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的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变化的作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文放 陈杰 吴静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77-478,共2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不全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3a间长征医院急诊ICU收治的 1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应用参附注射液 10 0ml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2 5 0ml...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不全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3a间长征医院急诊ICU收治的 1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应用参附注射液 10 0ml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2 5 0ml中静脉滴注 ,观察 2 4h、48h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 2 4h后发生轻度改变 ,48h后明显改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感染性休克 氧输送 右心室功能不全
下载PDF
不同ABO血型肝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程书权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2年第5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ABO血型的各型肝病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指标改变状况。方法应用免疫扩散和APAAP桥联酶标等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NC)500例、乙肝标志物阳性的各型肝炎562例,分别测定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结果各肝病组与NC组相比,体液免疫指... 目的探讨不同ABO血型的各型肝病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指标改变状况。方法应用免疫扩散和APAAP桥联酶标等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NC)500例、乙肝标志物阳性的各型肝炎562例,分别测定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结果各肝病组与NC组相比,体液免疫指标改变明显,自ASC至PHC,IgE递增显著,IgD、IgG次之,PHC组C3、CIC明显升高,E-RFC明显降低。AB血型的肝病IgG、IgE、C3、CIC明显升高,E-RFC显著降低,AB血型的LC和PHC患者CD4+、CD4+/CD8+明显降低,与其他各血型组和N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HBV感染者中,AB血型者易于发生LC和PHC,这一血型的肝病患者易出现体液免疫亢进和细胞免疫功能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ABO血型 肝脏疾病 免疫功能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文放 陈杰 +2 位作者 吴静 杨兴易 景炳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 ,为防治感染性休克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急救中心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3年间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 36例 ,运用REF 1TM右心功能监测仪和HP监护仪 ,结...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 ,为防治感染性休克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急救中心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3年间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 36例 ,运用REF 1TM右心功能监测仪和HP监护仪 ,结合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心室射血分类 (RVEF)、右心室室壁应力 (RVWS)、充盈早期最大流速 (E)与晚期最大流速 (A)之比 (E/A)、充盈早期最大流速减速时间 (Dte)、平均肺动脉压 (mPA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中心静脉压 (CVP)、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 (RVEDVI)、心排指数 (CI)、肺动脉嵌压(PAWP)、右心室每搏作功指数 (RVSWI)和右心室作功指数 (RCWI)的变化。结果 休克早期患者即出现轻度右心室功能不全 ,表现为RCWI、RVSWI、RVEF、E/A、Dte的下降及RVWS的增加 ;随着休克病情的恶化 ,RCWI、RVSWI、RVEF、E/A、Dte的进一步下降及RVWS的进一步增加 ;而休克纠正后 ,RVEF和RVWS基本恢复正常 ,RCWI、RVSWI、E/A、Dte及RVWS均未见明显改善。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休克早期右心室功能减退 ,晚期出现右心衰竭 ;随着休克的纠正 ,右心室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右心室功能不全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在小儿椎管内阻滞麻醉的辅助效果
4
作者 李宪营 赵长清 +3 位作者 师爱青 王向兵 魏兴山 彭生 《河南医药信息》 2001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在小儿椎管内阻滞麻醉的辅助效果。方法:择期患儿腹部、下肢 及会阴部手术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K组:氯胺酮、γ-OH组;P组:异丙酚组;PK组: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 组。结果:氯胺酮用量K组... 目的: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在小儿椎管内阻滞麻醉的辅助效果。方法:择期患儿腹部、下肢 及会阴部手术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K组:氯胺酮、γ-OH组;P组:异丙酚组;PK组: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 组。结果:氯胺酮用量K组比PK组显著升高(P<0.01),异丙酚用量P组显著升高(P<0.01)。用药后血压 变化:K组和PK组显著升高(P<0.05),P组显著下降(P<0.05),但三组均在正常范围,30min趋稳定。术中 镇静计分P组偏低3.8+0.05分,其余两组均达4分以上。体动次数K组、P组较PK组显著增加(P<0.01)。 术后苏醒时间PK组与P组接近,同K组比较显著缩短(P<0.01),术后呕吐次数PK组与P组较K组显著减 少(P<0.01)。结论:异丙酚、氯胺酮复合液用于小儿椎管内阻滞麻醉辅助效果确切,术中呼吸循环稳定,不 影响术后苏醒,无明显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氯胺酮 椎管内阻滞麻醉 儿童 辅助效果 复合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