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它们何以长期流传 流传超30年的河南现代戏剧目评析
1
作者 刘景亮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经常看到有些现代戏剧目,费时费力地立上舞台,演不了两场三场便偃旗息鼓,甚至不惜工本、力求豪华、圈内人争相捧场的某些剧目,也难以流行、流传,逃不脱速朽命运。这倒是让我想到了河南的一些现代戏,它们已经流传了30年以上,至今仍在流... 经常看到有些现代戏剧目,费时费力地立上舞台,演不了两场三场便偃旗息鼓,甚至不惜工本、力求豪华、圈内人争相捧场的某些剧目,也难以流行、流传,逃不脱速朽命运。这倒是让我想到了河南的一些现代戏,它们已经流传了30年以上,至今仍在流传。我大致盘点一下,有《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倔公公犟媳妇》《倒霉大叔的婚事》《儿大不由爹》《五福临门》《酷情》《黑娃还妻》《嫁母》,还有一出小戏《掩护》。其中,《小二黑结婚》1953年首演,至今已整整70年;《朝阳沟》1958年首演,已65个春秋;小戏《掩护》于1959年创作,已64个年头……它们何以能长期流传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二黑结婚》 现代戏 《朝阳沟》 五福临门 小戏 圈内人 剧目 流传
原文传递
对于福建几出戏叙事方法的感悟
2
作者 刘景亮 《福建艺术》 2021年第3期4-9,共6页
2021年时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盛事,本刊特此推出专题栏目“特别策划·百年回响”,特邀相关艺术名家撰写文章,回顾百年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导下福建乃至全国的文艺创作,总结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美术等方面取得的... 2021年时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盛事,本刊特此推出专题栏目“特别策划·百年回响”,特邀相关艺术名家撰写文章,回顾百年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导下福建乃至全国的文艺创作,总结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美术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新时期以来在“三并举”的文艺指导思想下,我省在传统剧目改编或传奇戏新编中收获了许多优秀作品,体现了“戏剧创作中的整体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样式 莆仙戏 梨园戏 叙事方法 闽剧 芗剧 《保婴记》 御碑亭
下载PDF
戏为百姓作 谈李云的艺术追求
3
作者 刘景亮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63,共3页
曾经看过李云先生编剧并导演的两出豫剧现代戏《泥笛泪》《老屋》,一直忘不掉,剧中的一些人物、场景,时不时地在眼前萦绕。连我自己也不明白,这两出戏为何给我留下如此深的印象。为此,我找来《泥笛泪》《老屋》的视频,清心凝神,再次欣赏... 曾经看过李云先生编剧并导演的两出豫剧现代戏《泥笛泪》《老屋》,一直忘不掉,剧中的一些人物、场景,时不时地在眼前萦绕。连我自己也不明白,这两出戏为何给我留下如此深的印象。为此,我找来《泥笛泪》《老屋》的视频,清心凝神,再次欣赏,仍然感到有异乎寻常的亲切感和感染力。认真分析,我终于看出了李云先生创作的出发点是为百姓写戏。选取的题材、采用的方法全在有利于普通观众接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剧现代戏 艺术追求 亲切感 百姓 《老屋》 感染力
原文传递
继承创新 与时俱进——河南戏剧70年
4
作者 刘景亮 《东方艺术》 2019年第5期4-13,共10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河南戏剧获得新生,现已走过70年历程。戏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艺术水平日益提升,戏剧传统和传统剧目在传承中与时俱进,新的优秀剧目和理论成果不断涌现,不同的风格样式得到同样的尊重,多样化的发展满足着广大民...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河南戏剧获得新生,现已走过70年历程。戏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艺术水平日益提升,戏剧传统和传统剧目在传承中与时俱进,新的优秀剧目和理论成果不断涌现,不同的风格样式得到同样的尊重,多样化的发展满足着广大民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河南戏剧的70年,是光辉灿烂的7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样式 戏剧传统 河南戏剧 继承创新 传统剧目 审美需求 多元化 与时俱进
原文传递
传统经典的守护和转换 豫剧《程婴救孤》的启示
5
作者 刘景亮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29,共3页
河南豫剧院二团重新打造的传统经典剧目《程婴救孤》,从2002年立上舞台至今,整整21个年头了。21年,仅河南豫剧院二团就演出近2000场,全国有多个剧种、数十个戏曲团体搬演或移植演出,共演出近2万场。此剧走进了意大利、法国、美国、泰国... 河南豫剧院二团重新打造的传统经典剧目《程婴救孤》,从2002年立上舞台至今,整整21个年头了。21年,仅河南豫剧院二团就演出近2000场,全国有多个剧种、数十个戏曲团体搬演或移植演出,共演出近2万场。此剧走进了意大利、法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等世界三大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欢迎。此剧在国内和国际还斩获了多项大奖。一出戏能够获得这样的演出盛况和艺术效果,委实难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剧目 演出 《程婴救孤》 河南豫剧院 豫剧 一出戏 搬演 传统经典
原文传递
抑制垄断 提升演员创造力 革新戏曲创作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景亮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1,共4页
经常听戏曲界人士谈论戏曲存在的问题:剧种趋同,大师难觅,新的流派更难出现,有高原无高峰,形式大于内容……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过分看重艺术的政治功利性、过分强调题材的重大而忽视文化的、人性的、精神层面的开掘;继承和创新关... 经常听戏曲界人士谈论戏曲存在的问题:剧种趋同,大师难觅,新的流派更难出现,有高原无高峰,形式大于内容……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过分看重艺术的政治功利性、过分强调题材的重大而忽视文化的、人性的、精神层面的开掘;继承和创新关系处理不当;创作者心态浮躁、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薄弱,等等。然而,我以为,还有一个十分重要、人们却不大关注的原因,这就是:现有的戏曲生产机制存在问题。不革新戏曲生产机制,戏曲的许多现存问题都难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界 创作机制 革新 创造力 演员 垄断 文化积累 生产机制
原文传递
让戏曲返回百姓生活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景亮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5,共3页
我们以前在谈论戏曲与生活关系的时候,大多是在谈戏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于戏曲应该返回生活,以及如何返回生活、融入生活,尤其是返回和融入百姓的生活,关注不够。然而,戏曲只有能够返回百姓生活,融入百姓生活,才能根深叶茂,才有生... 我们以前在谈论戏曲与生活关系的时候,大多是在谈戏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于戏曲应该返回生活,以及如何返回生活、融入生活,尤其是返回和融入百姓的生活,关注不够。然而,戏曲只有能够返回百姓生活,融入百姓生活,才能根深叶茂,才有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于生活 融入生活 百姓生活
原文传递
闪光的金凤凰——瞻仰一代宗师马金凤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景亮 《东方艺术》 2022年第3期12-16,共5页
豫剧一代宗师马金凤离开了我们,留下了她的艺术和艺术精神。有人说她是“洛阳牡丹”,也有人说她是“闪光的金凤凰”。两个称谓,我更喜欢后者,因为后者与她的名字有关,而且,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这位艺术大师时,看到的正是她闪光的... 豫剧一代宗师马金凤离开了我们,留下了她的艺术和艺术精神。有人说她是“洛阳牡丹”,也有人说她是“闪光的金凤凰”。两个称谓,我更喜欢后者,因为后者与她的名字有关,而且,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这位艺术大师时,看到的正是她闪光的艺术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金凤 洛阳牡丹 艺术人生 金凤凰 一代宗师 闪光 艺术大师
原文传递
这出戏,让我眼前一亮
9
作者 刘景亮 《东方艺术》 2021年第3期41-46,共6页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常看戏形成了"审美疲劳",这两年看了那么多戏,让我产生审美冲动、留下鲜明印象的剧目确实不多。不过,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期间看到洛阳市曲剧院演出的曲剧《河洛工匠》,着实让我眼前一亮。一《河洛工匠...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常看戏形成了"审美疲劳",这两年看了那么多戏,让我产生审美冲动、留下鲜明印象的剧目确实不多。不过,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期间看到洛阳市曲剧院演出的曲剧《河洛工匠》,着实让我眼前一亮。一《河洛工匠》是一出实实在在的工业题材剧目,这是让我眼前一亮的首要原因。因为我早就想经历一下看工业题材剧目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题材 审美疲劳 审美体验 曲剧 河洛 工匠 审美冲动 剧目
原文传递
对于老朋友的新认识
10
作者 刘景亮 《东方艺术》 2020年第1期55-59,共5页
最近,阅读了一些介绍罗云先生的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他的一段简介:1964年从事导演工作以来,他导演170多部舞台剧,其中,25部发行光碟,14部中央电视台播放;创作、改编、移植剧本,大戏9部,小戏1出;执导电视剧30多集、电视综艺晚会20... 最近,阅读了一些介绍罗云先生的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他的一段简介:1964年从事导演工作以来,他导演170多部舞台剧,其中,25部发行光碟,14部中央电视台播放;创作、改编、移植剧本,大戏9部,小戏1出;执导电视剧30多集、电视综艺晚会20多台;为《梨园春》栏目导演节目600余个;在3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艺术评论、论文等300余篇,结集出版为《艺耕集》《戏曲艺术散论》(上、下卷)。他还有广泛的兴趣,学习了针灸,在绘画、书法、篆刻方面颇有造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评论 结集出版 电视综艺晚会 舞台剧 《梨园春》 电视剧 戏曲艺术 小戏
原文传递
有感于杨兰春先生的几件日常琐事——为纪念杨兰春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
11
作者 刘景亮 《东方艺术》 2020年第5期24-27,共4页
为戏曲现代戏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杨兰春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一直萦绕在我的眼前,而且越来越清晰。特别是他的一些日常琐事似乎扎根于我的脑海,时常在记忆中闪现,越来越让我感动。在纪念他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想挑... 为戏曲现代戏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杨兰春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一直萦绕在我的眼前,而且越来越清晰。特别是他的一些日常琐事似乎扎根于我的脑海,时常在记忆中闪现,越来越让我感动。在纪念他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想挑选出他的最让我无法忘记的、感动至深的几件琐事,与大家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琐事 杨兰春 戏曲现代戏 感动 卓越贡献 纪念
原文传递
舞台演出所散发的团体精神——看浙江婺剧院演出的感悟
12
作者 刘景亮 《东方艺术》 2018年第12期44-47,共4页
前不久,浙江婺剧院举行经典剧目巡回演出,途径郑州,演出了《白蛇传》《穆桂英》,剧场效果之热烈堪称"罕见"。《白蛇传》中的"水斗""断桥",《穆桂英》中的武打场面,观众几乎是一直在鼓掌叫好。文场中的优美唱腔和表演动作也时时赢... 前不久,浙江婺剧院举行经典剧目巡回演出,途径郑州,演出了《白蛇传》《穆桂英》,剧场效果之热烈堪称"罕见"。《白蛇传》中的"水斗""断桥",《穆桂英》中的武打场面,观众几乎是一直在鼓掌叫好。文场中的优美唱腔和表演动作也时时赢得观众赞叹。不管是谁置身剧场,都会因演员的出色表演而陶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桂英 戏曲团体 剧种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