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冬季苏州城市热岛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松蔚 王成刚 +2 位作者 姜海梅 曹乐 王新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78-2089,共12页
基于Landsat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资料、夜间灯光影像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及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划分出城市、郊区以及湖区代表站,分析了苏州2015年1月城市热岛日变化、昼夜差异特征以及城、湖温度差日变化特征,并对苏州城市热岛分布特... 基于Landsat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资料、夜间灯光影像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及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划分出城市、郊区以及湖区代表站,分析了苏州2015年1月城市热岛日变化、昼夜差异特征以及城、湖温度差日变化特征,并对苏州城市热岛分布特征以及城、湖大气边界层结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白天热岛强度小,09~17时热岛强度均小于1℃,最小值仅为0. 2℃;夜间热岛强度大,19~05时热岛强度维持在1. 2℃以上,最大值为1. 7℃。(2)城、湖温差白天为正,夜间为负,市区变温速率比湖区快约0. 2℃/h。(3)苏州白天热中心形状不规则,范围大,城郊温差小,夜间形成单一封闭稳定热中心,热中心形状与市区有较好对应,城、郊温差维持在1. 5℃左右。冬季地面盛行西北风,太湖湖陆风现象显著,湖陆风和盛行风向共同影响城市热羽向西南方向发展。(4)城、湖虚位温廓线在白天差异小,均有不稳定边界层形成,夜间市区仍维持不稳定边界层,而湖区有稳定边界层发展,近地层内干岛效应显著。(5)城市热岛影响范围有明显日变化特征,白天城市热岛影响范围小于40 m,夜间大于2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城市热岛 夜间灯光指数 城、郊代表站点 边界层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