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体会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晓文 梁雁丽 王献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9X期88-88,159,共2页
目的在基层医院观察探讨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入选患者80例,调整华法林剂量,INR目标值为2.0~3.0(≥75岁者INR为1.6~2.5);常规随访4~24个月,观察血栓栓塞事件与出血风险。... 目的在基层医院观察探讨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入选患者80例,调整华法林剂量,INR目标值为2.0~3.0(≥75岁者INR为1.6~2.5);常规随访4~24个月,观察血栓栓塞事件与出血风险。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通过治疗观察调整随访,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例(2.50%),发生不同程度出血5例(6.25%)。结论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疗效肯定,副作用小、重复性好、易掌握,特别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下载PDF
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黄艳青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0期137-138,共2页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介入治疗,对照组则予以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左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变情况和心功能分级情况。结...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介入治疗,对照组则予以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左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变情况和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四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介入治疗 心功能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h内溶栓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黄艳青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7期45-46,共2页
目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发病6h内溶栓与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溶栓治疗,研究组则予以介入治疗,分析比较2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 目的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发病6h内溶栓与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溶栓治疗,研究组则予以介入治疗,分析比较2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再灌注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h肌钙蛋白(c Tn T)水平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功能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ST回落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于6h内应用介入治疗可提高再灌注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质量,效果更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溶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艳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6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6例,研究组予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6例,研究组予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完全性自发性ST段回落(ST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肌酸激酶(CK)与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促使心肌酶水平下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溶栓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晓文 梁雁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10Z期37-37,118,共2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治疗DVT的方法。方法对血管超声明确诊断的DVT进行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联合治疗。结果本组98例明确诊断的DVT,经上述积极治疗,完全治愈38例,占38.8%;显效45例,占45.9%;有效15例,占15.3%。临床治愈时间平均为(10±2)d...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治疗DVT的方法。方法对血管超声明确诊断的DVT进行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联合治疗。结果本组98例明确诊断的DVT,经上述积极治疗,完全治愈38例,占38.8%;显效45例,占45.9%;有效15例,占15.3%。临床治愈时间平均为(10±2)d;未发现明显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加华法林联合治疗DVT,具有效果肯定,使用方便,无需实验室监测,副作用少等特点,特别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继良 梁雁丽 马晓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5121-5122,共2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2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口服,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心...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2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口服,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显著降低UAP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药物疗法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类似物和衍生物 噻氯匹定/治疗应用
下载PDF
基层医院高危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发病前抗凝情况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晓文 《中原医刊》 2007年第22期32-33,共2页
目的了解和探索基层医院房颤病人特别是高危人群的抗凝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0例资料比较完整的心源性脑卒中(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临床情况及入院前用药情况,特别是抗栓资料。结果80例房颤合... 目的了解和探索基层医院房颤病人特别是高危人群的抗凝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0例资料比较完整的心源性脑卒中(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临床情况及入院前用药情况,特别是抗栓资料。结果80例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在本次发生脑栓塞前用阿司匹林抗栓者46例,占57.5%,用华法林抗栓者3例,占3.75%,二者均未用者31例,占38.75%。结论房颤患者特别是高危人群在基层医院抗凝比例太低,由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过大,应引起医患重视,进一步提高抗凝人群从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脑栓塞 抗凝
下载PDF
静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
8
作者 马晓文 《中外医疗》 2007年第19期12-12,共1页
目的观察静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若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首选电复律,复律成功后再用胺碘酮。结果本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22例,在应用胺碘酮后21例恶性室性心律失... 目的观察静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若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首选电复律,复律成功后再用胺碘酮。结果本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22例,在应用胺碘酮后21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明显控制,总有效率为95.5%,在用药期间死亡1例,其余痊愈出院。结论静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静注胺碘酮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9
作者 韩继良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1期82-83,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1.10-2014.10期间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经皮冠状动...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1.10-2014.10期间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经积极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9.6%,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替罗非班有益于减轻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静注胺碘酮治疗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速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马晓文 梁雁丽 《中原医刊》 2007年第21期54-55,共2页
目的 观察静注胺碘酮治疗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积极纠正心衰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注胺碘酮控制室速发作;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首选电复律,复律成功后再静注胺碘酮预防其复发。结果 本组48例... 目的 观察静注胺碘酮治疗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积极纠正心衰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注胺碘酮控制室速发作;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首选电复律,复律成功后再静注胺碘酮预防其复发。结果 本组4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速,在静注胺碘酮后47例室速明显控制,总有效率为97.9%,在用药期间1例死于严重心源性休克,其余全部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静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速,具有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等特点,特别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动过速 胺碘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