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清S100B、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河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2组患者...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清S100B、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河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栓、控制血糖和血压、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应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2组患者的智力状态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100B、ANG-1水平,采用AU48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Hcy水平;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NIHSS、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100B、Hcy及ANG-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100B、Hcy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ANG-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100B、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NG-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38/42)、71.43%(30/4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59,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90%(5/42)、9.52%(4/42),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2,P>0.05)。结论丁苯酞可以有效调节ACI患者血清S100B、Hcy和ANG-1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清S100B、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河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栓、控制血糖和血压、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应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2组患者的智力状态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100B、ANG-1水平,采用AU48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Hcy水平;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NIHSS、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100B、Hcy及ANG-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100B、Hcy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ANG-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100B、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NG-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38/42)、71.43%(30/4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59,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90%(5/42)、9.52%(4/42),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2,P>0.05)。结论丁苯酞可以有效调节ACI患者血清S100B、Hcy和ANG-1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