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在冠心病危险分层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成 韩明磊 杨树涵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在冠心病危险分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各50例,选择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固...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在冠心病危险分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各50例,选择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PAPP-A的浓度;同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1)AMI组、UAP组PAPP-A浓度及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0.05);而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PAPP-A浓度与冠心病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AMI组:r=0.80,P<0.01;UAP组:r=0.60,P<0.05;SAP组:r=0.54,P<0.05),而在对照组两者无相关性(r=0.20,P>0.05)。结论 PAPP-A浓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PAPP-A可作为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妊娠相关蛋白A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艳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2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自...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预后生活质量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循证护理干预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庞瑞雪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2期96-97,共2页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确诊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8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确诊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8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死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邢永生 韩明磊 +6 位作者 王鹏飞 金卫东 杨树涵 王成 侯永兰 刘艳宾 刘振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25期18-20,共3页
目的通过连续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探讨其在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46例AMI患者在发病后30min,1h、2h、4h、6h及12h血浆H—FABP水平,同时测定心肌肌钙... 目的通过连续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探讨其在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46例AMI患者在发病后30min,1h、2h、4h、6h及12h血浆H—FABP水平,同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比较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诊断AMI的准确率。结果AMI发病时间≤6h,H-FABP诊断AMI的准确率[95.7%(44/46)]明显高于cTnI[65.2%(30/46)]和CK.MB[41.3%(1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在AMI发病后4h即显著升高,cTnI在AMI发病后6h显著升高,CK.MB在AMI发病后12h显著升高。结论H.FABP在AMI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成 王鹏飞 金卫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1857-1859,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在冠状动脉慢血流中的治疗效果,研究和评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矫正的TIMI血流分级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对124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38...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在冠状动脉慢血流中的治疗效果,研究和评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矫正的TIMI血流分级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对124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38例、氯吡格雷组42例、联合组44例,治疗前各组均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平板运动试验、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三组治疗后在冠脉血流速度、平板运动试验、缓解心绞痛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联合组在冠脉血流速度、平板运动试验、缓解心绞痛与阿司匹林组及氯吡格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在冠脉血流速度、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缓解心绞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45、0.273、0.467)。结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能更好改善冠状动脉患者血流情况,抗血小板是冠状动脉慢血流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平板运动试验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