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
1
作者 尤爱国 李懿 +6 位作者 王笑阳 黄河秋 郑琳 余培 王海峰 叶莹 黄学勇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3年第10期740-745,共6页
目的了解2022年河南省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危险因素。采集病... 目的了解2022年河南省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危险因素。采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血液,应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核酸,对分离到的病毒株扩增S片段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该起疫情共涉及病例6例,2例死亡,病死率为33.33%。首发病例3月12日发病,3月20日死亡,3月28日至4月4日参与丧事的4名亲属和1名邻居陆续发病,潜伏期为8~14 d。首发病例死亡后,5例续发病例均直接接触过首发病例血液。暴露于血液组和非暴露于血液组的罹患率分别为83.33%(5/6)和0.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病例从发病至诊断的时间间隔为2~8 d,中位数为4.5 d。所有病例SFTS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分离到的3株病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9.9%~10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均属于A基因型。结论该起SFTS聚集性疫情是由SFTSV A基因型毒株引起,经接触首发病例血液而引起传播,病死率高,亟需在农村地区建立和实施安全丧葬制度,加大群众健康教育和基层医生培训力度,并持续开展病原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聚集性 接触传播 系统进化
原文传递
河南省2017-2020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尤爱国 李懿 +5 位作者 李东晓 杜燕华 王海峰 叶莹 许汴利 黄学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24-2029,共6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7-2020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7-2020年SFTS病例特征进行分析。采集急性期病例血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对...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7-2020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7-2020年SFTS病例特征进行分析。采集急性期病例血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对部分分离到的病毒株扩增S片段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2017-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SFTS 1767例(疑似病例1000例、确诊病例767例),累计死亡11例(疑似病例3例、确诊病例8例),平均病死率为0.62%(11/1767);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χ^(2)=12.018,P=0.001)。病例分布在6个城市28个县(区),信阳市报告1681例,占病例总数的95.13%(1681/1767)。病例主要发生在4-10月,占病例总数的96.10%(1698/1767)。男性发病率(0.38/10万)低于女性(0.54/10万)(χ^(2)=54.855,P<0.001);40~84岁占病例总数的93.44%(1651/1767);农民占病例总数的96.10%(1698/1767)。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1起。共检测标本1110份,新布尼亚病毒的平均阳性率为39.19%(435/1110),不同年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05,P<0.001)。分离到39株新布尼亚病毒中,S片段核苷酸同源性为94.76%~99.82%。39株病毒株完整S片段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4株为A基因型、2株为B基因型,3株为D基因型。结论2017-2020年河南省SFTS以散发为主,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病范围不断扩大,女性、≥40岁和农民多发,不同年份新布尼亚病毒阳性率差异较大,新布尼亚病毒主要流行型别为A基因型,但仍需持续开展病原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布尼亚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河南省5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海峰 李亚飞 +7 位作者 张白帆 胡晓 刘利容 刘蕾 张娜 赵嘉咏 叶莹 黄学勇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647-649,677,共4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为进一步制定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病例相关信息,采集病例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开展细菌培养和核酸检测,使用Arc-Gis10.7绘制病例地区分布。结果2019年河南省发生首起人感染猪... 目的分析河南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为进一步制定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病例相关信息,采集病例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开展细菌培养和核酸检测,使用Arc-Gis10.7绘制病例地区分布。结果2019年河南省发生首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截至2021年底共发生5起,累计报告病例5例,死亡1例,病死率20.0%。疫情发生时间集中在6-9月,分布在商丘、新乡和驻马店3个省辖市5个县区;患者中位年龄53岁,男女比例4:1,均有明确的生猪及其制品暴露史。4例临床分型为脑膜炎型,1例为休克型脑膜炎型,从感染到发病潜伏期中位数为4.0天(最短1.0天,最长7.0天);从首次就诊到明确诊断,平均转诊2.2次,诊断延误中位数6.0天(最短4.0天,最长14.0天);感染菌株均为猪链球菌2型。结论河南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呈现散发态势,无防护的屠宰、加工生猪及相关制品是感染猪链球菌的高危因素,应定期开展针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2010-2017年我国儿童大叶性炎文献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大城 许玉玲 黄学勇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9年第3期60-61,55,共3页
目的:总结2010-2017年我国儿童大叶性肺炎研究的发展状况。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进行检索,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对文献期刊分布、文献年份、基金论文、廉者地区、作者机构和主题内容等进行分析。结果:8年间公开发表的儿童... 目的:总结2010-2017年我国儿童大叶性肺炎研究的发展状况。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进行检索,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对文献期刊分布、文献年份、基金论文、廉者地区、作者机构和主题内容等进行分析。结果:8年间公开发表的儿童大叶性肺炎研究文献共413篇,分布在148种期刊上;《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国妇幼保健)《中国社区医师》《临床肺科杂志》等17种医学专业刊物是发表我国儿童大叶性肺炎研究论文的重要载体;儿童大叶性肺炎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不同地区医院儿科,研究人员以临床医生、高校科研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为主;儿童大叶性肺炎研究基金支持力度较高,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研究主题内容涉及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病原分析、支气管镜手术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超声诊断、预后及影响因素和敏感基因的筛选等几个方面。结论2010-2017年我国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研究有了较深入的发展,但儿童大叶性肺炎发病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花费较高,预后慢,需要更多的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投入研究病因和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大叶性肺炎 文献计量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