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可地尔对PCI相关心肌损伤及再发心绞痛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树涵 王成 +1 位作者 刘艳宾 韩明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相关心肌损伤及术后长期应用对心绞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1例,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行优化冠心病药物治疗,尼可地尔组... 目的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相关心肌损伤及术后长期应用对心绞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1例,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行优化冠心病药物治疗,尼可地尔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5 mg口服,每日3次,应用1周行PCI。术前,术后6、18、24 h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术后6个月随访心绞痛缓解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最终有75例完成研究,尼可地尔组37例,常规组38例,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术后随访时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术后尼可地尔组血清CK-MB和cTnI水平较常规组降低(P<0.05),尼可地尔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较常规组明显(P<0.05)。结论尼可地尔能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PCI相关心肌损伤,长期应用对心绞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肌酸激酶 MB型 肌钙蛋白I 尼可地尔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35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艳宾 贾新萍 +3 位作者 秦洁洁 杨树涵 金卫东 邢永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4例,以及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4例,以及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测定血清IL-35、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 5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4%。治疗前观察组IL-35([189.34±25.46)ng/L]与对照组([398.35±24.27)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nI、CK-MB和IL-17水平([0.45±0.04)μg/L、(34.53±4.37)u/L和(546.57±24.34)pg/ml]与对照组([0.03±0.01)μg/L、(8.57±1.26)u/L和(183.34±13.26)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35水平([366.35±22.43)ng/L]与治疗前([189.34±25.46)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TnI、CK-MB和IL-17水平([0.07±0.02)μg/L、(11.35±1.65)u/L和(276.48±17.46)pg/ml]与治疗前([0.45±0.04)μg/L、(34.53±4.37)u/L和(546.57±24.35)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清IL-3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cTnI、CK-MB、IL-17呈负相关(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IL-35水平下降,经治疗后血清IL-35水平升高,IL-35可能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白细胞介素35 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酸激酶同工酶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后左心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金卫东 刘艳宾 王鹏飞 《中国医药》 201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灌注、左心室功能、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确诊为急性STEMI并...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灌注、左心室功能、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确诊为急性STE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患者96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7 d及60 d左心室功能、9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及治疗前后hs-CRP水平.结果 试验组术后2 h ST段回落>50%者19例(38.0%)、CK-MB达峰值时间(13±3)h,均优于对照组的12例(26.1%)、(15±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无复流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无复流发生率6.5%(P<0.05).试验组术后7 d的LVEF、LVEDV均优于对照组,术后60 d的LVEF、LVEDV、LVESV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0 d内对照组MACE发生率为6.5%,明显高于试验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用药5 d后hs-CRP水平[(6.4±2.9)mg/L、(4.6±2.6)mg/L]均明显低于用药前[(9.6±2.8)mg/L、(9.8±2.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hs-CRP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联合静脉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改善心肌水平再灌注状态,改善左心室功能,提高临床预后.盐酸替罗非班能够通过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延缓急性心肌梗死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盐酸替罗非班 心肌再灌注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艳宾 金卫东 +5 位作者 秦洁洁 韩明磊 邢永生 王成 杨树涵 王鹏飞 《中国医药》 2014年第6期802-80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hs-CRP与HbA1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ACS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80例(ACS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hs-CRP与HbA1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ACS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80例(ACS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47例。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27例),双支病变组(23例),j支病变组(30例)。另选择因怀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的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以液相层析法检测HbA1c浓度,以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hs-CRP浓度。结果ACS组和其中的单支、双支、3支病变组以及AMI组、UA组的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5±5.89)、(4.49±2.68)、(8.79±5.09)、(9.37±5.49)、(10.93±4.56)、(4.89±2.09)mg/L比(1.56±1.03)mg/L,均P〈0.01],HbA1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48±1.32)%、(6.33±1.60)%、(6.54±1.68)%、(6.79±1.32)%、(6.49±1.46)%、(6.52±1.32)%比(6.32±1.20)%,均P〉0.05]。hs-CRP与病变支数、病变类型呈正相关(r=0.63,r=0.74,均P〈0.01)。HbA1c与病变支数和病变类型无相关性(r=0.09,r=0.06,均P〉0.05)?结论ACS患者中血浆hs-CRP水平升高,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不稳定程度具相关性。HbAIC不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不稳定程度。ACS急性期hs-CRP与HbA1c无相关性,HbA1c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慢性进展、累及范围相关,hs-CRP更多反映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化血红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卡维地洛与曲美他嗪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振 王鹏飞 +3 位作者 刘玲玲 杨廷桐 金卫东 邢永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和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分为常规治疗组、试验组,常规治疗组为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12.5mg/次,2次/d和曲美他嗪20mg/次,3次/d。对入选...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和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分为常规治疗组、试验组,常规治疗组为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12.5mg/次,2次/d和曲美他嗪20mg/次,3次/d。对入选患者通过随访记录一年中的症状发作、心功能(NYHA)分级积分、再次住院次数及死亡。在初次入院后和治疗一年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Ds),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心衰症状发作次数、心功能分级积分、再次住院数及死亡数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超声心动图随访一年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左心室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较常规药物组明显降低(P<0.5),心脏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5)。结论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联合应用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和心脏射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曲美他嗪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下载PDF
MicroRNA-137与AngⅡ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侯永兰 李石林 刘玲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95(MicroRNA-137,miRNA-137)、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取雄性SHR大鼠16只,随机分为SHR干预组(卡托普利10 mg/kg·d)和SHR对照组(蒸馏...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95(MicroRNA-137,miRNA-137)、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取雄性SHR大鼠16只,随机分为SHR干预组(卡托普利10 mg/kg·d)和SHR对照组(蒸馏水)各8只,另取Wistar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SHR大鼠卡托普利10 mg/kg·d和蒸馏水灌服,共持续8周。造模前后测大鼠尾动脉血压,8周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心脏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大鼠心脏中miRNA-137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Smad蛋白3(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protein three,Smad3)、I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HR大鼠心脏miRNA-137、AngⅡ、TGF-β1、Smad3、Col-Ⅰ及Col-Ⅲ的表达量均高于Wistar大鼠(P<0.01或P<0.05),SHR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较SHR对照组明显变小,细胞排列较其紧密有序,miRNA-137、AngⅡ、TGF-β1、Smad3、Col-Ⅰ及Col-Ⅲ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miRNA-137可能通过上调AngⅡ及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促进SHR心脏重构;卡托普利干预可抑制miRNA-137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重构 miRNA-137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TIMI血流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鹏飞 金卫东 +1 位作者 邢永生 侯永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脉内直接注射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符合急性STEMI入选标准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冠脉组。静脉组静脉推注后持续泵入,冠脉组冠脉内推注...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脉内直接注射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符合急性STEMI入选标准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冠脉组。静脉组静脉推注后持续泵入,冠脉组冠脉内推注后持续泵入。观察两组冠脉造影资料、PCI术开始时和结束时的冠脉TIMI血流分级、不良心脏事件、出血等并发症。结果与静脉组相比,冠脉组PCI后TIMI血流分级和血栓情况改善明显(P<0.05);14 d的心功能、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出血等无差别。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艳宾 金卫东 +1 位作者 秦洁洁 邢永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3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另取50例非冠心病患者(非冠心病组),比较其血浆骨桥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骨桥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 目的探讨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另取50例非冠心病患者(非冠心病组),比较其血浆骨桥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骨桥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血浆骨桥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骨桥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骨桥蛋白
下载PDF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200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卫东 王鹏飞 +1 位作者 杨素玉 刘艳宾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TR I)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观察其手术成功率。结果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为99%,2例失败。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支架植...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TR I)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观察其手术成功率。结果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为99%,2例失败。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诊疗路径,成功率高,具有止血容易、术后无需卧床、无体位活动限制,患者痛苦小和局部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 冠心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基于“IL-34”-Rho/Rock信号通路探讨生地黄水煎总提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艳宾 秦洁洁 +3 位作者 杨树涵 陈红伟 邢永生 张文才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4-631,共8页
目的观察生地黄水煎总提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S) Apo E-/-小鼠脂质斑块的改善作用以及对"IL-34"-Rho/Rock通路的影响。方法①动物实验:将40只Apo E-/-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CTL组)、模型对照组(Model组)、5μg·g^(-1)生地黄... 目的观察生地黄水煎总提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S) Apo E-/-小鼠脂质斑块的改善作用以及对"IL-34"-Rho/Rock通路的影响。方法①动物实验:将40只Apo E-/-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CTL组)、模型对照组(Model组)、5μg·g^(-1)生地黄干预组(Reh-L组)和10μg·g^(-1)生地黄干预组(Reh-H组)。空白对照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其余组小鼠腹腔注射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 2周,并喂以高脂饲料。连续灌胃4周,检测小鼠血脂指标,并计算AS指数(AI)。②细胞实验:将RAW264. 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ox-LDL组、IL-34组和Reh组;油红O染色观察泡沫细胞形成,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和胆固醇流出率。免疫荧光染色法、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ho A和Rock1表达量。结果①动物实验:Reh-H组小鼠外周血TC、TG、LDL-C、内皮素-1(ET-1)、白介素-34(IL-3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水平、AI值以及AS斑块面积比低于Model组和Reh-L组,而HDL-C水平高于Model组和Reh-L组(P <0. 05)。经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eh-H组小鼠主动脉组织Rho A和Rock1表达量较Model组和Reh-L组降低(P <0. 05)。②细胞实验:经oxLDL和IL-34共诱导,RAW264. 7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胆固醇流出率以及Rho A和Rock1蛋白表达量较con组和ox-LDL组细胞增加(P <0. 05)。而加入Reh干预后泡沫细胞数量、胆固醇酯含量、胆固醇流出率以及RAW264. 7细胞Rho A和Rock1蛋白表达量较IL-34组细胞明显减少(P <0. 05)。结论生地黄可通过抑制"IL-34"-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从而有效地预防AS的形成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生地黄 IL-34 RHO/ROCK信号通路 RAW264. 7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雌激素、超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艳宾 金卫东 +2 位作者 秦洁洁 杨树涵 邢永生 《临床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雌激素(Estroge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MMP-9)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ACS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26例(ACS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8例,不稳定性心...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雌激素(Estroge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MMP-9)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ACS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26例(ACS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58例,同时选择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以及因怀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雌激素、hs-CRP及MMP-9浓度。结果 1AMI、UAP及SAP组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MI、UAP及SAP三组间雌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浓度水平逐渐升高。2AMI、UAP、SAP组hs-CRP及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雌激素水平与hs-CRP(r=-0.6726)及MMP-9(r=-0.7012)呈负相关(P<0.05)。4hs-CRP与MMP-9呈正相关(r=0.6926,P<0.05)。5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与雌激素水平呈负相关(r=-0.6136,P<0.05),与hs-CRP(r=0.6608)及MMP-9(r=0.6946)呈正相关(r=0.6519)。结论血清雌激素、超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血清雌激素、超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有显著相关性;血清雌激素、超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雌激素 超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脑钠肽与N端前体脑钠肽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艳宾 金卫东 王鹏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对比脑钠肽(BNP)与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价值及血肌酐水平对于BNP与NT-ProBNP的影响。方法 54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按NYHA分级,Ⅰ级组9例,Ⅱ级组16例,Ⅲ级组15例,Ⅳ级组14例,分别检测其BNP与NT-ProBNP,并... 目的对比脑钠肽(BNP)与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价值及血肌酐水平对于BNP与NT-ProBNP的影响。方法 54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按NYHA分级,Ⅰ级组9例,Ⅱ级组16例,Ⅲ级组15例,Ⅳ级组14例,分别检测其BNP与NT-ProBNP,并根据其肌酐是否>104μmol/L分为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不全组。比较NYHA分级与BNP、NT-ProBNP、EF、6min步行试验关系及相关性。利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BNP、NT-ProBNP对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结果①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NT-ProBNP水平不同,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高(P<0.05)。②血浆BNP、NT-ProBNP水平与EF、6min步行试验呈负相关(P<0.05)。③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不全组其BNP水平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T-proBNP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由于NT-proBNP稳定,半衰期长,可为评价心功能的很好指标。但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BNP是较NT-proBNP更能反映心功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N端前体脑钠肽 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与CD62p表达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卫东 刘艳宾 +3 位作者 王鹏飞 王成 刘振 刘玲玲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 观察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硫酸氢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情况,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氯吡格雷抵抗与CD62p的关联性。方法43例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服药后1个... 目的 观察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硫酸氢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情况,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氯吡格雷抵抗与CD62p的关联性。方法43例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服药后1个月抽血,利用比浊法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62p。根据PAGM降低程度判断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采集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资料,对各项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3例给予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进行PCI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者为11例(25.4%);研究中发现糖尿病、甘油三酯增加氯吡格雷抵抗,而吸烟可能降低氯吡格雷抵抗,其他临床指标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CD62p与PAGM具有正相关。结论PCI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存在部分氯吡格雷抵抗者;CD62p与PAGM百分比相比更具有意义,氯吡格雷抵抗可用CD62p的下降程度来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抵抗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CD62P
原文传递
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MMP-2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卫东 韩明磊 刘艳宾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23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卡托普利组、贝那普利组和心肌梗死,每组各60只,比较4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卡托普利组、贝那普利组和心肌梗死,每组各60只,比较4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全心重量/体质量、左室重量/体质量及血清MMP-2水平等.结果 卡托普利组和贝那普利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全心重量/体质量、左室重量/体质量及血清MMP-2水平较心肌梗死组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卡托普利组和贝那普利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全心重量/体质量、左室重量/体质量及血清MMP-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托普利组和贝那普利组血清及心肌组织中MMP-2水平较心肌梗死组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可显著提高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减轻心室肥厚,延缓心室重构过程,相较于卡托普利改善作用无显著差别;而MMP-2参与到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发生发展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卡托普利 大鼠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MMP-2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秦洁洁 王沙 +1 位作者 庞瑞雪 贺丽娜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A01期147-149,共3页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根据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根据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心功能分级和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生理功能、精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体力限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鹏飞 金卫东 刘艳宾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年第7期967-968,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穿刺途径常经股动脉穿刺,但是此法需要24h卧床并采取被迫体位,易发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1-3]。而桡动脉由于周围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穿刺成功率高,近...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穿刺途径常经股动脉穿刺,但是此法需要24h卧床并采取被迫体位,易发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1-3]。而桡动脉由于周围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穿刺成功率高,近年来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术后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多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Mink-S38G多态性与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房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卫东 刘艳宾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心肌细胞Iks通道β亚单位基因Mink-S38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共130例,其中房颤67例,窦律63例。对入选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心肌细胞Iks通道β亚单位基因Mink-S38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共130例,其中房颤67例,窦律63例。对入选患者进行静脉采血,记录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房颤组和窦律组的Mink-S38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PSS13软件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Mink-S38G多态性的基因型与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Mink-S38G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研究样本为遗传平衡群体;房颤组与窦律组之间Mink-S38G的三种基因型频率为AA(9.52%vs 23.44%),AG(41.27%vs 50.00%),GG(49.21%vs 26.56%),在房颤组中GG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窦律组,二组间基因型存在明显差异,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Mink-S38G多态性与房颤的发生有明显相关(OR=0.481,95%,CI0.276~0.838,P=0.010)。结论 Mink-S38G多态性与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房颤发生有关,具有GG基因型的患者其房颤发生的风险较高,揭示了房颤发生机制中的可能的基因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慢性心功能不全 Minks-S38G 单核苷酸多态性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