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肢骨折患儿外周血FIB、FDP、D-二聚体水平与DVT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任飞 刘锋卫 李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 探索四肢骨折患儿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的118例四肢骨折患儿均在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根据患儿是否出现下... 目的 探索四肢骨折患儿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的118例四肢骨折患儿均在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根据患儿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分为两组,即88例未发生组(未发生DVT者)、30例发生组(发生DVT者),均进行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并对比两组FDP、FIB、D-D水平,用Pearson法分析各项实验室指标与DVT的相关性,同时经ROC曲线分析FDP、FIB、D-D预测价值。结果 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FDP>5 mg/L(OR=8.092,95%CI 2.570~25.484)、FIB>4 g/L(OR=6.012,95%CI 1.895~19.071)、D-D>0.5 mg/L(OR=9.870,95%CI 3.110~31.324)是影响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发生组FDP、FIB、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8,6.570,5.500,P<0.05)。经Pearson法分析,患者发生DVT与FDP、FIB、D-D呈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DP预测DVT发生率的AUC值为0.748;FIB的AUC值为0.785;D-D的AUC值为0.629,三项联合筛查预测的AUC为0.960。结论 FIB、FDP、D-二聚体水平与四肢骨折患儿发生DVT存在一定相关性,三项联合监测可作为DVT预测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FIB FDP D-二聚体 DVT发生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骨折后25-(OH)D含量变化及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任飞 刘锋卫 李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3期497-500,共4页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骨折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骨密度水平情况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学龄前骨折儿童83例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另选78名本院体检健康学龄前儿童作为对照组,对...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骨折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骨密度水平情况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学龄前骨折儿童83例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另选78名本院体检健康学龄前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25-(OH)D水平及骨密度情况进行检测,根据25-(OH)D水平将儿童分为充足组、不足组、缺乏组,观察两组骨密度水平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25-(OH)D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骨密度指标SOS值、Z值、25-(OH)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2,6.878,10.622,P均<0.05)。观察组根据其25-(OH)D水平进行分类发现,充足患者43例、不足者34例、缺乏组6例;对照组中充足者72例、不足者6例,无缺乏患者。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骨密度SOS、Z值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98,113.955,P<0.05);观察组25-(OH)D水平充足者、不足者SOS、Z值与对照组同类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Z=4.473,7.872,2.244,7.809,P<0.05)。观察组充足组SOS<不足组<缺乏组,Z值>不足组<缺乏组(t,Z=2.710,6.140,8.010,P<0.05,t,Z=12.476,9.642,13.690),对照组充足者SPS值<不足者,Z值>不足组(t=4.540,2410,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5-(OH)D与SOS值呈负相关关系,与Z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学龄前儿童骨折后其25-(OH)D水平、骨密度水平会发生明显改变,25-(OH)D的表达与骨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骨折 25-羟维生素 骨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