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尹景岗 顾仁骏 王夏红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43-45,共3页
对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峰间潜伏期无显著改变(P>0.05),依对照组年龄、性别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判断,3例患者表现有BAEP异常。提示BAEP检查在... 对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峰间潜伏期无显著改变(P>0.05),依对照组年龄、性别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判断,3例患者表现有BAEP异常。提示BAEP检查在本病的诊断及脑干功能的判断上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 诱发电位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猝倒型患者与快眼动睡眠的关系
2
作者 李冲 王夏红 +2 位作者 杜好瑞 谭春英 贾福军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6期637-638,共2页
目的 探讨发作性睡病猝倒发作与快眼动睡眠 (REM)的关系。方法 采用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方法对 27例猝倒型和 21例非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相关睡眠指标分析。结果 猝倒组入睡次数(3. 82±0. ... 目的 探讨发作性睡病猝倒发作与快眼动睡眠 (REM)的关系。方法 采用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方法对 27例猝倒型和 21例非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相关睡眠指标分析。结果 猝倒组入睡次数(3. 82±0. 73)和入睡初REM提前出现次数 (2. 48±0. 80)明显高于非猝倒组(P<0. 01),睡眠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5);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效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 发作性睡病伴猝倒与REM提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快眼动睡眠 患者 潜伏期 夜间睡眠 多导睡眠图 PSG 结论 显著性 差异
下载PDF
谷维素与维生素B_1增强地西泮抗焦虑作用的临床验证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辉 杨广生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34-235,共2页
目的:验证谷维素与维生素B_1增强地西泮的抗焦虑作用,探讨减少地西泮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新途径。方法:将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单用地西泮治疗;治疗组30例,先单用地西泮控制症状后,再按每例患者单用地西泮有效剂... 目的:验证谷维素与维生素B_1增强地西泮的抗焦虑作用,探讨减少地西泮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新途径。方法:将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单用地西泮治疗;治疗组30例,先单用地西泮控制症状后,再按每例患者单用地西泮有效剂量减半,与谷维素20mg,维生素B_1 20mg复合疗法。疗程均为4wk。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控制症状者26例,占86.7%,对照组有效控制症状者27例,占90.0%(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将维素和维生素B_1可增强地西泮抗焦虑作用,且减少地西泮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维素 维生素BL 地西泮 抗焦虑作用 临床验证
下载PDF
脑梗塞引起痴呆的临床因素探讨
4
作者 张中兴 宋景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27-29,63,共4页
对脑梗塞引起痴呆的25例和未引起痴呆的63例二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探讨脑梗塞引起痴呆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痴呆发生可能性最大的危险因素,既往卒中发作史和心脏疾患为痴呆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CT表现为双侧半球梗塞灶、多发梗塞灶、底节... 对脑梗塞引起痴呆的25例和未引起痴呆的63例二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探讨脑梗塞引起痴呆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痴呆发生可能性最大的危险因素,既往卒中发作史和心脏疾患为痴呆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CT表现为双侧半球梗塞灶、多发梗塞灶、底节丘脑区梗塞灶与痴呆的发生关系密切,也应视为脑梗塞引起痴呆的重要临床因素。对诸危险因素易致痴呆的机理和痴呆组的一些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性痴呆 临床因素 梗塞灶 非痴呆 危险因素 心电图异常 肢体瘫痪 血液流变学 椎体外系症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薛蓉 程哲 +1 位作者 程传宝 孙玉玺 《职业与健康》 CAS 2012年第23期2988-2990,共3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8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检测2组血糖、血脂、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体重指数...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8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检测2组血糖、血脂、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体重指数,对2组上述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清泌乳素及体重指数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8周末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体重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体重指数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体重指数均有显著影响,而阿立哌唑则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利培酮 血糖 血脂 血清泌乳素 体重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