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A抗体与体液免疫检验在SLE应用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邢明晓 闫怀芝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3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ENA抗体以及体液免疫检验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SLE患者62例以及同期非系统性疾病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的EAN抗体以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gG、IgA及IgM水平均显著高... 目的:探讨ENA抗体以及体液免疫检验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SLE患者62例以及同期非系统性疾病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的EAN抗体以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gG、IgA及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3及CD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ENA抗体(抗SSA、抗SSB、抗Sm、抗ds—DNA及抗nRN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ENA抗体及体液免疫指标时于SLE的临床诊断以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免疫 E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在52例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闫怀芝 邢明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0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53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5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53例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作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三...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53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5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53例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作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乳腺癌组血清癌胚抗原、癌抗原15-3水平与良性肿瘤、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癌胚抗原、癌抗原15-3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敏感性分别为35.4%、54.2%,特异性为97.8%、95.2%,有效性为60.8%、71.7%;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94.7%,有效性为79.5%。结论血清癌胚抗原、癌抗原15-3两种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将两者进行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乳腺癌诊断有效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 良性肿瘤
下载PDF
微生物检验技术对控制住院患者感染的作用分析
3
作者 谢会彬 《医学新知》 CAS 2018年第A01期519-519,共1页
目的 研究与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住院患者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7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36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控制住院患者的感染,B组患者采用微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微生物检验技术在住院患者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7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36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控制住院患者的感染,B组患者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控制住院患者的感染,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住院患者的控制感染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患者感染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技术控制住院患者的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方法控制住院患者,有效的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感染控制率,在临床上优先考虑此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临床价值 控制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