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彭跃华 周俐 +3 位作者 吴静 徐亮 杨传亮 杜华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18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冠状动脉造影正常(A组,11例)与异常(B组,20例)两组心肌梗死之间年龄、动脉硬化、家族史和危险因子,心肌梗死部位及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情况,6个月随访结果等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冠状动脉造影正常(A组,11例)与异常(B组,20例)两组心肌梗死之间年龄、动脉硬化、家族史和危险因子,心肌梗死部位及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情况,6个月随访结果等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A组,B组平均年龄有统计学差异。动脉硬化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糖尿病在A、B两组所占比例为9.1%∶20%、36.4%∶70%、45.5%∶55%、81.8%∶45%、18.2%∶30%(仅高血压和吸烟史A、B两组P<0.05)。梗死部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中青年,与高脂血症不相关,患者有显著的大量吸烟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 分析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误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保富 韩晓峰 王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12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延误时间(PDT)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AMI患者412例。将就诊时间与发病时间的时间差作为PDT。根据PDT,将患者分为PDT≤2h组和PDT〉2h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延误时间(PDT)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AMI患者412例。将就诊时间与发病时间的时间差作为PDT。根据PDT,将患者分为PDT≤2h组和PDT〉2h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脑血管疾病病史、冠心病病史以及来院交通方式等因素对PDT的影响。结果与PDT≤2h组比较,PDT〉2h组患者年龄偏大,女性较多,既往多有糖尿病病史,有吸烟史者较少,夜间发病者多(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夜间发病和来院交通方式与PDT相关(P〈0.05)。结论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夜间发病以及来院交通方式影响PDT。其中年龄、糖尿病病史、夜间发病以及来院交通方式是影响PDT的独立相关因素。应加强患者及家属对AMI相关知识的认识,及时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延误时间 发病时间 就诊时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快速心脏生化标记物定性测定80例分析
3
作者 韩晓峰 王保富 王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5354-5355,共2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采用快速心脏生化标记物定性测定诊断不稳定心绞痛(UA),非ST抬高急性心梗(NSTEMI)和急性心梗(AMI)的准确性。方法:将80例怀疑ACS的患者采用快速心脏标记物定性测定,同时用同侧静脉血送化验室进行定量测定... 目的:探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采用快速心脏生化标记物定性测定诊断不稳定心绞痛(UA),非ST抬高急性心梗(NSTEMI)和急性心梗(AMI)的准确性。方法:将80例怀疑ACS的患者采用快速心脏标记物定性测定,同时用同侧静脉血送化验室进行定量测定,观察快速心脏标记物测定的敏感程度。结果:快速心脏标记物定性与化验室定量对比,ACS诊断敏感度为99%。结论:胸痛患者尤其是ACS采用快速心脏标记物测定可大大减少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急性病 生物学标记/分析 人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韩晓峰 王保富 王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273-1274,共2页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PCI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150例STEMI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75例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和7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正规使用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盐酸氯吡格雷、阿斯...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PCI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150例STEMI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75例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和7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正规使用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盐酸氯吡格雷、阿斯匹林。疗程48h,观察指标为出血并发症、血小板聚集率(MAR),终点事件是一个月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给药后24hMAR明显减少(P〈0.05),而出血并发症和一个月MACE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STEMI行直接PCI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治疗应用 心肌梗死/外科影药物疗法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原文传递
肌氨肽苷改善AMI患者预后及血管内皮功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东运 高大胜 王云芝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3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肌氨肽苷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肌氨肽苷治疗组62例,常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对比3个月后两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来评价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以及检... 目的探讨肌氨肽苷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肌氨肽苷治疗组62例,常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对比3个月后两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来评价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以及检测血浆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以判断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后肌氨肽苷组的ET与治疗前比较呈显著性回降,NO则呈显著性回升。常规治疗组的ET、NO较治疗前有变化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3个月后再发ACS、恶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功能衰竭例数肌氨酞苷组12例,常规治疗组21例。结论肌氨酞苷治疗AMI有效且能改善近期预后,再发ACS、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充血性心衰的发生均能明显减少,并能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氨肽苷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事件 血管内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