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屋顶倾角45°泻水最畅,为什么?(高一、高二、高三)
1
作者 郭安成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2年第9期42-,共1页
大家知道,许多房屋的屋顶为了便于泻水都建成“人”字形,但为什么倾角为45°时泻水最容易呢?这实际上是数学中的求极值问题.
关键词 动摩擦因数
下载PDF
一道流行错题的剖析
2
作者 郭安成 《中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49,共1页
原题 如图1所示,质量分别为2m和m的可看作质点的两小球A、B,用不计质量的细线连接在固定的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柱体的两侧,半圆柱固定在桌面上,开始时使A球和B球均静止,然后释放A球,则B球沿圆柱到达最高点时的速率为多少?(此时A球... 原题 如图1所示,质量分别为2m和m的可看作质点的两小球A、B,用不计质量的细线连接在固定的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柱体的两侧,半圆柱固定在桌面上,开始时使A球和B球均静止,然后释放A球,则B球沿圆柱到达最高点时的速率为多少?(此时A球未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题 落地 最高点 小球 圆柱 剖析 半径 质点 静止 光滑
下载PDF
巧用组合解题
3
作者 郭安成 《中学物理》 2003年第6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组合 高中 物理 弹性碰撞问题 动量守恒定律 解法 数学知识
下载PDF
方程式合并 巧算原子能
4
作者 郭安成 《中学物理》 2004年第11期47-48,共2页
近几年高考中不断出现核反应与伴随能量关系的综合题目.这类问题一般并不太难,但由于过程较多.也使一些同学出现错误.对于多步反应的问题,只需把方程式整理合并,得出最终的等效方程式,求解十分简单.
关键词 高中 物理 学习辅导 解题思路 原子能 方程式
下载PDF
波未形成 忽套波形
5
作者 郭安成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5年第5期44-44,共1页
机械波问题是中学阶段的重点,由于参与振动质点多,质点的运动具有周期性、多解性等,初学者往往难于掌握.特别是波形在形成过程中,一些质点已振动,另一些质点还未开始振动,同学们常会用“现成波’的形状,套用“未成波”的形状,... 机械波问题是中学阶段的重点,由于参与振动质点多,质点的运动具有周期性、多解性等,初学者往往难于掌握.特别是波形在形成过程中,一些质点已振动,另一些质点还未开始振动,同学们常会用“现成波’的形状,套用“未成波”的形状,而导致错误.现进行两个易错例题剖析,旨在引以为戒,吃一堑长一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 机械波问题 质点 高中 物理 例题解析
下载PDF
“鱼翔浅底”到底多浅
6
作者 郭安成 《中学物理》 2003年第1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鱼翔浅底” 入射光线 全反射 高中 物理 光学问题
下载PDF
缩小范围 避免三角函数中错解的产生
7
作者 苗大勇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6年第3期20-21,共2页
三角函数是多对一形式的函数关系,角的范围直接影响着三角函数的取值,同时三角函数值又反过来决定角的范围,因此在解三角函数问题时,需要通过题设条件不断缩小角的范围,避免产生错解.本文通过对几例易错题的分析,谈谈缩小范围的... 三角函数是多对一形式的函数关系,角的范围直接影响着三角函数的取值,同时三角函数值又反过来决定角的范围,因此在解三角函数问题时,需要通过题设条件不断缩小角的范围,避免产生错解.本文通过对几例易错题的分析,谈谈缩小范围的几种具体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函数值 错解 三角函数问题 函数关系 题设条件 易错题
下载PDF
木块获得的动能与子弹速度的关系
8
作者 郭安成 《中学物理》 2003年第7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中学 物理 动量守恒定律 试题 解题
下载PDF
静摩擦力的十个“不一定”
9
作者 郭安成 《中学物理》 2003年第3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静摩擦力 中学 物理 滑动摩擦力 加速度
下载PDF
慎解动量,小心上当
10
作者 赵新勇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5年第7期47-48,共2页
例题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率v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1,设运动半径为R,试求物体从A点经1/4圆周到B点的过程中,向心力的冲量.
关键词 动量 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 物体 例题
下载PDF
理解:文言文翻译的钥匙
11
作者 李立军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2006年第10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 现代汉语 词类活用
下载PDF
巧题妙解
12
作者 郭安成 《中学物理》 2004年第5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电学题 物理 高中 解法
下载PDF
变压器问题错解剖析
13
作者 郭安成 《中学物理》 2001年第7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变压器问题 中学 物理题 错解分析
下载PDF
是2T还是3T
14
作者 柴海民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02年第14期44-,共1页
题目如图1所示,滑轮和绳子的质量以及摩擦力不计.已知水平底板质量M=36kg,人的质量m=48 kg,要想使系统以0.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则人对绳子的拉力应为多少?(g取10 m/s2)
关键词 隔离法 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