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志本 许玲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2期170-171,共2页
目的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卡托普利基础上联用硝苯地平对患者SBP、DBP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卡托普利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硝苯地平药物。... 目的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卡托普利基础上联用硝苯地平对患者SBP、DBP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卡托普利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硝苯地平药物。对比两组患者SBP、DBP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以及组间同时段差异性,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BP与DB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治疗效果上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为96%,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在几天内缓解。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在常规卡托普利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可更好的改善血压状况,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卡托普利 硝苯地平
下载PDF
雌激素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姚志本 许玲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6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女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脑梗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前的E2、甘油...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女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脑梗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前的E2、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双侧颈动脉斑块crmise积分,脑梗死恢复体积百分比、生活质量(QOL)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等指标,评价雌激素对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脑梗死患者的TC、TG、HDL、LDL、HCY、PSV、IMT及左、右侧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等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脑梗死恢复百分比、QOL评分及MBI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对脑梗死患者神经保护明确,机制为扩张脑血管、抑制钙离子内流、抑制bcl-2蛋白的过度表达、抗氧化抗自由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脑梗死 神经保护
下载PDF
冠心病严重程度与血浆hs-CRP、S1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志本 许玲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严重程度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1-磷酸鞘氨醇(S1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68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从造影结果出发将其分成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无显著病变者)及实验组(冠心病者),各34例。应用Le... 目的探究冠心病严重程度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1-磷酸鞘氨醇(S1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68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从造影结果出发将其分成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无显著病变者)及实验组(冠心病者),各34例。应用Leaman积分系统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探讨冠心病严重程度与血浆hs-CRP、S1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hs-CRP、S1P、非高密度脂蛋白相关1-磷酸鞘氨醇(non-HDL-S1P)水平及Leaman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冠状动脉Leaman积分多元逐步回归性分析发现hs-CRP、non-HDL-S1P与冠状动脉积分呈独立相关性。结论 non-HDL-S1P、S1P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因子,临床须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 1-磷酸鞘氨醇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应用缬沙坦的短期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志本 许玲玉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应用缬沙坦的短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9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口服缬沙坦方案完成治疗。比对受试者服药前后血压、血糖等指...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应用缬沙坦的短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9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口服缬沙坦方案完成治疗。比对受试者服药前后血压、血糖等指标变化差异,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用药后,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至119.8±4.1mmHg和74.9±4.1mmHg,皆达到正常标准,时比差异明显(P〈0.05);(2)所有受试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均逐渐恢复正常范围,降幅明显(P〈0.05);(3)临床用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予以口服缬沙坦方案,短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糖调节受损 缬沙坦 短期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