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结核患者髓核中KLF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
1
作者 李登宇 张丽丽 +1 位作者 王坤 宋青凤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探究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 like factor 4,KLF4)在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STB)患者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间我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0例脊柱结核患者(STB... 目的探究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 like factor 4,KLF4)在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STB)患者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间我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0例脊柱结核患者(STB组),术中收集结核病灶髓核组织;选取同期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例及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9例分别作为椎间盘突出组(ID组)和正常对照组(Ctrl组),术中收集髓核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及RT-qPCR测定髓核组织中KLF4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症状持续时间、疼痛强度、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分析脊柱结核患者髓核组织中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与KLF4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脊柱结核组和椎间盘突出组髓核中KLF4免疫反应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强;RT-qPCR测定显示脊柱结核组和椎间盘突出组KLF4 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同时,脊柱结核组患者KLF4基因表达水平与症状持续时间、疼痛强度、C-反应蛋白和血沉成显著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患病的脊柱节段无显著相关性。此外,脊柱结核组患者髓核组织中IFN-γ的表达显著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KLF4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脊柱结核患者髓核组织中KLF4基因表达显著增高,且与预后相关,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üppel样因子4 Γ干扰素 脊柱结核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关于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以降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出血量的研究
2
作者 朱文潇 崔宏勋 +4 位作者 孔亮 刘永辉 程卫东 郑振雨 曹向阳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40-344,共5页
目的研究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对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定位下行颈椎后路单... 目的研究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对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定位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将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未使用机器人辅助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5例为对照组。计算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出血量及颈椎JOA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出血量分别为(206.89±39.19)mL、(83.11±24.37)mL、(641.78±63.67)mL,均小于对照组的(245.73±40.55)mL、(134.60±30.54)mL、(726.07±80.69)m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总引流量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5.33±2.0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3.20±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定位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有利于精准定位椎管边界,快速、准确定位开门位置,利于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出血量,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器人 后路单开门手术 失血量 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灌洗液温度对脊柱内镜手术患者体温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文超 柴旭斌 于国军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在脊柱内镜手术过程中,不同温度的灌洗液对患者核心体温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于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使用等温37℃生理盐... 目的探讨在脊柱内镜手术过程中,不同温度的灌洗液对患者核心体温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于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使用等温37℃生理盐水灌洗,对照组使用室温23℃生理盐水灌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点的核心体温和低体温、寒颤的发生比例,以及术后0h、3h、6h引流液中TNF-α、IL-1、IL-6、IL-10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核心体温均随手术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尤其是手术60min后,对照组患者核心体温下降趋势明显,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出现低体温及寒颤事件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0h、3h、6h引流液中TNF-α、IL-1、IL-6、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温灌洗液可以显著降低脊柱内镜手术中低体温、寒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的减弱局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灌洗液温度 低体温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宋仁谦 周英杰 +3 位作者 郑怀亮 禚汉杰 闫飞鸿 王彦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7,共9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V-osteotomy Y-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VYF)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椎体...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V-osteotomy Y-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VYF)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单节段椎体层面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ACVYF治疗(ACVYF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7~65岁(61.0±6.4岁),体质指数16.8~28.1kg/m^(2)(23.67±2.86kg/m^(2));病程10~80个月(37.5±20.1个月);手术节段:C32例、C45例、C513例、C610例。30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CF)治疗(ACCF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4~68岁(59.5±6.8岁);体质指数16.6~26.4kg/m^(2)(23.30±2.56kg/m^(2));病程13~72个月(35.8±18.8个月);手术节段:C33例、C46例、C512例、C69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计算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善率;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在X线片上测量融合区高度、C2~7 Cobb角;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在X线片或CT片上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CVYF组手术时间为88.2±19.7min,术中出血量为133.3±24.4mL;ACCF组手术时间为91.5+24.1min,术中出血量为137.7±29.4mL,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CVYF组与ACCF组术后各有3例患者发生吞咽困难,1~2周后均自行缓解,随访期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颈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融合区高度和C2~7 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ACVYF组均大于ACCF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ACVYF组颈椎JOA评分改善率为(72.39±10.54)%,ACCF组术为(75.92±10.3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CVYF组术后3个月与6个月随访时植骨融合率(70.0%和93.3%)优于ACCF组(40.0%和73.3%)(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均已骨性融合(P>0.05)。结论:ACVYF能有效解除椎体层面后纵韧带对脊髓的压迫,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相较于ACCF,ACVYF能够更好地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加快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前路V形截骨Y形减压融合术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置入物沉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两种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林松 陈钱 +3 位作者 陈洪柱 郭明伟 苗吉显 朱卉敏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单侧椎弓根固定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TLIF)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IS-TLIF组(29例)和T...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单侧椎弓根固定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TLIF)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IS-TLIF组(29例)和TLIF组(26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采用ODI评分和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和术后24 h引流量TLIF组长(多)于MIS-TLIF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椎间隙感染、内固定松动、融合器移位、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等并发症。两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与TLIF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MIS-TLIF具有切口小、术后引流量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固定融合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腰背肌锻炼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6
作者 丁锏 袁帅 +2 位作者 张向东 吕振超 曹向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861-1864,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腰背肌锻炼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6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32例,腹肌锻炼+腰背肌锻炼)...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腰背肌锻炼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6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32例,腹肌锻炼+腰背肌锻炼)和观察组(33例,腹肌锻炼+腰背肌锻炼+中药熏蒸),均完成3个月干预。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时功能障碍情况[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结果 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干预3个月时,对照组QOL-100评分低于观察组,ODI、VA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腰背肌锻炼可有效缩短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功能障碍和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中药熏蒸 腰背肌锻炼 术后康复
下载PDF
终板体积骨密度在侧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age沉降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王文举 孔凡国 +1 位作者 潘其鹏 张昌盛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终板体积骨密度(endplate 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EP-vBMD)对侧方入路腰椎融合(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术后Cage沉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LLIF手术治疗的151例患者进行回... 目的探讨终板体积骨密度(endplate 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EP-vBMD)对侧方入路腰椎融合(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术后Cage沉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LLIF手术治疗的15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EP-vBMD、椎体体积骨密度(vertebral body 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VB-vBMD)、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医学共病(糖尿病等)、吸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查尔森共病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手术节段、手术椎体和是否使用后路螺钉固定等资料。根据术后1年患者是否发生Cage沉降,将患者分为Cage沉降组和非沉降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将单因素分析P<0.2的变量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观察EP-vBMD对终板沉陷的影响。结果Cage沉降患者的VB-vBMD和EP-vBMD水平均低于非Cage沉降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e沉降组患者年龄高于非Cage沉降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e沉降组和非Cage沉降组患者性别、吸烟、糖尿病、后路螺钉固定等资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P-vBMD和应用后路螺钉固定均是Cage沉降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低EP-vBMD是LLIF术后Cage沉降的风险因素,对患者进行LLIF时,应考虑术前EP-vBMD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侧方入路腰椎融合术 椎间融合器沉降 体积骨密度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在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牛辉 鲍朝辉 +1 位作者 高乾坤 耿端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Wells评分在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脊柱手术治疗患者210例,检测患者手术前后D-D水平,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210例患者术后共有16例发生深...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Wells评分在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脊柱手术治疗患者210例,检测患者手术前后D-D水平,观察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210例患者术后共有16例发生深静脉血栓,血栓发生率为7.62%;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后第1d、第3d和第7d D-D分别为(3.01±0.34)g/ml、(4.70±0.94)g/ml和(6.10±1.31)g/ml,明显高于无深静脉血栓患者(P<0.05),其中术后第7d水平最高(P<0.05);术后7d D-D的判断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价值较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43,P<0.05,Cut-off值为4.90g/ml时,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9.80%和90.72%;Wells评分判断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74.74%、19.67%和97.32%;术后7d D-D联合Wells评分判断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71.13%、21.13%和99.28%。结论脊柱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D-D水平较高;术后D-D水平联合Wells评分在判断深静脉血栓发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WELLS评分 深静脉血栓 脊柱 手术
下载PDF
电磁导航辅助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少纯 陈波涛 李黔春 《脊柱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386-391,共6页
目的探讨电磁导航辅助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TESSYS)靶向定位穿刺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洛阳正骨医院接受TESSYS治疗的72例LD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术中采用电磁导航靶向定位穿... 目的探讨电磁导航辅助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TESSYS)靶向定位穿刺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洛阳正骨医院接受TESSYS治疗的72例LD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术中采用电磁导航靶向定位穿刺(导航组),另36例采用常规定位穿刺(常规组)。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透视时间、穿刺时间、减压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7~18个月,平均12.1个月;导航组导航建立时间为(11.97±2.14)min。导航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透视时间、穿刺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减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导航组优21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1.7%(33/36);常规组优18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为86.1%(31/3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神经根损伤、血管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常规组4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神经根疼痛,调整穿刺方向后疼痛消失。结论电磁导航辅助TESSYS靶向定位穿刺治疗LDH能减少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穿刺时间,与常规穿刺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相当,可降低TESSYS学习曲线,提高青年医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凡国 王晓博 +4 位作者 周全 张昌盛 潘其鹏 王文举 高天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3期2387-2390,共4页
目的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率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50例脊柱内固定术后SS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回顾调查,分析患者SS... 目的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率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50例脊柱内固定术后SS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回顾调查,分析患者SSI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50例脊柱手术住院患者中,12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发生率为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性别、出血量、术前其他基础疾病、糖尿病、围手术期输血、血清白蛋白、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手术时间、脑脊液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感染患者相比,感染组患者年龄更大,手术时间>3 h的占比更高,存在脑脊液漏液情况的占比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0.113,95%CI:0.029~0.442)、手术时间>3 h(OR=0.310,95%CI:0.091~1.056)、有脑脊液漏(OR=0.237,95%CI:0.069~0.821)是脊柱内固定术后SSI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引起术后SSI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手术时间及脑脊液漏,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风险并采取对应控制手段,加强围手术期的预防以减少术后S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感染 脊柱内固定术 临床资料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人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与血清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乾坤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第6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与血清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收治148例老年人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50~60岁的39例,60~70岁的58例,70岁以上的51例。另外选取8... 目的研究老年人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与血清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收治148例老年人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50~60岁的39例,60~70岁的58例,70岁以上的51例。另外选取80例健康查体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试研究组患者及对照组健康人的血清骨钙素水平和β-CTX水平,并研究老年人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与血清骨钙素、β-CTX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骨钙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人,β-CT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60岁、60~70岁和70岁以上研究组患者随着年龄增加,血清骨钙素水平显著下降,β-CTX水平显著上升,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老年人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年龄呈现负相关性;β-CTX水平与老年人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年龄呈现正相关性。结论老年人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年龄与血清骨钙素水平呈现负相关性,与β-CTX水平呈现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钙素 β-胶原降解产物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脊髓伤方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莫怡 卜若晨 +5 位作者 唐福波 秦百君 卜保献 麦威 钟远鸣 卜献忠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521-1531,共11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脊髓伤方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脊髓伤方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运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脊髓伤方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脊髓伤方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运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治疗靶标数据库(TTD)等数据库挖掘SCI的疾病相关靶点;最终获取中药复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相关靶点的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与STRING数据库分别构建“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和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出潜在核心靶点;运用R软件和Metascape平台分别用于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途径的富集;对潜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Tools 1.5.6软件对关键化合物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获取138个活性成分及111个潜在作用靶点;获取到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汉黄芩素、β-胡萝卜素等核心活性成分,白蛋白(ALB)、白介素6(IL-6)、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录因子AP-1(JUN)、白介素1B(IL1B)、转录3的信号换能器和激活子(STAT3)等核心靶点;共筛选获取179条信号通路,关键通路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松弛素(RLX)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TH)信号通路、叉头盒O(FoxO)信号通路、阿佩林(AP)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的最小结合能均<-5.0 kJ/mol,提示对接较良好。结论脊髓伤方可能是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汉黄芩素、β-胡萝卜素等关键活性成分,调控ALB、IL-6、AKT1、VEGFA、CASP3等潜在核心靶点,调控AGE-RAGE、PI3K-AKT、HIF-1、RLX、TH、FoxO、AP等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治疗SCI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伤方 脊髓损伤 网络药理学 木犀草素 槲皮素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平乐郭氏正骨益气养血通督汤在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应用研究
13
作者 崔宏勋 郑振雨 +4 位作者 刘永辉 杨磊 韩志 刘源 郭马珑 《光明中医》 2022年第18期3270-3272,共3页
目的 比较颈前路椎管减压联合平乐郭氏益气养血通督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2017年12月—2020年12月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手术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比... 目的 比较颈前路椎管减压联合平乐郭氏益气养血通督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2017年12月—2020年12月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手术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分(JOA)与督脉瘀阻证候评分。结果 74例手术无重大并发症发生,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组患者JOA评分和督脉瘀阻证候积分较术前明显提高,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6个月中药组JOA评分和督脉经络瘀阻证候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6个月JOA的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平乐郭氏正骨益气养血通督汤从气血论治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能起到益气养血、温通督脉的效果,能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较单纯颈前路减压手术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平乐郭式正骨 益气养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后路半椎板与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椎脊髓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松 陈钱 +3 位作者 陈洪柱 苗吉显 郭明伟 吴强 《脊柱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381-385,共5页
目的比较后路半椎板切除术与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椎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21年8月收治无骨折脱位颈椎脊髓损伤患者83例,其中采用半椎板切除术治疗42例(半椎板切除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41例(全椎板切除组... 目的比较后路半椎板切除术与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椎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21年8月收治无骨折脱位颈椎脊髓损伤患者83例,其中采用半椎板切除术治疗42例(半椎板切除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41例(全椎板切除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C5神经根麻痹和轴性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患者脊髓水肿或受压最重层面脊髓正中矢状径和横截面积以及总植骨床面积。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随访时间≥6个月。2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椎板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全椎板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JOA评分、ASIA分级、脊髓水肿或受压最重层面脊髓正中矢状径和横截面积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椎板切除组植骨床总面积为(8.85±1.42)cm2,全椎板切除组为(5.06±0.71)cm2,半椎板切除组植骨床总表面积约是全椎板切除组的1.75倍。2组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相似(4.8%vs.7.3%),但全椎板切除组术后轴性痛发生率(17.1%)显著高于半椎板切除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半椎板切除术与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椎脊髓损伤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半椎板切除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轴性痛发生率低且保留了对侧椎板充当广泛植骨床而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下载PDF
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俊森 张迪 +1 位作者 张文明 李俊辉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373-375,468,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ve disease,AS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用CLIF手术治疗的37例腰椎ASD患者纳入研... 目的观察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在腰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ve disease,AS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用CLIF手术治疗的37例腰椎AS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女2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椎管面积均获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2周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均进一步改善(P<0.05),但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也有所丢失(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患者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采用CLIF手术治疗腰椎ASD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可获得良好的LL和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利娟 罗漫丽 +2 位作者 张昌盛 朱卉敏 李记天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9期136-141,共6页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早期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制定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脊柱外科近年来不断探索的一个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早期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制定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脊柱外科近年来不断探索的一个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CSM的临床治疗,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的出现使得对脊髓微结构的评估成为可能,DTI相较于传统的MRI有更高的敏感度,在预测脊柱脊髓疾病的预后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临床应用角度对近年来DTI在CSM中的应用及技术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SM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脊柱脊髓疾病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术后吞咽困难发生风险及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宋仁谦 周英杰 +5 位作者 郑怀亮 闫飞鸿 柴旭斌 禚汉杰 张浩浩 黄勇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2期3248-3251,共4页
目的 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术后吞咽困难发生风险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18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前路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随访,根据有无... 目的 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术后吞咽困难发生风险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18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前路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随访,根据有无发生吞咽困难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前路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随访结束后失访9例,最后共计纳入175例患者。根据有无发生吞咽困难分为发生组46例(26.28%)和未发生组129例(73.72%);发生组患者融合节段为C_(3~4)的占比为56.53%,明显高于未发生组的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未发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未发生组,上食管括约肌最大开口(UES)大于未发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是吞咽困难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融合节段为C_(3~4)、UES小是吞咽困难发生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26.28%。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UES以及融合节段均为导致吞咽困难发生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手术 吞咽困难 风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许春晓 朱卉敏 王海彬 《临床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手术与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在脊柱创伤治疗方面的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开放组52例患者行传统开放手...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手术与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在脊柱创伤治疗方面的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开放组52例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微创组53例患者行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并发症、手术前及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Cobb’s角和伤椎椎体高度比。结果微创组手术优良率为92.45%(49/53),开放组为76.92%(40/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离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术后切口感染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和脊柱ODI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且微创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开放组,JOA评分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Cobb’s角均显著小于术前,伤椎椎体高度比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Cobb’s角、伤椎椎体高度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总体疗效优于开放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更快,可更好地改善疼痛和脊柱功能,降低切口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创伤 胸腰椎骨折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切口感染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s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连纪文 牛辉 +2 位作者 鲍朝辉 高乾坤 耿端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8月采用PKP治疗的21例Kümmell's病(Ⅰ期、Ⅱ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5...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ümmell'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8月采用PKP治疗的21例Kümmell's病(Ⅰ期、Ⅱ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59~78岁,平均67. 4岁。有可回忆的轻微创伤史者15例(平地摔伤8例,弯腰搬重物3例,腰扭伤1例,道路交通伤3例),自诉无创伤史者6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2d、术后1年的患椎高度比、椎体Cobb角,评价椎体复位情况及稳定性;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症状缓解程度及日常生活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25~70min,平均37min;骨水泥注入量2. 5~7mL,平均4. 2mL。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骨水泥渗漏(9. 5%)。术后各评价指标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 <0. 05);术后1年VAS评分、ODI较术后2d进一步改善(P <0. 05),术后1年时患椎高度比以及椎体Cobb角较术后2d无明显丢失(P>0. 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Ⅰ期、Ⅱ期Kümmell's病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s病 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创伤
下载PDF
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经皮微创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近期疗效
20
作者 崔宏刚 吴艳洁 陈钱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期34-35,3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斜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钉系统固定间接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腰椎滑... 目的:探讨分析斜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钉系统固定间接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运用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术前、术后椎间高度及椎体滑脱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25~200min,平均167min;术中出血量110~350ml,平均235.5ml。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2个月,平均16.8个月。术后患者下腰部及腿部疼痛、下肢麻木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未发生终板塌陷、螺钉断裂及椎间融合器脱出等并发症。本研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大腿麻木、屈髋无力症状,2例患者术后出现手术侧大腿发热,考虑腰交感神经损伤所致。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及椎体滑脱程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腰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91,P=0.000)。结论: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具有良好的的近期临床疗效。该联合术式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微创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微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