CKD组相比,CKD组患者年龄较大[66(58,70)比59(53,64)岁],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低[76.3(65.8,98.5)比92.7(78.5,101.6)ml·min^(-1)·(1.73 m^(2))^(-1)],术前合并高血压比例较高[51.9%(14/27)比27.9%(34/122)],出院时血肌酐较高[136(101,165)比86(65,10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OR=1.063,95%CI:1.001~1.129,P=0.047)、术前合并高血压(OR=3.070,95%CI:1.105~8.532,P=0.031)及出院时血肌酐较高(OR=1.026,95%CI:1.013~1.038,P<0.001)是心脏瓣膜置换术相关AKI患者进展至CKD的危险因素。由年龄、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前eGFR和出院时血肌酐建立的风险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95%CI:0.790~0.940,P<0.001)。结论年龄较大、术前合并高血压及出院时血肌酐较高是心脏瓣膜置换术相关AKI患者进展至CK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中心临床试验分析 被引量:45
12
作者 刘馨允 张优 +8 位作者 李牧蔚 王宪沛 齐大屯 郝培远 张华 程倩倩 赵洛沙 高传玉 胡大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6-770,共5页
目的 评价瑞替普酶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河南省73家医院参加本临床试验,1 22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符合入排标准入选,接受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其中男性1 014例(82.... 目的 评价瑞替普酶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河南省73家医院参加本临床试验,1 22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符合入排标准入选,接受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其中男性1 014例(82.7%),女性212例(17.3%),年龄59.0(51.0,66.0)岁,溶栓后通过监测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及心律变化判断溶栓再通率,并观察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出血事件采用全球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策略(GUSTO)分级.同时对发病距溶栓不同时间段(≤6 h和6~12 h)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瑞替普酶溶栓后120 min血管再通率为89.3%(1 089/1 219),平均再通时间为(59.96±26.86) min.发病距溶栓时间≤6h组的再通率90.3%(988/1 094)高于6~12h组的80.8%(101/125,P=0.001);但两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2.6%(28/1 094)和0.8%(1/125),出血率分别为5.9% (64/1 094)和5.6%(7/1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溶栓后住院期间总病死率为2.4%(29/1 219),血管未开通者的病死率为10.8%(14/130),高于再通者的1.4%(15/1 089,P<0.001);溶栓后住院期间出血总发生率为5.8%(71/1 219),GUSTO分级严重出血3例(0.2%),均为脑出血,其中2例死亡.结论 瑞替普酶具有较高的梗死血管再通率及较低的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2019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优 高传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引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作为一种心血管急危重症,严重威胁民众健康[1-2]。关于STEMI诊疗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在PubMed网站,我们使用“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作为主题词,文... 引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作为一种心血管急危重症,严重威胁民众健康[1-2]。关于STEMI诊疗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在PubMed网站,我们使用“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作为主题词,文章类型为“Clinical Trial”,检索了2019年度医学综合类期刊影响因子前8名(NEJM,Lancet,JAMA,Nat Rev Dis Primers,BMJ,Ann Intern Med,JAMA Intern Med,PLoS Med)及心血管专业期刊前10名(Circulation,Eur Heart J,Nat Rev Cardiol,JACC,Circ Res,JAMA Cardiol,JACC Cardiovasc Imaging,Eur J Heart Fail,JACC Heart Fail,JACC Cardiovasc Interv)的大型临床研究,筛选出21篇论文,逐一阅读原文,最终筛选出引用较高或我们认为比较有意义的11项研究,分为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微血管阻塞、完全血运重建与靶血管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体外生命支持和抗栓治疗5个方面,我们对此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血管专业 抗栓治疗 STEMI JAMA 文章类型
原文传递
Impella心脏轴流泵与心源性休克救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传玉 Rafiq Ahmed BHAT +1 位作者 张静 张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9期833-837,共5页
心源性休克的常见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包疾病、心肌炎、开胸手术,其主要表现为心输出量下降、平均动脉压下降、终末靶器官灌注不足,休克进入死亡瀑布。尽管介入、溶栓技术取得很大进步,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 心源性休克的常见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包疾病、心肌炎、开胸手术,其主要表现为心输出量下降、平均动脉压下降、终末靶器官灌注不足,休克进入死亡瀑布。尽管介入、溶栓技术取得很大进步,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病死率仍高达50%以上。Impella是心脏血流动力学辅助装置轴流泵,可稳定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左心室负荷,增加器官的有效灌注,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就目前治疗心源性休克面临的挑战及Impella心脏轴流泵在心源性休克救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机械循环支持 Impella心脏轴流泵 临床预后
原文传递
肾动脉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林蔚 朱利杰 +1 位作者 张优 高传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2期194-196,共3页
肾动脉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方法,通过消融分布于肾动脉血管壁中的交感神经纤维,阻断神经冲动在中枢交感神经系统与肾脏间的传递,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目前,肾动脉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术还用于治疗心力衰... 肾动脉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方法,通过消融分布于肾动脉血管壁中的交感神经纤维,阻断神经冲动在中枢交感神经系统与肾脏间的传递,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目前,肾动脉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术还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疾病。但对肾动脉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术的治疗效果临床尚存争议。本文就肾动脉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高血压 肾动脉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术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结局和健康状态性别差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若瑶 王秀玲 +4 位作者 郭巍鸿 高传玉 张优 王宪沛 郑昕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9期960-963,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结局如死亡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等,健康状态如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等也日益受到临床关注。我国行PC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结局如死亡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等,健康状态如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等也日益受到临床关注。我国行PCI术的女性患者约占30%,PCI术后临床结局、健康状态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目前的观点尚不一致。本文就PCI术后临床结局、健康状态性别差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结局 健康状态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疗效 被引量:32
17
作者 张优 高传玉 +6 位作者 李牧蔚 刘洪智 王宪沛 杨宏辉 王现青 朱中玉 胡大一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 探讨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最佳时机.方法 连续人选118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应用组(术前至少4h开始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和对照组(术中或术后临时应用).观... 目的 探讨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最佳时机.方法 连续人选118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应用组(术前至少4h开始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和对照组(术中或术后临时应用).观察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急性血栓事件及7d、30 d、6个月和1年有效性终点(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及缺血性卒中)及安全性终点(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结果 104例STEMI患者(每组各52例)最终行择期PCI.早期应用组较对照组提前(5.9±2.9)h应用替罗非班.两组PCI前后TIMI血流[术前0级18例(34.6%)比19例(36.5%),3级28例(53.8%)比27例(51.9%);术后3级52例(100%)比51例(98.1%)],术前CK-MB水平[(12.9 ±5.1)U/L比(12.0 ±5.2)U/L]及术后12 ~24 h与术前CK-MB差值[(1.0 ±6.2)U/L比(2.3±8.3)U/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32例应用替罗非班,其中因血栓事件紧急应用8例.两组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比15.4%,P>0.05).两组各时间点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轻微出血(15.4%比5.8%,P=0.11)和轻度血小板减少(0.0%比1.9%,P=1.0)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行择期PCI的STEMI患者,推荐术中或术后紧急使用替罗非班,不推荐常规早期应用.临床研究注册号ChiCTR-TRC-100008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原文传递
中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成功介入治疗后即刻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优 高传玉 +7 位作者 朱中玉 刘洪智 王宪沛 杨宏辉 李牧蔚 王现青 齐大屯 胡大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31-735,共5页
目的 探讨中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即刻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46例成功行PCI的中高危NSTE-ACS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PCI后即刻静脉应用替... 目的 探讨中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即刻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46例成功行PCI的中高危NSTE-ACS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PCI后即刻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共122例)和对照组(PCI后即刻静脉应用生理盐水,共124例)。主要有效性终点为术后30 d复合终点(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次要有效性终点为术后7 d和6个月复合终点的发生率。安全性终点为术后3 d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30 d主要有效性终点的发生率为0.9%(1/117),对照组为3.3%(4/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0)。术后7 d两组之间复合终点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 (1/122) 比 3.2% (4/124), P=0.38]。术后6个月,替罗非班组的复合终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 (1/117)比5.9% (7/118),P=0.07]。替罗非班组术后6个月无复合终点发生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9.2%比94.2%, log-rank检验P=0.03)。术后3 d,未发生GUSTO中重度出血和重度血小板减少。 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轻微出血[13.1% (16/122)比 7.3% (9/124),P=0.13] 和轻度血小板减少[0.8% (1/122)比0.8% (1/124), P=1.00]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中高危NSTE-ACS患者,成功PCI后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术后6个月的无事件生存率,且不增加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9
19
作者 肖文涛 高丽君 +4 位作者 高传玉 高永举 戴国友 李牧蔚 王宪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5-578,共4页
目的比较经冠状动脉内移植单个核干细胞(MNC)和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DCM患者随机分成MNC移植组(n=16)、MSC移植组(n=17)和对照组(n=20),均通过大腔导管于冠... 目的比较经冠状动脉内移植单个核干细胞(MNC)和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DCM患者随机分成MNC移植组(n=16)、MSC移植组(n=17)和对照组(n=20),均通过大腔导管于冠状动脉内分别注入等量MNC、MSC和生理盐:水。随访3个月并记录不同时期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肌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等指标,同时记录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术后1个月时,两移植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均〈0.05),但仅MSC移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径和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均较术前减小,但各组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3个月时,两移植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增大(P均〈0.05),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两移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移植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径和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均〈0.05),但仅MSC移植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3)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各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细胞移植治疗DCM安全、有效,MSC移植的疗效相对于MNC移植而言优势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骨髓祖代细胞 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28例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介入封堵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同峰 孙子瑞 +4 位作者 蒋亚鹏 韩宇 韩艳 高传玉 刘煜昊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对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介入封堵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科介入封堵治疗的28例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根据是否应用IABP分为IABP组(16例)及非IABP组(12...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对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介入封堵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科介入封堵治疗的28例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根据是否应用IABP分为IABP组(16例)及非IABP组(12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心导管数据,探讨IABP应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非IABP组与IABP组梗死部位存在显著差异(P=0.048),而入院时收缩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罪犯血管、是否全闭、是否合并室壁瘤、急性心肌梗死至室间隔穿孔时间、穿孔部位、穿孔大小、心肌梗死至封堵天数、手术成功率等相比较未见明显差异。IABP组主动脉舒张末期压力、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及左向右分流量均较非IABP组降低(均P<0.05)。2组主动脉舒张期峰值压力无显著差异(P=0.068)。结论:IABP可在不影响全身灌注的前提下,降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左室后负荷,从而降低左室收缩压,减少左向右分流,进一步降低左心室前负荷,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穿孔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导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