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0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道光二十一年开封黄河水患与社会应对
被引量:
5
1
作者
田冰
吴小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144,共4页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黄河决于开封,围城八月,危害严重。以巡抚牛鉴为代表的官员群体尽管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并取得了救灾的最后成功,但官员、官役的贪渎行为几乎表现为"群体化"态势,成为灾害发生和持续八月的重要原因。在此情况...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黄河决于开封,围城八月,危害严重。以巡抚牛鉴为代表的官员群体尽管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并取得了救灾的最后成功,但官员、官役的贪渎行为几乎表现为"群体化"态势,成为灾害发生和持续八月的重要原因。在此情况下,以绅士为主导的民间救灾活动广泛展开,为成功救灾发挥出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民间救灾之地位日益突出,这也成为晚清时期的一个历史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光
开封
黄河水患
社会应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19
2
作者
田冰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5-18,共4页
近年来,河南作为文化大省在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建立起系统的保护与开发机制,普查工作持续进行,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被发现,以"文化遗产日"及大型会展活动为载体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理论研...
近年来,河南作为文化大省在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建立起系统的保护与开发机制,普查工作持续进行,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被发现,以"文化遗产日"及大型会展活动为载体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理论研究向纵深拓展;然而不足之处依然存在:原有生存环境今非昔比,地方政府和民众的保护与开发意识淡漠,传承人的依然缺乏,点面结合不够,宣传不力。为此,应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提高地方政府和普通民众的保护与开发意识,保障传承人物质文化生活尊严,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与开发机制,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休闲广场,理清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等,进而为实现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以炎黄传说及其考古佐证为例
3
作者
李玲玲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4年第11X期14-18,共5页
以炎黄时代对应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彩陶为例,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彩陶,器形规整、图案规范、标识性强、影响极其广泛、文化穿透力极强炎黄时代处于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我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关炎黄的各种传说,囿于文字、...
以炎黄时代对应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彩陶为例,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彩陶,器形规整、图案规范、标识性强、影响极其广泛、文化穿透力极强炎黄时代处于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我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关炎黄的各种传说,囿于文字、族群、地域等不同的因素,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大量出现,并且成为诸子百家实现政治观点的托古对象而受到极大推崇和敬仰。秦汉以后,随着华夏民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黄传说
炎黄时代
文化特征
早期人类
托古
黄帝时代
早期文明
人类文化
大汶口文化
政治观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明清时期河南境内大运河的延续与衰落
4
作者
田冰
张可佳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5-81,共7页
唐宋以前,河南境内的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源头和主干,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元明清时期河南境内的大运河已经退出主导地位,成为京杭大运河的辅助通道。这一时期河南境内的大运河有黄河以北的卫河和黄河以南的贾鲁河,贯通南北...
唐宋以前,河南境内的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源头和主干,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元明清时期河南境内的大运河已经退出主导地位,成为京杭大运河的辅助通道。这一时期河南境内的大运河有黄河以北的卫河和黄河以南的贾鲁河,贯通南北的贾鲁河和卫河为其沿岸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催生出了诸如朱仙镇、周家口、道口镇等全国名镇,在南北物资交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因国家政治中心移出了黄河流域,漕粮很少绕道中原,加之黄河水患严重以及新式交通的兴起,河南大运河逐渐衰落,直接影响到了沿岸城镇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
贾鲁河
卫河
城镇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洛阳学初论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占仓
唐金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0-125,共6页
洛阳学是研究千年帝都洛阳从产生到发展、变迁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问,属于地方学研究范畴。它既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研究洛阳古代历史地理环境变迁、现代城市发展和未来发展战略,也从历史文化视角研究洛阳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演进和现代洛阳...
洛阳学是研究千年帝都洛阳从产生到发展、变迁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问,属于地方学研究范畴。它既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研究洛阳古代历史地理环境变迁、现代城市发展和未来发展战略,也从历史文化视角研究洛阳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演进和现代洛阳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共同为洛阳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其研究重点、学术属性等都与"河洛学""洛学""河洛文化"等有着明显的区别。构建洛阳学既是传承创新洛阳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加快洛阳现代化进程、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为此,要加大资源和人才整合力度,开好洛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立洛阳学研究会、加大对洛阳学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为将洛阳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际性旅游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学
地方学
中原学
学科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黄河决溢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田冰
张云筝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黄淮平原位于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部黄河以南及安徽省、江苏省淮河以北,是华北平原的南部。明代为保证南北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人为抑止北流,造成黄河改道决溢频发,几乎无岁不灾,灾害范围之大遍及黄淮平原,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产生了...
黄淮平原位于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部黄河以南及安徽省、江苏省淮河以北,是华北平原的南部。明代为保证南北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人为抑止北流,造成黄河改道决溢频发,几乎无岁不灾,灾害范围之大遍及黄淮平原,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漕运受阻,农业受损,城镇遭淹。官民采取了应对黄河决溢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改变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了黄淮平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黄河决溢
黄淮平原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殷商后期的贡纳、征求与赏赐——以花东卜辞为例
被引量:
7
7
作者
章秀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0-194,共5页
新出花东卜辞属非王性质,占卜主体是商朝贵族"子",其中所反映出的商王、"子"及"子"的下级贵族之间的贡纳、征求与赏赐情况在当时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殷商后期,低一级贵族常向高一级贵族贡纳物品,主要是...
新出花东卜辞属非王性质,占卜主体是商朝贵族"子",其中所反映出的商王、"子"及"子"的下级贵族之间的贡纳、征求与赏赐情况在当时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殷商后期,低一级贵族常向高一级贵族贡纳物品,主要是用作祭品,这类似于古书中的"助祭";低一级贵族举行祭祀后,常把某些祭品献给高一级贵族,类似于古书中的"献胙";低一级贵族田猎有获时,可能也要把部分猎物献给高一级贵族;为展示恩惠,高级贵族也会赏赐物品给低一级贵族。这些活动应是各级贵族确认臣主关系,同宗之间强化宗法血缘关系,以达到维护现行统治秩序的重要途径,贡纳活动应当已经制度化,即形成了所谓"礼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纳
征求
赏赐
花东卜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环境变迁与黄淮平原城市经济的兴衰——以明清开封城为例
被引量:
2
8
作者
田冰
吴小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水运交通和农耕环境是黄淮平原水环境优劣最直接的体现,明清时期,受频繁黄河水患的冲击,该地区水运能力和农耕环境均受到很大影响,表现为农业经济发展迟缓,城市经济由兴渐衰,开封城即是如此。黄河的频决,不但使其自身航运价值不佳,还冲...
水运交通和农耕环境是黄淮平原水环境优劣最直接的体现,明清时期,受频繁黄河水患的冲击,该地区水运能力和农耕环境均受到很大影响,表现为农业经济发展迟缓,城市经济由兴渐衰,开封城即是如此。黄河的频决,不但使其自身航运价值不佳,还冲击了开封城赖以通商的贾鲁、惠济二河,造成水运环境的恶化,同时又淹没城池,破坏农田,削弱了开封城经济发展的内源力。尽管官民多有治理工程之兴举,开封城亦曾达到一定的繁荣局面,却并未能扭转最终衰落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开封城
水环境
经济兴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州固始”与中原汉人的南迁入闽
被引量:
3
9
作者
程有为
张国超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3-86,共4页
文章首先考述"光州固始"地名由来、政区沿革及其自然人文环境,然后阐明"光州固始"在中原汉人南迁中的地位,最后对"闽人称祖皆曰自光州固始来"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它既是历史事实的真实反映,也是...
文章首先考述"光州固始"地名由来、政区沿革及其自然人文环境,然后阐明"光州固始"在中原汉人南迁中的地位,最后对"闽人称祖皆曰自光州固始来"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它既是历史事实的真实反映,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州固始”
中原汉人
南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司法实践中督抚和按察使的差异化行为特征
被引量:
4
10
作者
魏淑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27,共6页
清代省级司法主体中,掌握地方最高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督抚大员和作为一省刑名总汇的按察使至关重要。职位的不同,决定他们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按察使常常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就事论事的刑名技术色彩,督抚则更多基于地方行...
清代省级司法主体中,掌握地方最高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督抚大员和作为一省刑名总汇的按察使至关重要。职位的不同,决定他们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按察使常常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就事论事的刑名技术色彩,督抚则更多基于地方行政大局以至君臣关系的考量通盘筹划,对具体的刑名司法问题大而化之,甚至偶有否决按察使刑名建议的情形发生。两者之间的差异化行为特征,不仅反映了近代修律改制之前司法原本就是行政的应有之义,也提醒现代研究者跳出"就司法论司法"的狭隘范畴,还原更为深刻、鲜活的历史场景与人物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督抚
按察使
司法实践
行为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时期陶、玉、青铜三大礼器谫论
被引量:
5
11
作者
李玲玲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4期15-20,共6页
先秦时期是陶、玉、青铜三大礼器的形成、发展和辉煌时期。陶、玉礼器均由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平等农耕时代的祭器转化而来,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心聚落时期登上礼器舞台,并呈现对峙趋势,表现出各有主导的中心区域:黄河流域以彩陶礼器为...
先秦时期是陶、玉、青铜三大礼器的形成、发展和辉煌时期。陶、玉礼器均由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平等农耕时代的祭器转化而来,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心聚落时期登上礼器舞台,并呈现对峙趋势,表现出各有主导的中心区域:黄河流域以彩陶礼器为主导,反映了祖先崇拜的意识形态发展历程;南方长江流域和北方辽河流域以玉礼器为主导,呈现出神灵崇拜的神秘和威严。到新石器时代末期早期国家的龙山时代,礼器在北方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表现为陶、玉礼器的融合并重,南方依然以玉礼器为主导。夏商周王国建立以后,随着权力的集中与统一,代表新兴王权特质的青铜礼器迅速崛起和普及,占据了礼器的主导地位,成为国之重器,陶、玉礼器成为附属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陶礼器
玉礼器
青铜礼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中原地区传统家族的耕读传家之道探析
被引量:
2
12
作者
魏淑民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4-119,共6页
耕读传统是中国家族社会和农耕文明的共性特征,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地区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与核心,耕读传统悠远流长、影响深远。清代河南众多家谱、碑铭和方志显示,中原地区传统家族普遍奉行耕读传家之道,而且是一个需要数代以...
耕读传统是中国家族社会和农耕文明的共性特征,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地区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与核心,耕读传统悠远流长、影响深远。清代河南众多家谱、碑铭和方志显示,中原地区传统家族普遍奉行耕读传家之道,而且是一个需要数代以至十几代逐渐积累、由耕而读的渐变过程。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是此一道路最令人神往的光环。然而,多数家境并不宽裕甚至相当贫苦的家庭在生存压力下,子孙发展呈现出多元化道路,"耕读治家,文武储材"。伴随近世以来家族制度的终结,以及城镇化、土地流转等新的时代变迁,耕读传统如何传承变革、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将是全新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河南
家族
耕读之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汉世家大族兴衰规律探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建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两汉时期,世家大族的形成、发展与衰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游学、入仕、建功、置田、联姻等都是世家大族兴起的重要手段,而其衰落有时是瞬间的,比如政治斗争失利、攀附权贵失败等。但总体而言,在世家大族的发展中,家族文化的影响是关键...
两汉时期,世家大族的形成、发展与衰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游学、入仕、建功、置田、联姻等都是世家大族兴起的重要手段,而其衰落有时是瞬间的,比如政治斗争失利、攀附权贵失败等。但总体而言,在世家大族的发展中,家族文化的影响是关键的,如果一个家族中没有通经大儒,其发展就会渐趋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时期
世家大族
宗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督教与葡萄文化——以《圣经》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习刚
《古今农业》
2021年第1期76-88,36,共14页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含着丰富悠久的葡萄历史文化,不仅保存了大量上古和古代葡萄文化资料,记录了当时葡萄的分布、传播,葡萄的加工,葡萄业管理,葡萄的贸易与消费,葡萄与社会生活等诸多葡萄文化方面的重要内容,还反映出葡萄文化在...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含着丰富悠久的葡萄历史文化,不仅保存了大量上古和古代葡萄文化资料,记录了当时葡萄的分布、传播,葡萄的加工,葡萄业管理,葡萄的贸易与消费,葡萄与社会生活等诸多葡萄文化方面的重要内容,还反映出葡萄文化在宗教、社会生活、文化中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及基督教对葡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基督教
葡萄文化
传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洛阳学”与“中原学”内涵关系探析
被引量:
3
15
作者
李龙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24-30,共7页
作为地方学,"洛阳学"与"中原学"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地方学概念。"洛阳学"研究的是洛阳地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中原学"则研究的是整个中原地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洛阳学"...
作为地方学,"洛阳学"与"中原学"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地方学概念。"洛阳学"研究的是洛阳地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中原学"则研究的是整个中原地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洛阳学"是"中原学"内涵的核心,两者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共性。区别在于,"中原学"研究的地域范围、文化内容与内涵比"洛阳学"更加广泛,二者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不同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学”
“中原学”
相互关系
区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河洛文化的核心内涵
被引量:
1
16
作者
程有为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4,11,共5页
河洛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层次从外到内依次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河洛文化的内涵中有两个带有标志性的文化现象,一是河图洛书,二是二程洛学。这样的文化背景催生了...
河洛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层次从外到内依次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河洛文化的内涵中有两个带有标志性的文化现象,一是河图洛书,二是二程洛学。这样的文化背景催生了河洛文化精神:中国意识与大一统思想;中和、和合思想;爱国为民、无私奉献精神;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精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核心层
内涵
文化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原夏文化研究新探索的思考
17
作者
李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7-62,共6页
中原夏文化研究历经百年,经历萌芽、发展、高潮、沉寂、振兴五个阶段,在夏文化定义、夏文化区域、二里头遗址考古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理论瓶颈、信心危机、周边挑战等诸多问题。应该排除困扰,回归考古材料与文献结合的正道,...
中原夏文化研究历经百年,经历萌芽、发展、高潮、沉寂、振兴五个阶段,在夏文化定义、夏文化区域、二里头遗址考古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理论瓶颈、信心危机、周边挑战等诸多问题。应该排除困扰,回归考古材料与文献结合的正道,做好夏文化遗址考古,加大夏文化考古与研究的宣传力度,进行夏文化公众考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历程
研究成果
面临的问题
研究出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殷墟卜辞所记“■示”即“鲧示”新探
18
作者
郑杰祥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56,共4页
夏部族祖先鲧以治理洪水、造福于民而著称于世,故文献多记鲧曾被夏、商、周“三代祀之”。夏代文字迄今尚未发现,但夏人祭祀自己祖先鲧殆无疑问。殷墟卜辞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本文认为卜辞所记“■示”应释为“鲧示”...
夏部族祖先鲧以治理洪水、造福于民而著称于世,故文献多记鲧曾被夏、商、周“三代祀之”。夏代文字迄今尚未发现,但夏人祭祀自己祖先鲧殆无疑问。殷墟卜辞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本文认为卜辞所记“■示”应释为“鲧示”,是商人祭“鲧”的真实记录,故后世文献所记夏鲧曾被“三代祀之”应是符合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鲧治水
三代祀之
“■示”即“鲧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件吐鲁番回鹘文买卖文书及相关文书的探讨
19
作者
陈习刚
《吐鲁番学研究》
2018年第1期50-83,共34页
在《奥斯迷失·托合利里卖葡萄园契》等三件吐鲁番回鹘文土地买卖文书校勘的基础上,对此三件文书及相关文书所揭示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文书的时代属于蒙元时期毫无疑义,更可能属于蒙古国太宗(1229—1241年)之后的蒙古国时期。...
在《奥斯迷失·托合利里卖葡萄园契》等三件吐鲁番回鹘文土地买卖文书校勘的基础上,对此三件文书及相关文书所揭示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文书的时代属于蒙元时期毫无疑义,更可能属于蒙古国太宗(1229—1241年)之后的蒙古国时期。文书反映出回鹘时期古代吐鲁番地区人们从经营田地到兼营或完全经营丝绸贸易理念的深刻变化,也反映出当时丝路贸易的繁荣,是古代吐鲁番地区作为丝路贸易中一个重要丝路重镇的佐证。同时,从文书人物关联的角度,复原了奥斯迷失·托合利里家族的简要谱系;相关文书《婚丧费用记录》实际上是奥斯迷失·托合利里家族长子继承人一房婚丧费用的部分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回鹘文书
家族谱系
丝路贸易
奥斯迷失·托合利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覃怀厎绩”与黄河文明
20
作者
马世之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唐虞之世,禹在覃怀治水,将黄河沿主河道向东北一直疏导到漳河那里,然后向东注入大海。洪水控制体系在此建立起来,加上农业经济比较发达,并出现龙山文化城址,标志着黄河流域的覃怀地区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关键词
覃怀
黄河
文明时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光二十一年开封黄河水患与社会应对
被引量:
5
1
作者
田冰
吴小伦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
历史
环境与经济
社会
发展研究院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
文化
学院
河南
科技大学人文
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基金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城镇兴衰研究>(10CZS039)
文摘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黄河决于开封,围城八月,危害严重。以巡抚牛鉴为代表的官员群体尽管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并取得了救灾的最后成功,但官员、官役的贪渎行为几乎表现为"群体化"态势,成为灾害发生和持续八月的重要原因。在此情况下,以绅士为主导的民间救灾活动广泛展开,为成功救灾发挥出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民间救灾之地位日益突出,这也成为晚清时期的一个历史趋向。
关键词
道光
开封
黄河水患
社会应对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19
2
作者
田冰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出处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5-18,共4页
基金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战略研究>(B302)的部分成果
文摘
近年来,河南作为文化大省在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建立起系统的保护与开发机制,普查工作持续进行,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被发现,以"文化遗产日"及大型会展活动为载体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理论研究向纵深拓展;然而不足之处依然存在:原有生存环境今非昔比,地方政府和民众的保护与开发意识淡漠,传承人的依然缺乏,点面结合不够,宣传不力。为此,应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提高地方政府和普通民众的保护与开发意识,保障传承人物质文化生活尊严,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与开发机制,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休闲广场,理清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等,进而为实现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关键词
河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对策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以炎黄传说及其考古佐证为例
3
作者
李玲玲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考古所
出处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4年第11X期14-18,共5页
文摘
以炎黄时代对应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彩陶为例,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彩陶,器形规整、图案规范、标识性强、影响极其广泛、文化穿透力极强炎黄时代处于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我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关炎黄的各种传说,囿于文字、族群、地域等不同的因素,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大量出现,并且成为诸子百家实现政治观点的托古对象而受到极大推崇和敬仰。秦汉以后,随着华夏民族的形成。
关键词
炎黄传说
炎黄时代
文化特征
早期人类
托古
黄帝时代
早期文明
人类文化
大汶口文化
政治观点
分类号
K871.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明清时期河南境内大运河的延续与衰落
4
作者
田冰
张可佳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郑州大学
出处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5-8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ZS136)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20年创新项目。
文摘
唐宋以前,河南境内的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源头和主干,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元明清时期河南境内的大运河已经退出主导地位,成为京杭大运河的辅助通道。这一时期河南境内的大运河有黄河以北的卫河和黄河以南的贾鲁河,贯通南北的贾鲁河和卫河为其沿岸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催生出了诸如朱仙镇、周家口、道口镇等全国名镇,在南北物资交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因国家政治中心移出了黄河流域,漕粮很少绕道中原,加之黄河水患严重以及新式交通的兴起,河南大运河逐渐衰落,直接影响到了沿岸城镇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元明清
贾鲁河
卫河
城镇经济
Keywords
Yuan,Ming and Qing dynasty
Jialu River
Wei River
economy in cities and towns
分类号
K928.4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洛阳学初论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占仓
唐金培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0-125,共6页
文摘
洛阳学是研究千年帝都洛阳从产生到发展、变迁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问,属于地方学研究范畴。它既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研究洛阳古代历史地理环境变迁、现代城市发展和未来发展战略,也从历史文化视角研究洛阳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演进和现代洛阳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共同为洛阳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其研究重点、学术属性等都与"河洛学""洛学""河洛文化"等有着明显的区别。构建洛阳学既是传承创新洛阳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加快洛阳现代化进程、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为此,要加大资源和人才整合力度,开好洛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立洛阳学研究会、加大对洛阳学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为将洛阳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际性旅游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洛阳学
地方学
中原学
学科建设
Keywords
Luoyang
Local studies
Central plains studie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黄河决溢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田冰
张云筝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基金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城镇兴衰研究"(10CZS039)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度基本科研费项目"河南行政建制变革与城镇发展研究"(16E1038)
文摘
黄淮平原位于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部黄河以南及安徽省、江苏省淮河以北,是华北平原的南部。明代为保证南北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人为抑止北流,造成黄河改道决溢频发,几乎无岁不灾,灾害范围之大遍及黄淮平原,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漕运受阻,农业受损,城镇遭淹。官民采取了应对黄河决溢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改变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了黄淮平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明代
黄河决溢
黄淮平原经济
Keywords
Ming Dynasty
the Yellow River flood
Huang Huai Plains' economy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殷商后期的贡纳、征求与赏赐——以花东卜辞为例
被引量:
7
7
作者
章秀霞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0-194,共5页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与殷商礼制研究>(2006CLS00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新出花东卜辞属非王性质,占卜主体是商朝贵族"子",其中所反映出的商王、"子"及"子"的下级贵族之间的贡纳、征求与赏赐情况在当时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殷商后期,低一级贵族常向高一级贵族贡纳物品,主要是用作祭品,这类似于古书中的"助祭";低一级贵族举行祭祀后,常把某些祭品献给高一级贵族,类似于古书中的"献胙";低一级贵族田猎有获时,可能也要把部分猎物献给高一级贵族;为展示恩惠,高级贵族也会赏赐物品给低一级贵族。这些活动应是各级贵族确认臣主关系,同宗之间强化宗法血缘关系,以达到维护现行统治秩序的重要途径,贡纳活动应当已经制度化,即形成了所谓"礼制"。
关键词
贡纳
征求
赏赐
花东卜辞
分类号
K206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环境变迁与黄淮平原城市经济的兴衰——以明清开封城为例
被引量:
2
8
作者
田冰
吴小伦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
历史
环境与经济
社会
发展研究院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河南
科技大学人文
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基金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城镇兴衰研究>(10CZS039)
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明清时期黄淮平原水环境与经济发展互动研究>(2012M511971)
文摘
水运交通和农耕环境是黄淮平原水环境优劣最直接的体现,明清时期,受频繁黄河水患的冲击,该地区水运能力和农耕环境均受到很大影响,表现为农业经济发展迟缓,城市经济由兴渐衰,开封城即是如此。黄河的频决,不但使其自身航运价值不佳,还冲击了开封城赖以通商的贾鲁、惠济二河,造成水运环境的恶化,同时又淹没城池,破坏农田,削弱了开封城经济发展的内源力。尽管官民多有治理工程之兴举,开封城亦曾达到一定的繁荣局面,却并未能扭转最终衰落的命运。
关键词
明清
开封城
水环境
经济兴衰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州固始”与中原汉人的南迁入闽
被引量:
3
9
作者
程有为
张国超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信阳师范
学院
历史
文化
学院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3-86,共4页
文摘
文章首先考述"光州固始"地名由来、政区沿革及其自然人文环境,然后阐明"光州固始"在中原汉人南迁中的地位,最后对"闽人称祖皆曰自光州固始来"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它既是历史事实的真实反映,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关键词
“光州固始”
中原汉人
南迁
Keywords
Guangzhougushi
Hans in Henan
migrating southward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司法实践中督抚和按察使的差异化行为特征
被引量:
4
10
作者
魏淑民
机构
河南
大学
历史
文化
学院
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2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前期省级司法职能与地方行政、君臣关系互动研究”(13CZS02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清代省级司法与地方行政、君臣关系互动研究”(2014M56198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重大项目“清前期地方行政与吏治研究”(07JJD770111)
文摘
清代省级司法主体中,掌握地方最高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督抚大员和作为一省刑名总汇的按察使至关重要。职位的不同,决定他们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按察使常常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就事论事的刑名技术色彩,督抚则更多基于地方行政大局以至君臣关系的考量通盘筹划,对具体的刑名司法问题大而化之,甚至偶有否决按察使刑名建议的情形发生。两者之间的差异化行为特征,不仅反映了近代修律改制之前司法原本就是行政的应有之义,也提醒现代研究者跳出"就司法论司法"的狭隘范畴,还原更为深刻、鲜活的历史场景与人物关系。
关键词
清代
督抚
按察使
司法实践
行为特征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时期陶、玉、青铜三大礼器谫论
被引量:
5
11
作者
李玲玲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考古所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4期15-20,共6页
文摘
先秦时期是陶、玉、青铜三大礼器的形成、发展和辉煌时期。陶、玉礼器均由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平等农耕时代的祭器转化而来,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心聚落时期登上礼器舞台,并呈现对峙趋势,表现出各有主导的中心区域:黄河流域以彩陶礼器为主导,反映了祖先崇拜的意识形态发展历程;南方长江流域和北方辽河流域以玉礼器为主导,呈现出神灵崇拜的神秘和威严。到新石器时代末期早期国家的龙山时代,礼器在北方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表现为陶、玉礼器的融合并重,南方依然以玉礼器为主导。夏商周王国建立以后,随着权力的集中与统一,代表新兴王权特质的青铜礼器迅速崛起和普及,占据了礼器的主导地位,成为国之重器,陶、玉礼器成为附属礼器。
关键词
先秦
陶礼器
玉礼器
青铜礼器
分类号
K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中原地区传统家族的耕读传家之道探析
被引量:
2
12
作者
魏淑民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6BLS006)。
文摘
耕读传统是中国家族社会和农耕文明的共性特征,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地区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与核心,耕读传统悠远流长、影响深远。清代河南众多家谱、碑铭和方志显示,中原地区传统家族普遍奉行耕读传家之道,而且是一个需要数代以至十几代逐渐积累、由耕而读的渐变过程。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是此一道路最令人神往的光环。然而,多数家境并不宽裕甚至相当贫苦的家庭在生存压力下,子孙发展呈现出多元化道路,"耕读治家,文武储材"。伴随近世以来家族制度的终结,以及城镇化、土地流转等新的时代变迁,耕读传统如何传承变革、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将是全新的命题。
关键词
明清
河南
家族
耕读之道
Keyword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enan
family
farming-reading tradition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汉世家大族兴衰规律探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陈建魁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基金
2016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家族史研究”(2016BLS006)
文摘
两汉时期,世家大族的形成、发展与衰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游学、入仕、建功、置田、联姻等都是世家大族兴起的重要手段,而其衰落有时是瞬间的,比如政治斗争失利、攀附权贵失败等。但总体而言,在世家大族的发展中,家族文化的影响是关键的,如果一个家族中没有通经大儒,其发展就会渐趋衰落。
关键词
两汉时期
世家大族
宗族
Keywords
Han Dynasties
aristocratic families
clan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督教与葡萄文化——以《圣经》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1
14
作者
陈习刚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出处
《古今农业》
2021年第1期76-88,36,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丝路葡萄文书研究”(19EZS147)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含着丰富悠久的葡萄历史文化,不仅保存了大量上古和古代葡萄文化资料,记录了当时葡萄的分布、传播,葡萄的加工,葡萄业管理,葡萄的贸易与消费,葡萄与社会生活等诸多葡萄文化方面的重要内容,还反映出葡萄文化在宗教、社会生活、文化中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及基督教对葡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
《圣经》
基督教
葡萄文化
传播
Keywords
The Bible
Christianity
Grape culture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F31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B971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洛阳学”与“中原学”内涵关系探析
被引量:
3
15
作者
李龙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出处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24-30,共7页
文摘
作为地方学,"洛阳学"与"中原学"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地方学概念。"洛阳学"研究的是洛阳地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中原学"则研究的是整个中原地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洛阳学"是"中原学"内涵的核心,两者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共性。区别在于,"中原学"研究的地域范围、文化内容与内涵比"洛阳学"更加广泛,二者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不同的表现。
关键词
“洛阳学”
“中原学”
相互关系
区别
Keywords
" Luoyang knowledge"
"Central Plain knowledge"
mutual relationship
difference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河洛文化的核心内涵
被引量:
1
16
作者
程有为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出处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4,11,共5页
文摘
河洛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层次从外到内依次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河洛文化的内涵中有两个带有标志性的文化现象,一是河图洛书,二是二程洛学。这样的文化背景催生了河洛文化精神:中国意识与大一统思想;中和、和合思想;爱国为民、无私奉献精神;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精神等。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核心层
内涵
文化精神
Keywords
Heluo Culture
core layer
connotation
cultural spirit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原夏文化研究新探索的思考
17
作者
李龙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7-62,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22年度创新工程一般项目“中原夏文化研究新探索的思考”(22A39)。
文摘
中原夏文化研究历经百年,经历萌芽、发展、高潮、沉寂、振兴五个阶段,在夏文化定义、夏文化区域、二里头遗址考古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理论瓶颈、信心危机、周边挑战等诸多问题。应该排除困扰,回归考古材料与文献结合的正道,做好夏文化遗址考古,加大夏文化考古与研究的宣传力度,进行夏文化公众考古工作。
关键词
探索历程
研究成果
面临的问题
研究出路
Keywords
Exploration Process
Research Results
Facing Problems
Research Path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殷墟卜辞所记“■示”即“鲧示”新探
18
作者
郑杰祥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56,共4页
文摘
夏部族祖先鲧以治理洪水、造福于民而著称于世,故文献多记鲧曾被夏、商、周“三代祀之”。夏代文字迄今尚未发现,但夏人祭祀自己祖先鲧殆无疑问。殷墟卜辞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本文认为卜辞所记“■示”应释为“鲧示”,是商人祭“鲧”的真实记录,故后世文献所记夏鲧曾被“三代祀之”应是符合实际的。
关键词
夏鲧治水
三代祀之
“■示”即“鲧示”
Keywords
Gun Flood Control
Worship by Three Dynasties
■Rita Means Gun Rita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件吐鲁番回鹘文买卖文书及相关文书的探讨
19
作者
陈习刚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与
考古所
出处
《吐鲁番学研究》
2018年第1期50-83,共34页
文摘
在《奥斯迷失·托合利里卖葡萄园契》等三件吐鲁番回鹘文土地买卖文书校勘的基础上,对此三件文书及相关文书所揭示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文书的时代属于蒙元时期毫无疑义,更可能属于蒙古国太宗(1229—1241年)之后的蒙古国时期。文书反映出回鹘时期古代吐鲁番地区人们从经营田地到兼营或完全经营丝绸贸易理念的深刻变化,也反映出当时丝路贸易的繁荣,是古代吐鲁番地区作为丝路贸易中一个重要丝路重镇的佐证。同时,从文书人物关联的角度,复原了奥斯迷失·托合利里家族的简要谱系;相关文书《婚丧费用记录》实际上是奥斯迷失·托合利里家族长子继承人一房婚丧费用的部分记录。
关键词
吐鲁番回鹘文书
家族谱系
丝路贸易
奥斯迷失·托合利里
Keywords
Turpan Uighur documents
family genealogy
the silk trade
Osmis.Toγril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覃怀厎绩”与黄河文明
20
作者
马世之
机构
河南省
社会科学院
历史
考古
研究所
出处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文摘
唐虞之世,禹在覃怀治水,将黄河沿主河道向东北一直疏导到漳河那里,然后向东注入大海。洪水控制体系在此建立起来,加上农业经济比较发达,并出现龙山文化城址,标志着黄河流域的覃怀地区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关键词
覃怀
黄河
文明时代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道光二十一年开封黄河水患与社会应对
田冰
吴小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田冰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以炎黄传说及其考古佐证为例
李玲玲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元明清时期河南境内大运河的延续与衰落
田冰
张可佳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洛阳学初论
张占仓
唐金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明代黄河决溢对黄淮平原经济发展的影响
田冰
张云筝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殷商后期的贡纳、征求与赏赐——以花东卜辞为例
章秀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水环境变迁与黄淮平原城市经济的兴衰——以明清开封城为例
田冰
吴小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光州固始”与中原汉人的南迁入闽
程有为
张国超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清代司法实践中督抚和按察使的差异化行为特征
魏淑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先秦时期陶、玉、青铜三大礼器谫论
李玲玲
《中原文化研究》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清代中原地区传统家族的耕读传家之道探析
魏淑民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两汉世家大族兴衰规律探析
陈建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督教与葡萄文化——以《圣经》为中心的考察
陈习刚
《古今农业》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洛阳学”与“中原学”内涵关系探析
李龙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河洛文化的核心内涵
程有为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原夏文化研究新探索的思考
李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殷墟卜辞所记“■示”即“鲧示”新探
郑杰祥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几件吐鲁番回鹘文买卖文书及相关文书的探讨
陈习刚
《吐鲁番学研究》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覃怀厎绩”与黄河文明
马世之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